留尼汪:飞跃火山穿越熔岩洞穴

2020-01-07 14:08超级小包子
旅游 2020年10期
关键词:牛车熔岩火山口

超级小包子

留尼汪是印度洋上的一座神奇小岛,最早被人类发现的时间大约是14世纪。大航海时代,很多探险家的日记中都有过对它的记录。因为从海面看它常常阴云笼罩火光冲天,所以人们都叫它“火龙岛”。后来欧洲各国纷纷开展海上霸业,到了17世纪,法国人开始进入这里。

留尼汪岛不算大,我们的计划就是一周完成环岛自驾之旅。岛上交通很便利,开车直接从南到北仅3个多小时。

这里的冰斗

岛上最高峰叫做“内日峰”,整个留尼汪岛大概就是在它从海底爆发出来时形成的,这座火山高耸入云,海拔3000多米。如果直接把法语“内日峰”翻译过来就是“雪峰山”,雪峰山上虽然不常下雪,但这一带降雨量十分充沛。常年的雨水侵蚀,导致火山喷发形成的坚硬外壳塌陷,再经过长期的雨水冲刷,塌陷的大坑渐渐形成了漏斗状,这种地貌被称为“冰斗”。

内日峰几乎位于岛中心的位置,在它周边,一共有三个大冰斗。玛法特(Mafate)冰斗不通公路,只能徒步到达;希拉奥(Cilao)冰斗据说上下的山路要有800多道弯;萨拉济(Salazie)冰斗相对容易进入,所以这是我们的第一站。进入冰斗深处,感觉别有洞天,虽然四周高崖耸立,峡谷中却是满眼的绿色,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了整片大地。在峡谷深处有个萨拉济村,这村中的双峰教堂据说是整个岛上唯一一座教堂。

有关克里奥尔

车子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缓缓上升,路过一处非常壮观的瀑布群,向导说这瀑布的名字很浪漫,叫“新娘的头纱”,它背后还有一个爱情故事。山路走到尽头,又见一处小镇,这里有个响亮的名字:地狱堡!(Hell-Bourg)。整个村子那真是和地狱完全不搭界,四周青山环绕,村中鸟语花香,家家户户的房檐下面都带着一些很好看的花边。我说这里跟地狱有啥关系?向导说,这确实跟地狱没关系。1848年正式废除奴隶制的时候,驻扎在留尼汪的总督名字就叫Hell Bourg,在法语念“埃勒博格”,“埃勒”在法语里根本没有其他意义,就是个名字而已。只是后来被英国人传出去的时候,Hell被理解成了英文中的“地狱”,已经产生歧义了,我们再从英语这么一翻译,就更加离谱了。

既然来了如此神奇的地方,当然也要尝尝本地最有特色的美食。在留尼汪,最有特色的当数克里奥尔餐,“克里奥尔”这个词的意思大概就是岛上各种移民文化的大融合。具体的形式呢,就是把中餐、印度餐、东南亚餐混合在一起,然后用法式三道菜的形式来进行。所以我们的午餐,既有像春卷、印度咖哩角一般的炸物,也有传说中的酱油炒一切。最牛的是,竟然还有大米饭!第一餐就这么接地气。这里土生土长的岛民也叫做克里奥尔人,他们住的房檐下有花边的房子就是典型的克里奥尔式建筑。

在前往酒店的路上,还遇到了一群野鹿,因为岛上划分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区,所以这些鹿可以悠闲地在草地上欣赏远方日落。见车子驶近,群鹿惊起奔上山坡,只有一头鹿不但没有跑,反而十分淡定地站在原地,一脸傲视群雄的样子。

深不见底的熔岩隧道

早上一起来,就下到岛东岸的圣安妮(Saint Anne),开始继续往南探索。岛上最高的雪峰山已经几千年不活跃了,岛上最活跃的火山,其实是位于岛东岸的富尔奈斯火山。这火山有多活跃?现在这才刚过完第三季度,它已经喷了四次了。如此频繁的喷发也让它成为了现在全世界最活跃的几座活火山之一,来留尼汪玩火山周边是一个亮点。

大概因为富尔奈斯实在是太活跃了,而且好像也没太大杀伤力,所以当地人对于它喷发这件事已经习以为常。结果有一次喷大了,熔岩直接吞没了一整座村庄。现在的公路两边还能看到当年的熔岩地,据说当时熔岩几乎毁灭了整个村子,却在流进教堂时神奇地兵分两路,把教堂留在中间给绕开了。现在仍然可以看到這座教堂伫立在一大片黑漆漆的熔岩中,令人叹为观止。

再往前开,路两边出现了大片的熔岩地,因为富尔奈斯火山喷发太过频繁,导致这里的熔岩结构错综复杂。每次熔岩流过下面都会留下中空的洞穴,有些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就会塌陷,规模最大的就会像那三个大冰斗一样。而频繁的小喷发会使新的熔岩不断覆盖前面的熔岩,新老熔岩相互交融,在地下形成了千奇百怪的熔岩洞穴。据说这一带地下的熔岩洞穴最长的达到6公里,而且洞与洞之间相互联通,不知道哪里就会出现一条岔路。如果在这里探洞没有向导带着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一进去就再也走不出来了。

当地有家户外探险公司Envergure Réunion,可以雇专业的探洞向导带着我们下去。徒步穿过一大片熔岩地,脚下突然出现一个洞口。这洞口非常隐蔽,若是没有专人带着,就算从旁边走过也很难发现。洞里真的是一片漆黑,我拧亮了头灯,跟着向导前深处走去。这是2004年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一条熔岩隧道,里面有奇形怪状的地貌。虽然有些看起来像是常见的溶洞,而眼前看到的这些黑漆漆的“高仿品”可是在几周内就形成了。洞里有的地方两三米高,低矮处可能只有几十厘米,需要几乎贴地匍匐才可前行。幸亏下洞前向导准备了全套护具——头盔、防磨手套,还有护膝,要不然在这尖砺的地表爬行,估计裤子就废了。

在洞穴里待了整整一上午,最后快要出洞的时候,向导让我们全都关上头灯。一瞬间,黑暗吞噬了整个世界。但是,当你静下心来,可以听到远处的流水声,可以感受到空气微微地流动。渐渐地,整个世界变得宁静了,剩下的就只有自己的心跳声。

無人机的故事

下午到达酒店时间尚早,此时夕阳正美,我决定派出小飞机拍点大片。从空中看到的大地真是漂亮!远处的火山,近处的海浪,一切都形成完美的构图。我贪婪地拍摄着这醉人的美景,一直到低电量警报亮了才依依不舍地往回返。这时候飞机离我只有900多米远,100多米高,正常来说,这个距离大概在1分钟左右就能飞回来。我开始往回拉飞机,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飞机好像凝在了半空一样。我就眼看着电量往下掉,而此时飞机离原点距离还有890米。我心里已经绝望了,只剩最后一招,紧急迫降。从空中看到山坡上有一小片金色的田野,这是附近唯一的开阔地了!我调转方向全力向着那边飞去,但是飞机仍然只往下降,往前完全飞不动。在高度降到2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能动了,而这时候电量也只剩下2%,我全力推进摇杆,向着那片麦田飞去。1%电量,离地面还有15米,而从镜头看,好像刚刚飞到开阔地旁边的树丛。只能一直强制降落了,4米、3米、2米……这时候飞机的图传信号也断掉了,传回来的只有海拔高度和距离。电池彻底没了,我的飞机失联,只剩下最后一次发射的GPS定位信号留在屏幕上。

我整个人僵在那里,手还在抖,完全不能接受刚才发生的事。屏幕上的信号点仍在,趁着摇控器还有电,我一定要把飞机找回来。最终坠机地点离我有803米,但是中间没有路,要从主路绕过去,这可怎么办?!

我跑到前台求助,有个会英文的小伙子说你别着急,他开了一辆酒店专用车出来,我俩向坠机地点飞驰而去。很快开到附近,下面就是那片金色的开阔地,但怎么也找不到那个点。这时候,外面来了个男人,看样子是这片庄园的主人。他看我在树里这一通折腾,很警惕地问我话,但他说的是法语我听不懂,好在小伙子跑过来和他交流了一番,那个人听完默默地消失了。没过几分钟,他带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又出现了。原来,他们是来帮忙的!小朋友爬到我旁边的树枝上,我把摇控器交给他。

我们分头行动,天色渐晚。就在这时,小朋友忽然大声地呼喊着什么,我忙不迭从乱石丛里飞步上山,绕过树丛,看到他手里拿着我的飞机,当时我真的激动到想哭。我上去一把抱过小朋友,小朋友还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把飞机递过来。仔细检查发现,飞机竟然是好的!留尼汪岛上的人这么纯朴和热心,真的感动到我了。

一年喷发多次的活火山

对于富尔奈斯火山的探索还没停止。第二天一早,我们的车子从富尔奈斯火山正面上山,穿越海拔1200米高的卡福尔平原。路两边不断出现柳杉林、高山牧场,远处便是日内峰。此时艳阳当空,日内峰前一片云海,此情此景,直看得人胸中波澜激荡。

再往前走不远,峰回路转,到达一片深谷,向导说远处的那座叫“牛鼻山”。富尔奈斯火山这一带真是移步易景,继续向前没多远,崎岖山路仿佛到了尽头,眼前豁然开朗。前面的山势忽然又低下去了一大块,眼前出现了火星表面一样的地貌!这是起伏山间的一小块平原。萨布勒平原远远看去那条笔直路上往来的车辆就如蝼蚁一般,太壮观了!据说美国NASA探测火星表面的照片传回地球以后,人们发现火星有一处地方和这里惊人的相似,于是留尼汪的这里就多了个“火星表面”的绰号。

最终,到达了富尔奈斯火山口边上的观景台,向导说,那些黑乎乎的,就是上个月才刚喷出来的熔岩……神奇的是,在火山口附近还有个小的火山口,远远看去,形状和富尔奈斯火山类似。从观景台走到大的火山口据说要一整天,看来如果想要体验一下短途的火山徒步,只能选择去这个小的火山坑。

虽然这个小号坑口看似不远,但这山路绕来绕去可真是够曲折,最终下到火山熔岩地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还好这个火山坑离我下去的悬崖崖壁不是太远,下到底部时它就已经近在眼前了。这时再仔细观瞧,感觉比刚才从观景台上看大了不少,人站在火山坑顶上像小蚂蚁一样。

这时候我迫不及待想要看看火山坑里面到底长什么样,一个加速冲了上去。然后,看见那个坑里除了碎石头就啥也没有,连个像样的坑洞也没有。向导赶上来,说这个坑很奇怪的,因为自打它从地表喷出来那天起,就没往外喷过熔岩,但就突然形成了这么个火山坑。再原路返回观景台,看着巨大的富尔奈斯火山,我实在难以抗拒这座活跃火山的神秘魔力。我真想看看火山口里面到底长什么样啊!于是,我的小飞机又一次出发了。看起来仿佛很近的火山口,竟然离我所在的观景台有好几公里的距离,飞了好半天,终于看到火山口里面了!我贪婪地拍摄着这地球上的秘境内部。

坐牛车 当农夫

又是一个大好的天,今天要体验一下当地最传统的农用交通工具——牛车。

牛车出现了,真的是下地干活那种牛车!在这车来车往的停车场附近,我们的“豪车”格外显眼,引得过往车辆纷纷减速、侧目、围观。这车后面的座位就真的是用甘蔗叶子蓄起来的,上面罩一层布,360度全景视角,超大敞篷(都快掉了)。赶车的小伙子叫Sandy,一脸阳光与帅气。牛车启动还是非常迅速的,展示了良好的动力。Sandy身手也非常敏捷,从侧面一个助跑,跳上了牛车前面那根木杠上,就这样一根细细的杠子,他像冲浪手一样站在上面保持着平衡。

很快我们便驶离主路,进入了大片的甘蔗地里。Sandy一边赶车一边回头给我们介绍当地甘蔗业的发展历史,他说这辆牛车是50年代造的,是名副其实的老爷车!我们就这样以5迈左右的速度在田野中行进,旁边有俩大哥实在颠不下去了,直接跳到地上开始徒步跟着牛车走。过了一会儿,他们便消失在前方的视线里,把我们甩没影了……

我们的目的地是Sandy家的田地,在一处小凉亭旁边停车休息。除了茶点以外,当然还少不了本地特產:新鲜的甘蔗。这现削出来的甘蔗就是甜,还带着一股青草的芳香。

直升机环游与悬崖跳水

一大早,我们前往圣皮埃尔附近的机场,坐直升机环游岛上的三大冰斗,这下总算对留尼汪岛上的冰斗有更直观的概念了。飞行中最惊险刺激的一段,是飞机垂直冲进了冰斗中最漂亮也是最酷的“铁洞”瀑布。绕着整个内日峰的三大冰斗转了一圈,感受到了内日峰奇景的壮观,铁洞瀑布的险峻。

中午,我们驱车前往朗之万方向的峡谷深处,这里有一处瀑布非常有名,它叫“大石”瀑布。午餐就在瀑布下游的小溪边解决,还是野餐。午餐后本来定的行程是水上徒步,不过等这个水上运动的向导来了,发现除了保暖的湿衣之外,还要戴头盔和安全带?等他把一大捆安全绳从车里拿出来的时候我彻底慌了,说好的水上徒步呢。这么多装备,怎么看也不像是只有徒步的活动。果然,第一步就是从一棵离地面十几米高的大树上自己系绳索速降下去!接下来就是各种跳瀑布、跳激流,虽然后面这些环节都可以选择从附近的岸边徒步走过去,不过作为一名“探险控”,怎么可能放过每一次飙升肾上腺素的机会呢?现在终于明白了,这个水上徒步,可以是在水旁边徒步,也可以是在水中全程高能玩到嗨。

在印度洋上空翱翔 

与昨天的直升机环游不同,今天要体验一下更刺激的滑翔伞飞行。从圣勒附近上到半山腰处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跃跃欲试了。

猜你喜欢
牛车熔岩火山口
Tongue Twister
赶牛车
世界奇特的火山湖(上)
世界奇特的火山口湖
火山口里的教堂
运大米
文明小镇上的牛车
熔岩灯
熔岩灯
熔岩入海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