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会胜,赵玉承,庄新乐
(1.莒县水利局,山东 莒县 276500;2.山东滨海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莒县 276500;3.莒县水利建筑安装队,山东 莒县 276500)
莒县现有小型水库212座,其中小(1)型水库21座,小(2)型水库 191座,总库容 8274 万 m3,兴利库容4868万m3。2018年莒县年降水量达1060mm,局地短时强降雨2.5h达到199mm,遭受了自1974年、1998年以来最强降雨袭击,水库安全运行受到了极大的考验,部分自建库以来从未溢洪的小型水库出现溢洪现象,个别小型水库出现背水坡水冲沟、局部滑坡等轻微险情。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及时制定维修养护方案,对水毁工程进行维修养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山丘区小型水库两侧坝端多连接至两岸山坡,两岸山坡高程较高,部分坝段还作为交通道路连接两岸山坡,路长坡陡,遇到强降雨,两岸山坡雨水通过两岸道路短时间汇流到大坝坝顶上,冲刷坝坡;由于大坝坝顶路面平整,山坡洪水汇集到大坝坝顶后水流放缓,洪水中携带的泥沙沉积在大坝坝顶,致洪水水面抬升漫过坝顶路沿石,洪水散排(无组织排水)冲刷背水坡,造成背水坡坡面水冲沟,严重时发生滑坡现象。
产生土石坝滑坡的基本因素,实质上是滑动力的增加与抗滑力的不足。汛期雨水长期入渗,土壤含水量饱和,致使坝体或坝基内孔隙水压力改变,改变了坝体抗滑力与滑动力的平衡,滑动力增加,抗滑力下降;遭遇短时强降雨,坝顶水流漫过路沿石直接冲刷坝坡,形成水冲沟,严重地导致坝体失稳滑坡。
水库大坝坝顶排水口设计时,一般均未充分考虑坝端两岸山坡汇水量,排水口对应排水沟间隔50m设置一处,间隔较大,在瞬时大量山洪汇聚坝顶的情况下,造成坝顶排水不畅,水面抬升漫过路沿石冲刷坝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时,背水坡一般采用当地砾石、粗砂石、壤土等散状材料压实填筑,土质情况差、土壤贫瘠,不利于草皮生长。莒县春旱、冬寒、土质差等原因,导致小型水库背水坡草皮生长缓慢、质量较差。背水坡草皮质量差,不能有效地固土、防冲刷,遇到水流冲刷坝体时,极易形成水冲沟,严重时可能发生坝体滑坡。
一是对左右两侧坝端防汛路整修硬化,采用C25混凝土路面,增加左右两侧坝端的抗冲刷能力,防止雨水对坡面冲刷,减少来水中泥沙含量。
二是在路两侧设置排水沟,将可能汇入大坝坝顶的洪水向两侧排水沟分流,减少坝顶来水量。排水沟采用M10浆砌毛石砌筑,内侧采用粗料石镶面,排水沟沟底、沟顶均采用M15水泥砂浆抹面,排水沟尺寸为0.6m×0.6m(宽×深)。
三是在防汛路路面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截水沟,将两侧山体汇集的雨水通过截水沟向两侧排水沟内分流,尽可能地减少坝顶来水量。截水沟顶部设雨水篦子,下部采用M10浆砌毛石砌筑。这样通过防汛路硬化、路两侧设置排水沟、路面设置截水沟挡水坎等工程措施,实现了对山洪的有效拦截、层层分流,有效地减小了大坝坝顶的来水量,防止泥沙沉积坝顶,降低了背水坡出现冲沟、滑坡的可能性。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189-2013)中规定横向排水沟可50~100m设置一条;根据莒县山丘区小型水库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山坡洪水来水量,应加大背水坡横向排水沟密度,将横向排水沟间距可调整为20~30m,同时增加排水沟宽度,增大排水沟排水能力,确保山洪能够及时下泄,保证坝体安全。
坝顶路沿石主要作用是将坝顶洪水流约束导入排水沟内,使坝顶排水由散排(无组织排水)变为集中排水(有组织排水),防止水流冲刷坝坡。在项目实施中,将水库坝顶路沿石外露面高度由5cm加大到8cm,同时对坝肩培土加固,增加路沿石的稳定性,增大路沿石拦截洪水能力。
山丘区小型水库大坝坝顶多连接两岸山坡,遭遇短时强降雨山坡易形成较大水流直接汇流至大坝坝顶,易造成泥沙淤积、水面抬升漫过坝顶路沿石,导致雨水散排(无组织排水)冲刷背水坡,对水库背坡坝体造成冲刷、滑坡等危害,影响水库大坝安全运行。莒县针对山坡洪水的处理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值得在山丘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维修养护等工程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