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云
(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第一小学 浙江乐清 325615)
新课标针对小学要求课堂教学需要科学合理讲授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要有创造性和多元性,相应的小学数学作业就是小学数学课程最好的巩固办法,学生在完成了当天的学习内容之后,通过完成作业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因此,科学合理的数学作业设计就成了教师帮助学生复习新知识的杀手锏。
生活中包罗万千,我们所学的小学数学也是缘起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本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出来的有系统、成体系的理论知识,这样标准化的知识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着实有点枯燥乏味。但其实数学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应当尽量结合生活实际,结合生活越多的数学问题才更能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学生在解答数学作业的时候会发现,原来数学离我的生活这么近,小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很快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同时还能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无形中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对于小学生来讲,生活化的家庭作业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举个很有生活化的小学数学作业的例子,当学生们学完了“计量单位”这一章节,如何设计家庭作业来让学生更好的巩固这章节的内容呢,当然是既要有趣还要贴近小学生们的生活。比如:帮助李梅同学完成今天的日记:今天是星期一,早上我被闹钟吵醒,从1.8( )长的床上起来,使用10( )的时间快速的洗脸刷牙,吃了2( )鸡蛋,1( )牛奶,3( )面包片当做早餐,然后背上2( )重的书包,飞一样的跑向了500( )以外的小学。在学校门口,我遇到了体重40( )的胖胖,我们俩一起走进的校园。18( )的时候,放学铃声响起,我回到家,拿起了1( )铅笔和一( )练习册开始准备做作业。这一天真的太充实啦!以上就是具有生活化特点的一项数学家庭作业,是不是很有趣、很贴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呢。
学习的知识有难易程度,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快慢之分,因此,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将作业划出层次来,不同难度的题目都涉及到,照顾到所有学生。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情况,家庭作业如果设计的太难,会给程度差一点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严重的甚至让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进而厌学[1]。而如果家庭作业太简单,每个学生都很容易就做对了,那这份数学作业就很难起到检测的效果,学生们也会因此造成轻视学习的心态,难以对数学学习引起重视。因此,一份科学合理、有层次的数学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的数学作业设计,建议数学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程度设计高中低三档题目,低档是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回忆,这部分内容针对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中档是对重点知识的巩固考察这部分内容是对大部分学生所学知识的考察,学生通过查阅课本和笔记能够独立解决的;高档是对难点的拓展延伸,针对部分学习力强的学生,这部分题目既包含了当天所学的内容,也有一部分涉及到未学的知识点,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请求老师帮忙。
设计题目的人一定是站在高处俯瞰的人,他们首先要掌握每个学习的知识点,然后通过深思熟虑将不同的知识点融入到一个题目里去,通过改变条件制造解题困难,达到考察做题人水平的目的[2]。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作业题目,通过所学知识,自行参与作业题目的设计,学生有了一个身份的转换,对于出题会更加积极主动,如果老师再建议分别给同桌出题的话,那学生们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恨不得出一道史上最难的题。就比如刚学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可以下放权力,让学生自行结组,每组出一道题目,尽可能的考察所有知识点,并且设置难度,然后各个组交换解题,看哪个组最快解出来。设计题目的过程能够让学生自我检查,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哪些还未掌握,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攻克。能够想象的到,大家结组出题的过程有多兴奋,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检查作业相当于是对全班学习程度的一次摸底,老师们看到的是学生的学习动态,如果让学生们来检查作业,他们就会发现自己身上也会出现的错误,通过别人犯错,还会给学生自己提个醒,防止此类失误的出现。所以,让学生自己来当一回“大考官”,同桌之间先检查有没有未完成作业的情况,然后通过学习小组,由小组长来进行正确与否的判断,将错题通过特殊符号,比如三角形标注出来,先自行讨论为什么做错了,如何改正。然后将所有作业交由老师进行查看,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作业完成度进行书面评价,评语要大胆的给予学生正面鼓励,比如“解题方法很棒,但一定要细心哦”“进步很大,付出劳动,总会有收获”“只要认真做,就一定可以”“思路很清晰,老师给你点赞”等等。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要多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从而坚定信心[3]。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要从学生自身出发,作业应当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考虑学生学习水平的情况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转换角色,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发现自身问题,从而提高作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