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武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是经典名篇,不少读者对其细节做了深入的解读,如三处“悄悄地”、两处“好好儿活”、“望着望着”等。笔者再次细读文本,发现不少地方仍值得细品。如,“整宿整宿”“大口大口”“一会儿……,一会儿……”、母亲的“一生艰难的生活”、“妹妹”的存在价值,等等。
一、品味反复的应用
本文善于运用词语的反复,笔者试分析“整宿整宿”“大口大口”“一会儿……,一会儿……”等被人们忽视的反复应用,品味其妙处。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整宿整宿”的意思是“整夜整夜”“多个完整的夜晚”,词语的反复表明母亲不仅仅是某一个夜晚彻夜未眠,而是很多个夜晚都无法入眠。这表明母亲已经病入膏肓,肉体的疼痛折磨得她痛苦不堪。“大口大口”说明不仅吐血量大,而且次数多。这表明母亲在生命最后一刻身体状态万分紧急。但是“我”却毫不知情。“整宿”和“大口”則无法表现。母亲的病越重,越能表现作者只关注自己,忽视母亲,其后来的愧疚感则越沉重。隔着时空,史铁生借词语的反复,重现了那一个个不眠的彻夜和那一口口涌出的鲜血,反衬了自己曾经的任性。
“一会儿……,一会儿……”写出了母亲在儿子答应看花后,先是坐下一会儿,但是感觉不自然,又站起来一会儿,仍不自然。最后,说要“准备准备”,以此来掩饰自己在惊喜面前的不知所措和坐立不安。如果删去,显然无法表现母亲内心的惊喜。
二、还原母亲的日夜与春秋
文中提到母亲经历了“一生艰难的生活”,不少论文借助《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作品还原了母亲“艰难”的生活细节。笔者试图通过文本细读,还原母亲的日与夜,春与秋,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母亲一生的“艰难”。具体语句如下: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第一句的“总是”说明“我”暴怒无常的次数多,也说明母亲“悄悄地”进出的次数多,劝说“我”外出看花的次数多。表明“我”白天的脾气阴晴不定。母亲白天时刻关注“我”的动态并劝导“我”,她的内心时刻都惴惴不安,这是她白天的生活状态。第二句的“一直”是表明母亲的病情不仅在临终前几个夜晚严重,甚至很多个夜晚都很严重。她夜夜承受病痛的折磨,无法入眠,这是母亲晚上的生活状态。(此处如何表现夜晚?须交待清楚)通过这两个词,我们可以还原一个日间劳心,夜间劳身的母亲的形象。母亲的日夜是如此的艰难。
文中写了与母亲相关的两个春天和两个秋天。第一个春天,母亲回忆小时候带“我”去北海看杨树花。那时她是年轻的妈妈,儿子是活泼可爱,能蹦能跳的孩子。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与儿子眼前的境况对比,那些欢乐都变得刺眼,那个春天也变得悲凉。第二个春天,儿子暴怒无常,雁阵北飞,布谷鸟鸣叫。夜晚时分,自己更是身体疼痛不堪。这个春天,是灰暗而艰难的。
第一个秋天,在自己的劝说下,儿子答应外出看花,母亲喜出望外。这本该是快乐的。但是疾病的袭击,让她撒手人寰。这个生命终结的秋天,不可谓不悲凉。第二个秋天,女儿和儿子一起去看花,儿子的内心终于成长起来了。但母亲已经不在人世,再多的孝顺也是阴阳两相隔。这个秋天是遗憾的。
我们不难发现,母亲的春天是悲凉的,秋天虽有收获,但因为种种原因变得无奈。母亲的日与夜,春与秋,都蒙上了一层悲情的色彩。这就是母亲“一生艰难的生活”的象征和具化。
三、探讨“妹妹”的存在价值
大多数读者把对人物的关注都放在了母亲和“我”身上。但是少有人关注另外一个角色——妹妹。笔者试探讨其存在价值。
通观全文,妹妹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具体如下: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如果删去,稍加调整,文章的语句如下:
后来我才知道,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
又是秋天,我终于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我们不难发现,这四处隐去妹妹这一角色不妨碍句子内容的表达。同时,文中出现了两次匿名人称。具体如下: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第一句的“邻居的小伙子”没有真实姓名。根据妹妹史岚在《我的哥哥史铁生》一文中的叙述,可知这个小伙子是“哥哥的好朋友燕琨大哥”。第二句使用“别人”一词,作者同样没有明确指出是谁。显然史铁生对人称的使用进行了精心安排的。那么凸显“妹妹”这一角色,史铁生必然有他的深意。笔者认为理由如下:
第一处出现在“我”面对不幸,变得“暴怒无常”的片段。“我”的行为无疑给母亲增加了负担。从“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中,可读出史铁生的自责。当他得知母亲病情严重时,他内心的自责进一步加深。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这事是“妹妹”告诉“我”?第一,妹妹是与我们共同生活的人,进一步彰显了母亲病情的真实性;第二,借妹妹之口讲述母亲的病情,比自己讲述更能让作者的任性自私暴露、公开、无法藏匿,更能凸显作者的自责。妹妹就像一面镜子,史铁生借它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第二处出现在母亲的遗言中。遗言中“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让作者更加理解母亲的艰难。史铁生虽然觉察到母亲此前的“悄悄地”进进出出,他更多的是顾影自怜,关注自己。直到“她出去了,就再没有回来。”这十二个字符,单独成段!两个“没(有)想到”“竟是永远的诀别”等词句也表明了母亲的去世给作者带来的巨大的心灵冲击!这时史铁生从关注自己到开始关注母亲。
母亲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的?她已经昏迷了,她的遗言就变得尤为重要。母亲最后的担忧不仅是“有病的儿子”,竟然还有“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为什么还有女儿?儿子,心理状态不稳定,没有谋生能力,自然担忧。女儿,生理未成年,心理未成年,更谈不上独立生活。更是值得她担忧。她,一个女人,身体有病,难!心里有忧,难!忧儿子,难!还要忧女儿,难上加难!正是这句“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让史铁生明白了她作为一个母亲的“三难”。反之,如果没有这句“未成年的女儿”,他可能只是感慨少了一个关心他,包容他,甚至纵容他的人。未成年的“妹妹”让史铁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母亲的艰难,也更深入地表现了他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
第三处出现在妹妹推着史铁生去北海看花的情节。“又是秋天”,这显然不是母亲去世的那个秋天。中间的日子,史铁生肯定沉默过,思考过,和妹妹交流过。他和妹妹都明白母亲最大的遗愿是自己和妹妹在生活和精神上能成长起来。完成母亲的遗愿——“看花”和“好好儿活”,需要妹妹的共同参与。其次,“妹妹也懂”也指她懂得“我”经历了“不体谅母亲—理解母亲—怀念与愧对母亲”的心路历程,她是见证者。
文本细读让我们从文字的表层含义进入隐秘的深层含义,挖掘出作者隐含的深沉而细腻的情感。法国思想家保尔利科指出,“理解一段文本不是去发现包含在文本中的呆滞的意义,而是去揭示由该文本所指示的存在的可能性”。这是教师应有的使命,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
[作者通联: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