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鹏,赵红萍,石显君,孟 娣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41)
重大工程聚焦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科技目标,承担着孕育颠覆性科学技术、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的重要使命,可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基础性、方向性问题,是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关键领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谋划建设渔业重大工程,为现代渔业科研院所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现代化的条件平台,突破一批高新领域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提升渔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是深入推进我国渔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国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意义十分重大。
按照《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到2020年,我国渔业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渔业信息化、装备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1]。作为渔业的领头雁、排头兵,渔业科研单位应想在前、干在前、走在前,发挥好引领带头作用,积极谋划建设重大工程,夯实渔业科技和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本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水科院”)的重大工程为例,总结了渔业重大工程谋划建设的一些思路和经验,阐述了渔业重大工程谋划建设路径,提出了加强渔业重大工程谋划建设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渔业科研单位重大工程谋划建设提供参考。
水科院是农业农村部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级专业水产科学研究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渔业及渔业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渔、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截至目前,水科院建有重大工程4个,分别为南海区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调查船、2艘3 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和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
南海区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调查船(“南锋”号)于2003年完成立项,总投资约0.93亿元,于2010年8月投入使用,总吨1 537吨,是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自行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性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调查船[3]。“南锋”号通过开展科学调查,掌握了南海及周边海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第一手研究资料,为落实“开发南沙,渔业先行” 战略决策,推进南海渔业科技事业,发展南海渔业产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做出重要贡献。
2艘3 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蓝海201)采取“一型两船”的方式建造,于2014年完成立项,总投资约4.6亿万元(单船约2.3亿万元),2017年9月开工建造,2019年6月交付使用,是我国迄今投资最多、吨位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渔业科学调查船[4]。两艘调查船可满足无限航区和南北两极(除冰区以外)海域要求,技术水平和调查能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在我国海区、公海、极地(除冰区以外)进行海洋渔业资源、水文、物理、化学、声学、遥感等综合要素的立体、实时、同步探测、分析和处理能力,具备考察数据采集、样品的保真取样和现场分析能力,以及海基数据系统集成和信息传输能力。
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于2015年完成立项,总投资约1.6亿元,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作为我国渔业生物资源保存体系的海洋主库,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主要包括海洋渔业生物基因资源库、海洋渔业生物细胞资源库、海洋渔业微生物资源库、海洋渔业生物活体资源库、海洋渔业生物群体资源库,以及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处理中心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中心,共“五库二中心”,总建筑面积20 650m2,其库容规模将能满足未来20年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贮藏需要。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将重点实现收集与保藏、产业与生态服务、种质保存技术研发、交流与共享和科普展示五大功能[5]。
为谋划好“渔业资源调查船”“种质资源库”类重大工程,水科院组织研究编制了两个重要规划。一是围绕“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开展了《全国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编制工作,规划形成覆盖极地、公海、近海及主要流域湖泊等重要水域,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二是根据我国渔业生物资源种类、分布、特点及建设基础条件,开展了《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规划(2014-2020年)》编制工作,规划建设海洋渔业种质资源主库、分库,淡水渔业种质资源主库、分库,使我国主要海域和江河流域的主要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得到多种形式的集中保存。
自20世纪50年代,水科院先后建设了一批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船,积累了丰富的调查船组织建造和管理经验[6]。近年来,随着我国逐年加大渔业资源养护力度,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的科考任务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新建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船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自身的学科优势、船舶管理优势,以及科研业务的实际需求,为开展3 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谋划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长期以来,水科院致力于渔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相继培育出中国对虾“黄海2号”[7]、大菱鲆“丹法鲆”[8]、斑节对虾“南海1号”[9]等一批养殖新品种,在遗传育种研究领域获得多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自身具备的种业优势,为开展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谋划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积极把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及时抓住政策机遇,主动适应国家政策导向,找准重大工程与国家政策和产业的衔接点,拓宽谋划建设路径。以谋划建设3 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为例。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水科院紧紧抓住此次国家战略机遇,发挥院士建言献策的力量,唐启升院士与全国27位院士联名积极倡议“把海洋渔业提升为战略产业和加快推进我国渔业装备升级更新”。该建议符合国家宏观战略、适用现代海洋渔业发展需求,得到国务院领导、农业农村部领导的高度重视。
重大工程的谋划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时间周期长,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水科院以重大工程谋划为纽带凝聚各方力量,充分调动院士、专家的积极性,一张蓝图绘到底。建立重大工程谋划建设服务机制,从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到初步设计,全程跟踪把关,最大程度保证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同时,建立重大工程工作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亲力亲为、靠前指挥,跟踪解决谋划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借鉴水科院重大工程,渔业重大工程谋划建设的经验,渔业重大工程谋划建设路径可以分为5个阶段:意向提出与方案提炼、项目熟化与争取立项、项目建设与过程管理、项目建成与运行维护、项目评价与成效宣贯。
渔业重大工程建设意向的提出要紧密结合自身和行业发展需求,站位高、具有前瞻性,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获取关注与指导,如院士专家倡议,院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并积极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建设方案提炼要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准确定位项目功能,明确建设目标,全面梳理建设需求。
项目熟化是建设方案由粗向细升华的过程,渔业重大工程建设工艺路线、技术方案复杂,项目熟化周期长,一般2年左右。为加快立项,同时保障项目建设预期效益,熟化阶段要经常性组织专家论证,对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优化工艺路线、建设方案。同时,积极向主管部门做专题汇报,接受主管部门指导建议,争取尽早立项建设。
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建设过程的组织管理,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对建设方案、组织实施、招投标、工程质量、资金拨付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保障项目建设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监督。积极在组织管理、制度规范、工艺路线、沟通协调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顺利、高效实施,如争取城市建设绿色通道,缩短报建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重视渔业重大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工作,统筹考虑日常运行维护与经费保障能力,完善项目运行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建成后的高效稳定运行,切实发挥项目功能效益。围绕开放共享理念进行管理,出台科技资源办法,对大型仪器设备采取集中管理与开放使用的机制,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最大化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
渔业重大工程投资大、影响深,构建项目后评价体系,对建设过程、效益发挥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将运行后的评价与运行经费挂钩,促进科技资源建设良性循环,发挥好投资效益。加强渔业重大工程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将建设经验和研究成果更好、更快地展示出来。
重大工程建成后往往运行成本高。主要表现在大型仪器设备维护、维修费用,实验室运转水电费、管理费等。实际运行过程中,仅仅依靠财政给予的有限运行经费,难于维持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转,如“南锋”号每年正常运转费大约1 000万元,财政给予的运转费大约500万元,远远不够,必须拓宽相应的运转资金来源渠道。
重大工程从意向提出到竣工验收时间周期大体10年左右,从正式申报到竣工验收时间周期大体8年左右。重大工程在谋划时,按照当时先进的工艺路线、技术要求进行设计,采购当时高精尖仪器设备,建成后,由于建设周期长,工艺路线、技术要求、仪器设备参数需求可能都随之发生较大变化,难以保障发挥最大效益。
重大工程投资来源大多为全额中央投资,参与项目建设的主体少,投资渠道单一。一方面会受中央投资额度限制,不能完全根据科研实际需求提出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留有遗憾,另一方面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单一,灵活性低,影响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效率。
相对于其他行业,国内具有战略性的渔业重大科研平台设施建设不足,对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工程欠缺,建议进一步加强战略研究,立足国家层面,统筹考虑存量资源与增量需求关系,找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行业、产业主攻方向和建设重点,谋划布局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渔业重大工程。同时,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目前先进不代表未来先进,建议安排专项资金,加强渔业重大工程预研究,推动谋划、建设与时俱进。
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增幅放缓,财政拨款争取难度进一步加大,渔业重大工程建成后运行费用高,现有财政经费保障能力不足。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建议加大财政对渔业重大工程支持力度,在建设初期就统筹考虑建设费用与建成运行费用,实现建设费用与建成运行费用紧密对接。另一方面建议转变思路、创新机制,积极拓宽运行经费来源渠道,如借鉴PPP运作模式,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切实保证渔业重大工程发挥好建设效益。
开放共享是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的发展方向,要建立以共享共用为目标的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机制,对科研软硬件进行系统优化和重组,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提高投资效益[10]。相对于一般性科研基础条件设施,重大工程在行业内更具专业性和特殊性,对外开放共享的难度较大,建议加强重大工程开放共享相关机制的探索研究,创设政策、建立机制,激活重大工程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实现重大工程对“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