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杨
(责任编辑 胡秀荣)
要用现代科学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打造数字、智能、信息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实体经济”,这是增强国民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和实体经济大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深刻指明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要用现代科学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打造数字、智能、信息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实体经济”,这是增强国民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数字技术、智能化技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态势下,部分实体经济领域形成区别于传统实体经济的“新实体经济”,实现了实时感应、大数据分析、科学决策、智能化制造、定制化服务,在资源配置、供求调节、生产组织、企业协同、商业运营等方面不断优化变革,实体经济的生产制造水平、服务能力和质量效益得到快速提升,实现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以供求响应方式创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新实体经济”将依托高效的互联网、物联网系统广泛收集市场主体或消费者的信息,在实时进行大数据汇总分析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服务的目标指向性,不断完善产品功能设计,通过敏捷的智能制造体系进行生产。由于大数据采集分析等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入,企业的市场感应力、需求捕捉力显著增强,一方面,供给端不断提高供给的针对性和对需求的适配性,消费者也能够参与产品功能和质量改进;另一方面,供给端不断提高对需求的影响与引领,培育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在“新实体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的衔接更加顺畅充分,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响应更加快捷有效、相互影响更加深刻有力,通过供给需求的不断相互作用和调整完善,在动态中实现更高水平上的供求均衡,进而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精准性。
以制造业为核心辐射上下游产业。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影响集中在零售、物流、餐饮、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而“新实体经济”的发展则更注重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向制造业加速渗透融入,发展由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工业互联网、云制造、柔性生产等构成的智能制造体系,发展服务型制造。在消费者意见发挥主导作用的部分传统实体经济领域,最有可能率先由大规模集中生产、标准化生产,转向规模化定制生产,由功能模块组合、3D打印技术等新制造方式实现,生产组织模式悄然变革。通过现代技术对制造业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渗透嵌入式融合,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管理水平,推动制造业智慧化转型,同时辐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变革创新,全面推进产业体系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
以网状、链状结构实现广泛互联共享。在“新实体经济”形态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数据化、网联化,实现了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广泛互联,降低了沟通交流的成本,企业的组织运营更加方便,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加快了经济运行节奏。随着不同经济主体相互影响持续加深,供应链、产业链由传统的上下游线性关联转变为网络化交互协作,实现跨地域、跨领域、多主体的共竞共生。不同的市场主体通过网链结合的联系结构,促进了相互协调和业务合作,不同企业之间的协同生产程度提高,信息共享更加普遍。
以科技为驱动加速动能转换和效率提升。“新实体经济”并不改变传统实体经济的范围,也不是对传统实体经济的推倒重来,以现代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实体经济,以知识、科技、互联网、数据信息、计算能力为核心驱动,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益。一方面,基于产业技术创新、关键设备创新、基础材料创新以及生产方式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推动传统制造业从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单一产品型向质量效益型、绿色集约型、综合服务型转变,产业的资源消耗总量和单位价值产品的能源资源消耗明显降低,附加值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以数据、网络、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跨越一二三产业边界的智能化产品及配套服务出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传统实体经济向“新实体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步演进的发展过程。当前加快推动数、智、信息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国家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关键技术突破、投融资支持、示范引领、人才供给等多方面的软硬件条件支撑。
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承载着数据收集、储存、计算、分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网络的稳定性、数据的安全性、运行的高效性、标准的衔接性等直接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同时也为传统实体经济向“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硬件保障。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在国家层面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体系统规划、协同有序推进。二是加强标准统筹协调,建立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数字基础设施标准的协商机制,加快完善面向数字化应用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尽快制定基于5G的工业无线技术标准等。三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散点分布、逻辑统一、协同管理的区域数据中心。我国已经建成近70万个5G基站,要继续加快5G基站选址建设,集约利用现有设施,加强共建共享。四是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是促进“新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软件支撑。要分行业领域布局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强行业基础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中央和省级政府资金要予以倾斜性支持。平台的研究成果要向行业企业公开,推动中小企业低成本应用和融通创新。鼓励重点企业开放数字基础设施,促进产业数据平台应用,向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分享。
支持重点企业加强“数、智、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也是维护“新实体经济”安全和竞争力的题中之意。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科技正处于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之中,是大国竞争的主战场,有必要站在全球视角,引导和支持重点企业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核心技术攻关。一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研发攻关的体制。围绕核心技术难题和关键性基础科技,全面动员和系统布局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力量,在前期研究成果共享、明确后续利益分配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联合攻关,系统协调联合攻关任务,强化不同主体之间的任务衔接和兼容合作。不断完善国家科技宏观决策和协调机制,按照市场规律布局一批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同时继续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引领指导。二是率先针对“卡脖子”领域实行“揭榜挂帅”制度,“英雄不论出处”唯才是举。要科学制定揭榜任务、预期目标、任务周期,广泛征集并科学遴选具备较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或单位承担攻关任务,鼓励颠覆性项目的研发攻关。要以实际效果为标准重构对科学研究的评估评价机制,有效激发各方面积极性。三是适度超前布局,制定重要产业的技术发展路线图,在6G、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方面提前规划部署,倾斜投入资源力量,努力创新突破。
完善传统企业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改造转型,形成贯通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新实体经济”,需要国家层面实施有针对性的发展促进政策。一是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的作用,引导大型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改造。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改造升级。对经营稳定、信誉良好的转型企业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科技项目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产品和服务。二是实施转型示范工程。遴选和树立若干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转型标杆企业,深入研究总结转型模式和经验做法,提炼形成系统化解决方案,将相关经验做法对行业内的中小企业进行示范推广,降低其转型成本。三是开展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伙伴行动,搭建转型服务供给方与转型服务需求方对接机制,引导平台企业、具有产业链带动能力的核心企业开放资源、提供技术,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转型升级的伙伴支持。四是建立人才保障政策,支持有实力的高校、科研院所培养既掌握传统行业知识,又懂智能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产教融合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对接。鼓励企业建立数字技能在职培训制度,探索高校和领军企业“深度联合培养”模式,优化面向特定战略需求的人才考评机制。
统筹布局建设高水平的“新实体经济”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是“新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新实体经济”的产业集群,有助于发挥聚集效应,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形成区域经济的新增长引擎。一是布局建设一批“新实体经济”产业集群。各地根据自身产业基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向,围绕重点“新实体经济”龙头企业,利用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企业聚集,同时吸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聚集,加快形成“新实体经济”的规模化发展。二是加快现有产业园区的改造升级。依托各地现有的特色产业园区、重点产业园区等,推动园区整体开展数字化改造、智慧化转型。促进区内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等分工协作、协同创新,形成一批各有特色的集群。三是以产业集群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积极利用产业聚集效应做大做强一批创新能力强、辐射作用突出的“新实体经济”骨干企业,带动周边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发展一批专注细分领域的“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