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哲
太行山绵延千里,自北往南纵贯于中原大地,承载着中原地域文化特色,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从来不缺乏太行山的身影。谢时臣的《太行晴雪图》算得上是其中翘楚。
谢时臣是明中期一位著名的山水画家,他从未参加过科举,其生平在历代著述中也欠详尽。谢时臣的山水画作虽不属于正统的文人画,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中国绘画史上所独有的位置。
谢时臣常信游于山川河岳之间,观草木飞禽,山霭云气,将身心感悟呈现于画作之上。此种师法自然的绘画语言在其雪景山水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谢时臣传世山水作品十分丰富,按风格可分为两类:既有用墨淡雅,追求文人雅趣,近“吴门画派”的小幅手卷、册页;又有以重墨渲染,构图繁缛,用笔洒脱爽劲,近“浙派”的大幅挂轴。青岛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太行晴雪图》属后者。此画原为贺善果旧藏,1952年由其捐赠入藏青岛市博物馆,1972年经国家鉴定委员会刘九庵先生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太行晴雪图》绢本,墨笔山水,纵231厘米,横165.6厘米。此图描绘了大雪过后太行山中的晴朗景象。在构图上取法宋人高远视角,分三层叠进,整幅画作气势磅礴,尽显雪后太行山之空灵。近景处,山石斜卧涧水两岸,几株老树,枝杆叠错,苍劲挺拔;雪江渡口,牛车、旅人涉水争渡。中景处,旅舍、庙宇掩映于树木之中,建筑刻画细腻,工整有序。右侧山间的栈道回旋盘绕,一商队担货驱驴前行;左侧曲折的山道上,三兩行人挑担而行。行旅队伍的“动”,与太行山的“静”相呼应,让荒寒静谧的雪山生动、活泼起来。远景处,重峦叠嶂,直入云霄。在笔墨技法上,山体轮廓以中墨勾勒,不加皴擦,并以留白形式“借地为雪”,不落一笔,不染一色,然通篇皆雪意。天空水际以淡墨晕染,通过实景与虚景的互相映衬,突显山雪之洁白。
画面右上角,行书自题“太行晴雪”,款署“大明嘉靖庚戌,姑苏樗仙谢时臣画”,后有钤印三方:姑苏台下逸人(白文)、谢氏思忠(白文),另一方模糊不清。“大明嘉靖庚戌”年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由此可知,此画是谢时臣63岁所作,属其晚年成熟期作品。谢时臣晚年游历名山大川,师法自然,将自然景观与身心感悟融合,一并呈现于画作之上。明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载:“明嘉靖二十六载丁未,吴门六十老人谢时臣远游荆楚,登太和,次大别,梯黄鹤楼,涉匡庐,下扬子江,舟中推篷取兴,敢于溪山写真......”受当时画坛风气影响,谢时臣喜作纪游图,青岛市博物馆收藏的《武当南岩霁雪图》即为其游历武当南岩后,将所见奇观景致进行特写的巨幛。进入创作成熟期的谢时臣,下笔苍劲、用墨酣畅、气韵生动、层次多变,艺术风格独具特色。《太行晴雪图》或许也是谢时臣登临太行山后,根据亲身游历、所见所闻而创作的一幅纪游图。
纵览《太行晴雪图》,从中可见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的精神追求,也可见繁而不乱、密而不塞的高超技巧,这正是谢时臣的画匠精神与他山水画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