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鹏, 张 毅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织物印金工艺以金为装饰材料,是一种极为华丽的装饰方法。印金工艺出现的时间早于织金、绣金。据文献记载,印金技艺最早始于战国末期,盛于宋代,但之后逐渐没落[1]。宋代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印金工艺,有泥金、贴金、描金、洒金、印金敷彩等[2],其中印金敷彩装饰的服装、家用纺织品最能体现宋代印金典雅秀丽、清新自然的时代风貌。
目前,对于织物印金艺术的研究较多,刘秋根等[2]对宋代印金织物的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陈彦姝[3]侧重于对宋辽金时期饰金工艺的艺术特性分析;熊瑛[4]着重探讨了明代饰金的演变及原因。但已有研究成果对于饰金艺术中宋代印金技艺的工艺特色与图案美学特征的研究分析还不够深入。文中通过收集织物印金的图文与实物资料,对宋代织物印金工艺进行分析,并按工艺特征总结了印金纹样的艺术特征,为印金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参考。
据文献记载,最早的黄金加工制品见于青海卡若、甘肃四坝,均以金片、金丝为原料[5]。众多考古数据证明,早在商代人们就已经掌握并利用黄金延展性这一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使其成为极薄的金箔,为织物印金工艺奠定了基础。
在宋代织物印金一度成为织物饰金的主要装饰手段,并达到空前繁荣,形成了更加成熟的工艺。《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首都漂染的印金铺、染金铺、销金铺等很是兴旺发达,仅大相国寺一条街上就有印金铺十二家,至于京城各街区,则不能遍数。”[6]在福建省福州南宋黄昇墓中出土的250余件织品中,有89件对襟服饰使用印金技艺装饰,其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令人赞叹,至今以印金装饰的图案仍金光闪闪。印金工艺在宋代达到繁盛,但由于其装饰风格过于奢靡,君王下令禁止平民使用。据统计,仅宋代由最高统治者发布并有明确纪年的销金禁令共有62条[7]。如《宋史·舆服志》中载,宋真宗咸平七年,“禁民服销金,及拔遮那撷”。销金禁令颁布后,以印金工艺制成的纺织品仅在上流社会中延续。
印金技艺盛于两宋,在后朝逐渐衰退。一方面是受其工艺影响,以印金装饰的织品洗可穿性差,金粉、金箔容易脱落。从文献和现存实物来看,一些曾经流行的描金、洒金等印金工艺因牢固度差和金箔利用率低,逐渐被淘汰。另一方面,织金可施于各种质料,金线与彩纬搭配显花,图案精细而富有变化,在明朝织金工艺逐渐成为在织品上饰金的主流手段[8]。在纺织品装饰中,印金工艺慢慢变成了配合妆金的辅助手段,并更多应用到对耐磨度要求较低的佛教用品及其他不常洗涤的织品中。
织物印金技艺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贴金为主,泥金、描金、洒金、砑金、印金敷彩等多种工艺共同发展的格局[3]。而宋代在保留了传统印金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了销金、泥金结合敷彩的印金装饰工艺特点,不仅节省了金的使用量,而且加快了印金织物的生产效率,形成宋代印金工艺的时代特征。
描金印花,也叫勾金,是一种使用金泥作绘的工艺。金泥的制法有研磨法和化学法。使用研磨法制作金泥的过程如图1所示,将金箔与胶黏剂以3∶1的比例混合,用翡翠石研磨金箔,之后将金箔碾成粉末状制成金泥。化学方法即用清酒、水银等助剂通过火焙获得金泥。印金使用的胶黏剂主要有大漆、桐油、桃胶、骨胶、鱼胶、糯米胶等[9],胶黏剂可使金泥具有黏附性,此外金泥过于浓稠会影响绘画时线条的流畅,胶黏剂可发挥稀释的作用。金泥制成后用毛笔蘸取,便可在织物上绘制出纹样[3]。作绘工艺以自由勾勒与描画为主,主要是在素织物上单色形成装饰纹样。在明代大报恩寺出土的宋代纺织品中有描金印花工艺装饰的罗织物夹袋,具体如图2所示。夹袋纹样为卷草纹,纹样刻画极为细致,曲线线条流畅、粗细均匀,需用多种画笔完成,极为耗时。描金印花在创作时,不受花版的制约,用笔挥洒自如,且不拘泥于画幅。描金印花技艺与工笔画中的白描技艺同根同源,在织物上描金需要作绘者有精湛的技艺,勾勒的图案线条要流畅、粗细均匀。直接手绘法相对于后两种工艺耗时久、纹样细腻、造型丰富,其纹样以大型单独纹样为主。
图1 金泥的制作过程Fig.1 Gold mud production process
图2 黄罗描金卷草纹夹袋Fig.2 Scroll design of woven gold leno bag
贴金、泥金、洒金都是通过已有纹样的花版将图案以敷、印、洒的方法加工的装饰工艺,被统称为销金印花法。由于宋代战乱导致时代风尚变化,销金印花工艺在当时使用变少。贴金工艺过程如图3所示。首先根据所设计的纹样,在平整光洁的硬质木板上雕刻阳纹的图案(见图3(a)),再将薄厚适宜的涂料色浆或胶黏剂涂在花纹板上,然后在上过浆料且熨平的丝织物上压印出胶黏剂纹样;稍干后,将金箔平整地覆贴在织物上,并用砑光工艺压实,使金箔紧贴织物。织物经烘干或熨压后,轻敲金箔,无胶黏剂部分的多余金箔会脱落[8](见图3(b))。泥金相对于贴金工艺更为简单,是将金箔加入胶黏剂后碾成金泥,然后再将金泥均匀平整地敷在纹样花板上,最后在织物上直接压印出花纹。相比贴金、泥金,洒金工艺是根据所设计的纹样,使用镂空花版直接印花的工艺。洒金的制作工艺为:将镂空花版贴在熨平的织物上,用掺有色彩的胶黏剂刷印纹样,取下花版后,在纹样上洒上金粉,待胶黏剂干后,抖去无粘着的多余金粉,即成洒金花纹。贴金、泥金、洒金3种工艺在进行创作时,图案受限于花版,多为稀疏的小型答子纹,偶见连续大型纹样[8],工艺加工速度快于手绘描金、印金敷彩工艺,并且由于花版的使用,减少了创作过程中的工艺失误。贴金、泥金、洒金工艺相较于其他印金工艺,具有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特色,但金的使用量最大。
图3 贴金印花的过程Fig.3 Process of woven gold
宋代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印金敷彩工艺。印花敷彩是用描金或洒金在织物上形成纹样的结构轮廓线,再手绘填入丰富的色彩形成纹饰的工艺[9],是多种装饰手段混合的印金技法。相对于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销金印花法,宋代更为推崇用料较少、外观素雅淡然的印金敷彩法,这与当时特殊环境中形成的相对内敛、恬淡高雅的时代审美相关[8]。在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服装中,使用印金敷彩法装饰的服装有56件,均装饰在衣襟部位。印金敷彩衣局部如图4所示。印金敷彩工艺大大减少了黄金的使用量,在印金图案内敷彩,形成了一种更为素雅清淡的工艺风貌。
图4 印金敷彩衣局部Fig.4 Part of hand-painted and woven gold
宋代在沿袭传统印金纹样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印金敷彩工艺为主要时代特征的宋代印金纹样,具有独特的纹样造型、构图样式、色彩搭配。
通过对南宋福州黄昇墓和明代大报恩寺出土的宋代文物的整理,可以发现宋代传统织物印金的构图布局规律。销金类的印金织物大多受花版的制约,以单独纹样或适合纹样为主;而泥金类手绘印金则更显自由,可形成连续纹样或大幅单独纹样等[10]。宋代织物印金以点、线、面的构图形式为主,如图5所示。大报恩寺出土的包袱布中,印金几何纹和花卉纹样均以点元素构成,连续、均衡、对称的构图形式具有强烈的层次和秩序感。在黄昇墓出土的大量丝绸服装边饰中,可以发现印金纹样大多呈线形构图,以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的组合为主,其构图形式符合宋代以清瘦为美的审美。印金边饰主要用于衣服对襟、袖口、下摆等处。此外,盘龙、云纹组合形成的大型单独纹样以块面的形式展开,如图5(c)中印金图案为方圆的块面结合,具有秩序、节奏、规律的形式美。
图5 构图与布局Fig.5 Composition and layout
以单色呈现的传统印金织物花纹是由金粉、金箔作装饰原料[11],黄金独特的光泽使其拥有华丽、辉煌的视觉效果。在制作印金图案时,印金花纹的色彩会随着金含量的变化而不同,金质量分数为90%时为库金,色彩偏红,是印金装饰原料的上品,色彩经久不褪;金质量分数为70%时为大赤金,色泽偏黄[12]。贴金是由整片金箔直接敷在织物表面,其呈现的金属反光效果更强,相比由金粉印绘的泥金图案,更能突显印金工艺闪闪发光、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
唐代因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以及唐人豪迈开放、雍容大度的特点,造就了鲜艳华美、圆润饱满的时代风格。与之相反,宋代受连年战争以及理学文化影响,印金纹样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色彩渐趋于恬淡素雅、优柔自然[13]。宋代最具特色的织物饰金工艺是印金、敷彩组合印绘,其金的使用相对变少,纹样的光泽略逊于贴金装饰的织物,但敷彩工艺的加入使得印金图案色彩显得更加丰富,有层次感。印金敷彩纹样的轮廓结构以泥金、贴金等方式描绘,轮廓内的填彩较为丰富,如叶的轮廓内填灰蓝色,花在轮廓内填入红色、橘色,可产生不同的空间关系和层次关系[9],紫褐色印金敷彩纱如图6所示。传统手绘艺术给予印金纹样更加丰富的色彩搭配,在保留其独特纹样的同时,丰富了纹样的色彩维度,更多地加入灰白、灰蓝、灰绿、灰黄等饱和度较低的色彩,使色彩更柔和、素雅,构成了宋代织物高雅质朴、恬淡自然的艺术格调。
图6 紫褐色印金敷彩纱Fig.6 Purple printing clothes
宋代印金织物的纹样相对前朝更为丰富多样,通过查阅资料并对比出土文物,将其归纳为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3种。宋代印金图案中常见的几种动物纹样主要有:“狮子戏球”“仙鹤乘云”“鱼游藻中”等(见图7);花卉纹样中,以牡丹、菊花、荷花、芍药等纹样应用最为广泛(见图8);常见的几何纹样为“方格纹”“点状菱格纹”“米字纹”等(见图9)。其中几何纹样都是以印花的方式制作,且构图更加严谨、端庄,与宋代戒奢以俭、富于理性的审美逻辑一致。
图7 印金彩绘动物纹样Fig.7 Printed gold and painted animal patterns
图8 印金彩绘植物纹样Fig.8 Printed gold and painted plant patterns
图9 印金几何纹样Fig.9 Geometric pattern with woven gold
古代纺织业应用印金技艺最早始于战国末期,盛于宋代,而后由于技术限制、应用禁令等影响,织物印金工艺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宋代织物印金艺术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保留了印金工艺的多样性,并形成了清淡素雅、戒奢以俭的印金敷彩法,成为宋代主流的织物饰金手法。在纹样与色彩上,宋代织物印金纹样色泽淡雅、造型多样、题材丰富,形成了不同于唐朝的高雅质朴、恬淡自然的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