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庆超,公春荣,韩兴军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山东 济南 250011;2.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北城新区医院康复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3.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结肠、直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大便性状的改变为主,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及各种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以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为特点。由于饮食、作息等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且病情反复,有癌变可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难治性疾病之一[1]。西医目前尚无根治性方法,中医因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受到人们的重视。
熏脐法,又名蒸脐法、炼脐法,是指将药物研成细末填满脐部,脐周放置用面粉加水揉制的面圈,面圈中央小孔与脐同大,中置艾炷灸之[2]。熏脐法作为一种作用于肚脐的艾灸方法,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2006 年脐疗被批准为“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推广技术”[3]。熏脐法作为脐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中医学中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肠澼”“肠风”“脓血痢”“久痢”等范畴,无特定病名。其主要症状是大便泄泻、呈脓血样、反复发作,甚则便血,常伴腹痛、里急后重、体质量减轻等。患者平素体虚,或劳累、饮食不慎损伤脾胃,反复发作导致脾胃亏虚。脾主健运,主运化水湿,脾不健运,则水湿内停,留滞肠道,则大便稀溏不调。脾主升清,脾不健运,清气不升,则生飧泄。湿邪留恋,困阻清阳,损伤脾阳,导致脾阳亏虚。肾为水之下源,水湿过盛,清阳困阻,影响肾的蒸腾气化,损伤肾气。肾为元阳之根本,脾阳虚久必及肾,导致脾肾阳虚。故本病病位虽在肠道,然疾病之本在脾肾,其基本病机为脾肾阳虚。脾肾阳虚,阳气无法蒸腾气化,必将加重水湿。水湿久聚不散,郁久化热,导致肠道湿热。因此,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根本在于脾肾阳虚,病理产物为肠道湿热内蕴。
2.1 治疗作用及优势 因本病标本同见、虚实共存、寒热错杂,故治疗上应标本兼顾、攻补兼施、寒热并调。然而在口服用药时,用温热药则易助热,用寒凉药则易伤阳,治疗颇为棘手。熏脐法是一种外治方法,能将艾灸的温热作用与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经肚脐循经络入病所:①熏脐法具有温补脾肾之阳的作用,是以艾绒为燃烧介质的火热疗法,因此也具有一般艾灸的作用。窦材《扁鹊心书》认为阳气是人生命体存在的根本,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治病时“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艾灸能扶阳固本、温阳益气。脐处中、下二焦之交界处,脐旁0.5 寸为肾经,肾经经气与脐密切相连。脐在冲脉循行线上,公孙通冲脉,为脾经络穴,脾经通过公孙与脐相通。脐通过经脉与脾肾相通,因此,灸脐可补脾肾之阳。②熏脐法可清利肠道湿热,疏通中、下二焦郁滞之气。艾味芳香,善通十二经脉,《本草纲目》记载:“艾叶……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2.2 填脐药物 结合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和熏脐法的用药特点,填脐药物主要选择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黄连、肉桂、乌梅炭、五倍子等。其中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为四神丸的主要成分,具有温肾健脾、涩肠止泻的作用。加肉桂以引诸药入肾经,加强四神丸温肾散寒的作用,为治病求本之法。乌梅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炒炭以止血、善治泻痢。黄连归心、胃经,善于清利大肠湿热。乌梅与黄连相配治各种“下痢”,如《备急千金要方》治“下痢热诸治不瘥”,《太平圣惠方》治“痢下脓血”,《朱良春用药经验集》[4]认为两者相配能“酸苦泻热,兼能清肠燥湿”。此外,黄连、吴茱萸相配,为《丹溪心法》左金丸的主要成分,吴茱萸辛散温通,黄连苦寒泻热,两者相配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对于大肠湿热日久,气郁血瘀、心肝火旺者疗效甚佳。诸药合用具有寒热并调、补虚泻实的作用。
2.3 艾灸灸量 艾灸所用灸材为艾绒,由艾叶加工而成。艾叶,性辛、温,归肝、脾、肾经,易于燃烧,燃烧时热力温和,是临床常用的施灸材料,可治疗各种疾病,无论寒、热、虚、实均可使用,正如《本草纲目》所言:“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疗百种病邪”。然而在治疗时,寒、热、虚、实之证型不同,所使用的灸量也不同。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因此,艾灸灸量需严格控制:一方面避免因灸量太大而丧失治疗作用,甚至损伤身体,导致疾病;另一方面,艾灸的温阳及祛湿功能与其灸量密切相关,灸量不同,治疗作用也不同,灸量适中时偏于温阳,灸量小时偏于祛湿。灸量和缓宜于扶正补虚;灸量时大时小,易耗伤正气,不宜长期使用。因此,灸量的掌握是一个难点,需根据患者体质、病情、气候等因素综合衡量。
艾灸疗法是一种温热疗法,具有温阳作用。要达到温阳扶正的效果,灸量以施灸时的火候温热为度,患者自我感觉应是热而不烫,热力徐徐而来,均匀、和缓。每次灸后患者有微微出汗的感觉即可。以取“少火生气”、治病求本之意。此时灸脐具有温阳补虚的作用,能温经散寒、扶正补虚、补五脏六腑之虚。
小剂量艾灸可达到清热利湿的目的。施灸时的火候以微温为宜,患者自我感觉应是微温不热。此时灸脐具有温通、温散的作用,能通经行气、散寒除湿、活血化瘀,祛机体各种病邪。但需注意2 点:①艾炷的大小。施灸时所用艾炷底面直径比患者脐孔外径稍大,能完全覆盖肚脐即可。②面圈的大小。面圈的直径与患者拇指的粗细大体相同,面圈的内径比脐孔的外径稍大,与艾炷底面直径相同。这点体现了“三因制宜”之“因人制宜”,是中医个体化治疗的具体应用。
然而临床实践中因操作者对灸量的理解不同,温与热的度很难把握。鉴于此,可将药粉以温水调成糊状填脐施灸,艾炷、面圈的大小与上文相同,以避免因揣度温热程度而产生的各种差异。以药糊隔物灸脐具有温通作用,吴尚先善用此法,其《理瀹骈文》常用脐疗治疗各种胃肠疾病,有时艾灸,有时热熨,有时贴敷,其中最为推崇热熨,认为热熨适于治疗寒热各种证型:“炒熨、煎抹与缚之法,枢也,在中兼表里者也,可以运转阴阳之气也……无论寒热,当会此如枢之意,枢利而开阖皆得其宜矣”。“可以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六郁之病,宜行气、活血、燥湿、清火、化痰、消食、和中、健脾者,亦同此治”。
艾灸适宜于治疗寒证,热熨适宜于治疗热证,祛除病邪。为便于临床推广应用,以本虚为主,阳虚明显者宜用艾灸;以实邪为主,湿热明显者可用热熨,将药物加水调成糊状施灸。
总之,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病机特点,合理选择熏脐药物,扶阳不助热,清热不伤阳,扶正不恋邪,泻实不伤正,寒热并调,标本兼治,治疗更加直接而有效。正如李梴《医学入门·灸法》云:“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部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男,46 岁,主诉:腹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反复发作10 年余。主症:腹痛、腹泻、有脓血便、大便每日6~8 次,伴里急后重,下腹坠胀,渴而不欲饮,口苦口臭,小便短赤,纳差,眠差,多梦,舌苔黄腻,脉细数。予美沙拉嗪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近几年病情反复发作,饮食生冷油腻、劳累、受凉则加重。电子肠镜显示:盲肠至直肠黏膜广泛白色条索状瘢痕,黏膜欠光滑,黏膜下血管呈枯树枝状,管壁僵硬,肠蠕动差,结肠袋及皱襞均消失,呈铅管样改变,距肛缘25 cm 处见一约0.4 cm×0.2 cm 息肉,带蒂,表面光滑,予电灼治疗。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病史:强直性脊柱炎23 年。予熏脐法治疗,每3 d 一次,10 次为1 个疗程。治疗1 个疗程后,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明显减轻,黏液脓血便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每日5~6次,其他伴随症状也趋于好转,舌、脉明显好转;3 个疗程后,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每日3~4 次,其他伴随症状也基本消失,舌、脉基本恢复正常;5 个疗程后,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消失,大便每日1~2 次,舌、脉正常。后每周治疗1 次,持续2 年,之后改为2 周治疗1 次,持续18 个月。电子肠镜复检示:末端回肠见2 处浅表溃疡,回盲部、升结肠、肝曲、横结肠、脾曲、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肠黏膜光滑,肠蠕动规律,黏膜下血管清晰。乙状结肠及其以下直肠黏膜可见白色瘢痕,蠕动好。镜下诊断:回肠溃疡。后每年随访,无复发。
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病机是脾肾阳虚、湿热下注,脾肾阳虚为病之本,湿热下注为病之标,发病时标本之证皆有,难分轻重缓急,治疗需标本兼顾、寒热并调。用温补之法,补其不足,以期治病求本,外加清热利湿,和络止痛之法,以祛大肠湿热之邪。熏脐法能温阳而不助热,清热而不伤阳,扶正补虚无“闭门留寇”之患,祛邪清热无伤正泄阳之恐。临床应用时,以本虚为主,阳虚明显者宜用药粉填脐,施以艾灸,灸量和缓,不徐不疾;以表实为主,湿热明显者可用热熨,将药物加水调成糊状再灸,灸量不宜大,小火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