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采用《优点与美德问卷》《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北海市中小学、幼儿园的2000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教师积极心理品质与幸福感的相关性,发现教师积极心理品质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提出通过发展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建议,促使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关键词】教师 积极心理品质 幸福感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10-02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才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师积极心理品质与幸福感的关系,期望通过发展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提升教师幸福感,促使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整群抽取北海市的2000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43份,有效回收率为97.1%。其中,城区教师1179人,乡镇教师764人;男教师418人,女教师1525人;高中教师372人,初中教师619人,小学教师673人,幼儿园教师279人;教龄1—5年的教师672人,教龄6—10年的教师271人,教龄11—15年的教师202人,教龄16—20年的教师316人,教龄20年以上的教师482人;班主任691人,非班主任1252人。
(二)方法。主要运用问卷法收集数据资料。本调查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提升暨教师专业成长行动研究》课题组统一布置,采用匿名方式进行线上测试,要求调查对象做出独立、不受任何影响的自我评定。使用问卷为:(1)《优点与美德问卷》。本问卷由Peterson和Seligman开发,包括240个问题,测试时间45分钟,测试结果反映教师具有的24项积极心理品质状况。24项积极心理品质包括真诚、爱、好奇心、公平、团队精神、希望、幽默、宽容、开放的思想、热爱学习、谦虚、有洞察力、社会智能、坚持、审美、谨慎、自律、热情、领导力、勇敢、友善、信仰、感恩、创造力等。(2)《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该量表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量表有9个维度,每个维度有7级指数。量表总分范围为2.1分(最不幸福)至14.7分(最幸福),分数越高反映出当前体验到的幸福程度越高。
(三)统计学分析。导出所有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方法主要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与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知,24项积极心理品质均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二)24项积极心理品质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以24项积极心理品质分别为自变量,幸福感指数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知: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R2=0.140,F=12.577,P<0.01)。在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中,勇敢、团队精神、好奇心、公平、希望、坚持、信仰等品质对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为了进一步研究勇敢、团队精神、好奇心、公平、希望、坚持、信仰等品质与幸福感的关系,分别以勇敢、团队精神、好奇心、公平、希望、坚持、信仰为自变量,幸福感指数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可知,勇敢、团队精神、好奇心、公平、希望、坚持、信仰对幸福感的解释率分别为3.6%、8.3%、8.5%、5.7%、8.9%、8.0%、4.5%。
三、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对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与教师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对幸福感的解释率为14.0%。发展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幸福感,促使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升教师幸福感需要政府、学校、教师个体共同努力,多措并举。
(一)政府要积极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怀着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要规划、落实好与教师相关的各项政策,完善相关机制,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要解决好教师的待遇问题,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其他学段教师可参照执行;要增加教师进修培训经费预算,为更多的教师创造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机会;要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满足学校发展对教师的需求,让教师有归属感,安心工作;要解决好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问题,不因指标限制而挫伤教师的积极性,让符合条件的教师都有晋升机会;要给教师减负,不因各种检查而影响教师静心从教;要妥善解决好“校闹”问题,维护教师的权益,给予教师更多的学生管理自主权;要监督好媒体宣传,坚持正面报道,维护教师声誉,传递正能量。
(二)学校在教师选拔、培训、管理等方面要培养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
学校选拔教师应考虑积极心理品质因素,把好教师入口关,增加积极心理品质相关内容的考核,把专业基础扎实、师德师风好、积极向上的人才吸收到教师队伍中。发展在职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学校应为教师安排提升教师心理素质、发展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训内容。学校要实施民主管理,加强人文关怀,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公平、公正地对待教师,让每位教师都有发展的机会,实现人尽其才。
(三)教师自身要提升获得幸福感受的能力
一个人幸福与否、幸福的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主观上是否具备这种能力,虽然教师有时候无法改变工作、生活的客观条件,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使自己离幸福更近一点。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职业发展规划,在工作、学习中体验幸福;要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要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工作富有成效,收获工作的快乐;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研究学生发展规律,增强教书育人的成就感。
教師积极心理品质与教师幸福感密切相关。发展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同时教师的幸福感也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多措并举,发展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政府、学校要创造条件,让教师体验到教书育人的快乐,增强教师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作者简介:刘兴友(1969— ),苗族,广西龙胜人,高级教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