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民营养周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曲伸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孙建琴教授应邀出席了主题为“大咖说营养健康中同行”的直播活动,就抗疫常态化背景下的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和科学血糖监测与管理开展讨论,鼓励大家以均衡营养筑造免疫基石,号召糖尿病患者通过全面均衡营养和持续血糖监测管理疾病。
目前中同已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日常的饮食与健康管理,尤其是特殊人群的膳食和免疫力提升,尤为关键。专家在会议中对糖尿病患者给予了“特殊关注”,分享饮食治疗“小贴士”、鼓励摄入低GI(升糖指数)食物的同时,保证摄入全面均衡的营养,强调目标范围内的血糖波动以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积极影响,另外还与大家分享了专为血糖偏高者设计的专用营养配方粉以及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为糖尿病患者的全面综合疾病管理提供思路。
最近一项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显示,被诊断为COVID-19的患者中,有20%—50%患有糖尿病;死于COVID-19的风险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达50%。面对新冠病毒的流行,良好的个人营养状况可以降低发病风险并改善疾病预后,所以营养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患者更需重视科学合理饮食和有针对性的营养补充支持。
张文宏教授对此表示:“糖尿病患者在新冠疫情下尤其需要特别关注。第一要加强日常监测,让自己的血糖处在正常的可控范围内。当你处在持续的高血糖时,免疫力就会被钝化掉,一旦感染新冠或者其他感染性疾病就会很严重。”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教授团队近期发表于《细胞·代谢》杂志的研究成果也表示,维持血糖变化范围在3.9~ 10.O毫摩尔/升以内,将大大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合理均衡的饮食可以帮助提升免疫力、保持血糖相对平稳。然而在我同糖尿病患者中,营养不均衡的现象非常普遍。孙建琴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更要遵循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合理配比的饮食原则,增加优质蛋白、蔬菜和水果。同时因为高GI食物会使人血糖波动较大,导致血管内部损伤,引发多种并发症,所以推荐糖尿病患者选择低GI主食,让血糖升高幅度也相对低平。”
除了注意全面均衡营养之外,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的次数越多,就越能了解葡萄糖水平、为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胰岛素的使用提供指导信息。曲伸教授对此表示:“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五架马车之一。只有通过血糖监测,医生才能了解患者糖代谢异常是否严重,同时,它也是我们进行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干预方案调整的一个重要依據。”
然而,调研显示我同有81%左右的糖尿病患者没有按照诊疗的要求、或者是没有按照科学的方式来进行血糖监测,主要原因在于重视程度低、监测不方便、采血疼痛等。曲伸教授表示:“血糖偏高会给病毒、细菌带米良好的培养机制,病毒、细菌繁殖越快,病情就会加重越快。但血糖低了也不行,这样就导致器官功能的下降。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与此同时,我们现在发现血糖的波动可能对身体的影响,比单纯的高血糖更大。所以除了血糖的监测,现在还有比较先进的动态的血糖监测,就跟动态心电图一样,可以随时观察24小时的血糖波动。TIR是24小时期间血糖处于3.9—10.O毫摩尔/升的时间百分比,也就是说我们的血糖控制靶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自己的健康要求的提高,一定要把TIR做为一个控制血糖的观察指标之一。”
(摘选自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