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现有血液病患者约400万人,且以每年4万余人的数量递增。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病患者最有效的方式。中国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和各地分库承担着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目前,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库容达到286万人份,是全世界第四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截至2020年10月初,已实现成功捐献1万余例。由于造血干细胞配型相合的概率仅为几万分之一到几百万分之一,很多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病患者处于漫长而艰难的等待之中,以致每年有3万~4万名血液病患者失去生命。
宁夏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红十字精神,全力推动我区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0年10月,全区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2.9万人,实现成功捐献63例。这些成功捐献案例,凝结着全区各级红十字工作者的辛勤和汗水,凝聚着捐献者的大爱情操和无怨无悔的坚守。每一例成功捐献的背后,都有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
合格的“宣传大使”——宁夏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华
张华是石嘴山市县级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2008年7月,他成功为国内的一位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我区首例成功捐献者。10多年来,他坚持用自己捐献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身体健康,打消很多身边亲友的疑虑,成为推动这项爱心事业的“宣传大使”。
我区首例现役军人捐献造血干细胞——全区第3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瑞玺
“95后”的张瑞玺是驻中卫武警某部士官,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张瑞玺从小就立志做一個帮助他人的人。入伍后,他严格要求自己:“要干就要干到最好”。无论训练执勤,他始终事事干在前、争在先。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3年来2次配型成功,第1次由于患者病情原因终止流程,第2次配型成功等待捐献前,他把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愿打电话告诉了父母。父亲对他说:“这是救人一命的好事,我们支持你!”在父母的支持和陪同下,小张紧急赶赴采集医院,只为那花朵一般的小生命能继续绽放。
带着身患重症的妻子完成2次捐献,捐献期间照护妻子透析——全区第38例、4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剑
在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5个月后,由于患者病情复发,急需同一位捐献者再次捐献淋巴细胞来挽救生命,危急关头,李剑丝毫没有半点犹豫,他坚定地说:“救人就要救到底,我会坚守初心,实现挽救患者生命的夙愿”。不为人知的是:他的妻子身患尿毒症肾衰竭近3年,作为家里顶梁柱,李剑既要赡养年迈的父母,又要照顾患病的妻子。善良的妻子对他说:“生命只有一次,你既然给过患者一次生的希望,就不能让他失望,你不要担心我。”既要捐献救人,又要照顾透析的妻子,无奈下,只好把妻子带在身边“陪护自己”。两次捐献,李剑都把妻子透析药物提前空运到西安,捐献期间,他每天要先到采集医院打完动员剂,再回酒店给妻子做3次治疗。虽然辛苦,但他无怨无悔,这都源于他始终坚守着的共产党员的初心。
全国少见2次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全区第39例、4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秦卫华
因为爱心,6个月前他为素昧平生的小患者重燃生命之光;6个月后,因为小患者病情复发,他义无反顾再次踏上挽救生命的征程。秦卫华在朋友圈中写道:作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从签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考虑好了绝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因为生命不能重来,我们都应当尊重,也许遇到我,是小患者生命的最后曙光,我怎能让她唯一的希望破灭,救人就要救到底。我是与生命赛跑的人,一定会赢也必须要赢!
宁夏首例快递小哥捐献造血干细胞——全区第5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浩
爱心速递“生命种子”,捐献挽救患者生命。寄件人:宁夏“快递小哥”小王;收件人:国内某血液病患者;快递物品:200毫升造血干细胞。这件生命的礼物,由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血液运送专差从西安“取件”紧急护送到患者所在的移植医院,连夜输入患者体内,挽救了患者生命。因为“捐受双盲”原则,小王为这份“快递”不能由自己亲自送出而略感遗憾,他说,这是自己工作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次“投件”。
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复制和再生能力,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我们倡导更多的适龄人群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聚集社会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
(文图由宁夏红十字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