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已逐步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智库仍然存在着难以及时响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理论性强而实用性不够、总结阐释型的“马后炮”式成果多而前瞻性和预测性成果少等问题,未能有效承担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支撑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重要使命。
深入地看,智库研究成果质量与智库研究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过去我国的智库基本上以单一学科、单一团队、单一组织、单一地域、单一界别为主,存在明显的研究边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逐步推向深入,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纷繁复杂,仅靠单一化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需要探索新型的、更加有效的智库研究模式。其中无边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种。
无边界的概念最早运用于物理学,后来逐步被运用到管理学、教育学范畴,顺应产生了“无边界组织”“无边界教育”等概念。一言以蔽之,无边界的要义就是运用现代化手段突破以往的各种条件性限制,以达到效率更高、效果更优的目的。对智库而言,无边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一化研究模式存在的问题,更加满足智库研究的时效性、务实性、全面性、前瞻性等要求。
无边界研究的内涵
笔者认为,智库的无边界研究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结合信息化、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突破时间、组织、团队、地域、界别等限制,将与研究相关的各种智力资源和主体汇聚起来,通过专业的团队运营和有效的机制设计,构建智库研究的有机整体并优化研究流程,以最终实现研究成果的高质量和务实有效。无边界研究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无边界。传统的研究机构都是以特定的研究组织形式存在,比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非营利组织、企业化研究公司等,它们都有既定的组织形态和边界,跨组织的行为需要以组织间合作的形式完成。组织无边界要突破这个界限,模糊组织主体而更加强调研究的内容和形式。这种形式有点类似于企业管理中的项目组概念,即企业为了更好地完成某个既定项目,根据需要打通部门壁垒搭建临时项目组,成员虽来自不同部门,却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按分工各司其职,项目完成后团队即解散,重新回归各部门。
二是时间无边界。这里的时间无边界并非不强调研究的时间性和时效性,而是针对以往研究需要在同一时间点上协同进行的研究形态而言。比如在研究中需要召开各领域专家研讨会,过去会在同一时间组织专家针对某一问题进行集中讨论或集中调研,需要实现时间的同一性,经常出现时间冲突难以协调等问题。当突破时间边界后,专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参与讨论,可将自身时间最充裕、注意力最集中、思考最深入的时段贡献于研究,从而提高专家的参与度和贡献率。
三是地域无边界。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突破地域限制,提升交流效率。在智库研究中,采取现代技术手段就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整合智力资源,这个范围甚至可以超越国界和文化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整合。例如,探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如何进行的议题,倘若按照传统的研究模式,由于地域的限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实现无边界研究之后,地域的限制将不复存在,我们可以邀请全球各地了解中国经济的专家站在各自地域角度来研究和探讨该问题,视角更丰富,观点更多元,启示也更大。
四是专家无边界。过去我们做政策研究通常是政府部门邀请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相关学者参与,专家范围被界定得很窄。在当今形势下,这种狭义定义的“专家”显然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从决策研究来讲,需要来自政府的、熟悉政策的专家参与;从理论研究来讲,需要来自高校的、有理论功底的学者参与;从社会研究来看,需要来自业界一线的、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从舆论引导来看,需要来自媒体的、具有丰富传播经验的专家参与;从公共外交来看,还需要熟悉外交事务的专家参与。这种界定和整合可以实现研究的跨界协同效应。
“三基础两支撑一平台”
要实现新型智库的无边界研究,除了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还需要构建一个体系进行全面支持,笔者将其归纳为“三基础两支撑一平台”,具体如下。
智力资源的数据库基础。智力资源是智库研究的核心资源,智库研究的过程就是将各种智力资源有效组织起来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形成研究成果的知识生产过程。无边界研究需要整合包括政产学研媒在内的各领域、各界别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形成“智智互动”体系,而整合的前提便是具有智力资源的专家数据库基础。这里所说的智力资源数据库并非专家的简单信息,如单位、职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而是根据现今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将各种专家资源数据化、标签化,并动态跟踪其研究动向和实践方向,形成智力资源的大数据信息。同时,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研究需要匹配专家,实现专家学者的最优配置,将智力资源分散化、碎片化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最优整合,组织生产成智库所需要的研究成果。
社会信息的数据库基础。智库研究的都是十分具体且现实性很强的问题,也就是说智库的研究对象来自社会。构建“智社互动”体系,形成完整可靠的社会信息数据库是开展无边界研究的共性前提条件,也是智库研究能否扎实开展的重要基础。在建立此类数据库时,应注意采集来源的多元化,打造各种跨边界的数据采集平台,以获得多维度、多层次、更全面的社会信息数据,避免在智库研究中出现“盲人摸象”,产生片面的分析和研判。例如,以产业发展问題为研究对象的智库,除了要同各地方工信、税务、工商、科技等政府部门建立数据合作,还应考虑抽样式自行建立一些产业数据监测点,甚至参考借鉴海外数据资源,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产业发展情况。
应用市场的数据库基础。智库成果的应用市场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群体:政府官员、社会大众及国际受众,智库生产出来的知识产品应向这三类群体转化,以实现咨政建言、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的功能。智库作为一个专业机构应当清楚地了解其受众市场的性质、认知、偏好等信息,基于这样的共识,弄清研究目的才能有效开展无边界研究。例如,对于受众是政府官员的研究,智库应当动态跟踪和把握政府部门出台的关于某个领域的政策文件,不仅要了解当下的政策进展情况,还应深入地对已有政策及其执行效果进行掌握,这样才能明确当下政府决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痛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无边界研究,产出务实有效甚至有一定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专业运营团队的支撑。智库同传统研究机构的重要区别是运营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智库运营团队的作用是发挥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等功能,嵌入智库知识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升流程效率,提高产出质量。同时还要将知识产品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向政府、社会和国外进行转化。智库组织开展新型的无边界研究更需要高效专业的运营作为支撑,以运营赋能研究,促进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生,在向市场转化过程中提升智库影响力和美誉度。例如,无边界研究的其中一个重要模式就是进行“智媒互动”,即将媒体触达的信息整合到研究体系的同时,通过媒体对成果进行传播与转化。比如,运营团队中应设立类似于“媒体关系”的岗位,其职能是将与媒体互动的有用信息、资源或调研成果整合到智库研究体系中,另外还应建立传播矩阵,借助它们的传播渠道和影响力形成智库成果传播的指数效应。
完备制度体系的支撑。制度建设对一个组织规范运行和长足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制度的设计也应当围绕着如何最有利于组织各路资源、如何最能激发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如何引导产出最高质量成果来进行。此外,智库的无边界研究还需要探索“智政”“智智”“智社”“智媒”4个互动体系的合作机制,形成有机统一的研究生态系统。例如,智库的成果认定和奖励政策,应当考虑到除本单位研究员以外的其他类型专家的实际情况,其贡献也不能仅看直接贡献,还应考虑间接贡献,如调研平台的提供、数据信息的支持等。再如,4个互动体系的搭建,都要配以相应的合作模式并通过制度体系进行制度化。
柔性灵活的研究平台。智库说到底还是以一个具体的实体形态存在于社会之中,有其自身的名称、标识、品牌、商标,这是一切智库研究要素的“母体”,也是开展无边界研究的“主体”。智库平台的理念、文化、层级、延展性、专业性等因素都会从根本上影响无边界研究模式的效果,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智库平台的体制机制是否柔性灵活。无边界研究的本质类似于生产企业的“柔性制造”,开展“柔性制造”的前提是组织平台需要具有柔性灵活的机制,能够随时自主地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各种资源进行生产调节,精准满足市场需求。这需要智库持续进行体制机制的调整和创新,充分发挥新型智库治理架构作用,如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会等。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