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琳
(山西农业大学 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名师课堂是学校为拓展学生的多元化视野、培养青年人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的质量和品味倾力打造的优质教育品牌。目前,各行业近百名家已亲临“名人大讲堂”讲学,学生在校园中便能亲眼领略大家风范,并在课程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与老师互动沟通,真正达到“博采众家之长、启迪智慧火花”的良好教学效果。
名师课堂每学期会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学生诉求、学科差异等因素,最终确定多位名师来校讲课,涵盖政治、经济、人文、哲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每位老师每月至少要讲授一次课程,并且会有相关专业的在校教职工人员担任助教一职,协助名师完成相关的课程讲解、过程监督、签到签退、问题搜集以及期末论文批阅等工作,学生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的70%和期末论文的30%综合构成。其中,选修课程的学生来自学校各个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按照个人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名师课程进行修读,成绩会记入个人综合成绩,合格会获得2 学分否则需要重新修读。
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本人作为张京华老师的助教,从课程第一讲到期末论文递交批阅,我有幸见证了名师课堂对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启迪和引领作用。张老师的《文化精解与方法论》课程内容由“疑古派的得与失”“中国文学史的八个问题”“三段论的儒学发展史”和“国学兴起的两次高潮”四讲构成。古史辨讲解了古史辨派的代表人物、疑古的路径、理论以及对社会的广泛影响;三段论的儒学发展史从上古时期的姚姒子姬,中古时期的孔曾思孟,到近古时期的周程张朱,系统梳理了三段论模式下的儒学发展史;文学史方面,涵盖文学发展起源、结构方向、内容形式、文以载道、新文学与西洋文学、文学情感与政治情感等八个问题,为学生的文学开蒙、了解文学基本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路,起到了积极的启发、推动作用;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国学兴起的两次高潮以及其对应的时代背景,“国学初兴,实兴于西学之东渐”,“国学再兴,宜兴于西学观念下之自我殖民”,同时讲述了国学定义、国学五大定律等,通过具体的典故史料记载,归纳分析不同阶段国学的发展概况及作用。
作为在湖南组建了第一个国学院的院长,张京华老师有意将“国学”拆散再收拢,特意设计了文学、史学、哲学、国学四个部分,以期比较全面地展现我国人文学科的基本面貌。那么,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究竟有哪些个人反思和理解?通过学习有没有促进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对于相关课程内容是否有新的认知?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论文反馈来就探讨这些问题。此次期末论文,要求围绕课程四讲中的内容,从四个选题中选取一个进行讨论。选题分别为:1.试论中国文学中的“文以载道”思想;2.试论疑古派对中国史学的影响;3.试论古代儒家中一个代表性人物的哲学贡献;4.试论国学与国家振兴的关系。通过对于论文的回收和批阅,共有71 名同学选择第一个选题,22 名同学选择第二个选题,110 名同学选择第三个选题,107 名同学选择第四个选题,从选题情况而言大家对于文学、儒学和国学的思考与讨论居多,对于疑古派的关注度相对较低。本文依次围绕四个问题来对学生的反馈讨论进行分析。
此类课程论文共计71 人份。学生能够基于张老师课程的讲授并结合个人的知识储备、文献资料等,从政治、道德、审美教化等多个角度解读文以载道的重要价值,从这个角度而言,名师课堂发挥了其知识启迪的重要价值,让学生在短期内对于文学有了正统、全面而具有思辨意识的思考,这与博雅教育的育人目标相吻合。
有同学认为,在王权政治、科举制度下滋生的依附意识,使历代文人大都心甘情愿“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并在思想文化方面责无旁贷地为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政治统治服务。历代文人之所以如此夸大文学的作用,与当时落后的农业经济也有关系。在过去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介尚未出现的封闭的小农经济社会,人们赖以生存传道的工具只有“文”(包括文章、诗歌、戏曲),于是,中国历代文人近乎失衡的重视文学,夸大文学的作用尤其是功利作用。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在《答李翊书》的开头说“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有日矣,况其外文乎?”于此可见,他认为德是文章的内核,文是德之载体。(食品与环境学院陈宇)
“文以载道”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不能片面看待,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这种思想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但也给中国古代文学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它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治的附庸,从而剥弱了作家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实际上大道无形幻化万物,以这个视角看文和道两者明体达用,体用不二,本就无需辩驳。(食品与环境学院李思雨)
“文以载道”之说并不是陈腐教条而是中外优秀文学艺术创作的共同特征,因此一切从事文学艺术事业的人都不应把创作仅仅当作争取私利和发泄私情的工具,应引导人们向着真善美提升。(食品与环境学院郁金澳)
又有同学认为,古代公文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用以管理国家、传达命令、联系公务、记录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其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必须文以载道。如王充在《论衡》中云“汉所以能治九州者,文书之力也。以文书御天下”。这是对汉代公文文书发挥作用进行的高度概括。新时代的“道”要体现中国精神,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最具时代性和人民性的。文以载道要辩证统一,既要重视“文”的价值,也要重视其思想意义,既要重内容,也要重视形式,尤其是我们的文学传统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时候,我们既要坚持本民族的文学特色,又要放眼世界汲取时代精神。
此类课程论文共计22 人份。学生对于疑古派的关注较少,论文主要以总结张京华老师的课程内容为主。信古、疑古、释古三派的合理解释,不妨回归胡适的“剥皮主义”和钱穆先生的“高山下石”之喻,只有做到以复古为解放,或用今天的话来说以考信为重建,及充分认识到“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和“故先秦学占学界第一之位置”的学术走向,信古、疑古、释古三派之说才是最有意义的。
疑古派的学术理念是以批判为宗旨,打通古今障壁,填平雅俗鸿沟,辨识真假,又称“古史辨派”。疑古是要质疑传统历史中不可靠、不可信的说辞,辨伪存真,还历史一个真相,其最大的影响作用于研究方法论的层面。
此类课程论文共计110 人份。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等,对于儒家代表人物的选择中,共有54 位同学选择论述孔子,其中涉及到了孔子的个人生平概述、理论介绍、思想贡献以及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开创了儒家学派,编纂《春秋》修订“五经”,创办私学,整理《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
有同学认为,孔子生活在礼乐崩坏、新旧交替的春秋末期,“仁”“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爱人”是其仁学思想的核心,其中包含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孔子主张从“亲亲”原则出发,以血缘宗法关系的“孝悌”为核心,从父母兄弟的小圆心向外辐射为爱人之心,将血亲之爱发散到一般的人际关系中而“泛爱众”,这份仁爱精对于形成以人性自觉意识和情感心理为特征的中华名族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苟旭辉,食品与环境学院),而这种道德观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系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孔子进行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修身,通过对于孔子之“知”“情”“意”的论述,学生提出以古释今即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阐释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通俗化、本土化,生活科学化、科学生活化,从而加强认知培养;其二,返回经典,深化情感培养,学习孔子优秀的思想体验其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通过自我体验深化情感培养,听从内心所想,坚持乐趣所在,探寻所存真理,不轻易被外界干扰,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理性看待客观世界;其三,致中和,随遇而安,追求中庸能使天地融洽、阴阳调和、万物生长,所谓修身哲学就是做人的道理,做文化涵养高的文明人。(食品与环境学院王宇豪)
在谈到孔子的哲学贡献时,有学生提到孔子撰写的中国哲学“双璧文献”之一《易传》十篇引发了易学革命,从而使得《易》转向哲学,这份思想觉悟无疑推动了哲学的向前发展。另外,在谈到孔子和形而上学的关系时,中国哲学形而上学的最后定型和系统化是由孔子和老子共同完成的,但是孔子的生活方式、人生目标决定他不会沉浸在构建形而上学的思维之中,而是在于改造社会,他集中探究的是人的本质、人类社会的秩序以及政治合理性等问题(周文燕,食品与环境学院)。孔子研究的唯一重点对象就是人存在的本质,本质搞清楚了,人的各种行为就只是开花结果而已,这非常符合哲学的思维逻辑和方法,明显的顺着“直”“礼”“仁”的逻辑进行,而非想当然的跳跃到其他方面。(食品与环境学院李佳欣)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孔子主张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化的心理差异,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排挤打压差生的现象屡见不鲜,现在课程改革强调师生关系的重新建构,就要愈发注重启发式教学,在认同差异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信息工程学院石锦涛)
孔子的哲学思想以其历史进步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在现实中不断发挥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孔子既重视立志,又强调持之以恒,既提倡克己内省,又主张改过迁善,要在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下,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继承这些古代遗产,古为今用,孔子的思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经济与管理学院张硕宇)
共有28 位同学以孟子为儒家代表人物进行论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并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有同学认为,孟子是儒家心性之学的开创者,也是儒家人伦世界的确立者,他将价值作为人的最根本标志,认为热呢本性是“四端”。但是孟子哲学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价值与本体、现实与本体之间既存在继承关系也有区别,只有当人们接受了某种价值之后,价值才能转换为主体的内在德性;只有当道德进入了人们的经验视野并被人们意识到之后,本体才能哦股转换为现实的现象,在孟子看来,价值就是本性、本体,但他犯了和康德一样的错误:混淆了价值与本体的关系。(食品与环境学院秦媛)
孟子从事教育事业长达40 多年,“国之政事,未有不成于学者也”,他提出的乐于教育、开启民智、提高教师素质、重视伦理教育和环境教育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和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元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必须是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是育人的艺术家。(淬炼商学院杨玉)
社会的发展使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孟子主张的尊重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的哲学思想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生态保护策略而言,孟子主张“寡欲”“养气”“不违农时”,要求人们克服贪婪,注重对本心的修养来保护环境。在中国生态哲学中,“时”的生态意义在于它对“天道”的划分是以自然自身运行的节律为基础做出符合生态原则的规定。我所在的大学正是孟母三迁的落脚点——太谷,同时也是重工业与煤炭产业快速发展致使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雾霾严重、土壤污染,经过一系列植树种林、环保意识,实现“自我-万物-天道”的内在统一,建立了人与自然生物既有差异又有联系的共存关系,强调人类要以同情心对待自然生物。(远景学院辛智慧)
在当今中华民族奋斗崛起的过程中,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应该有更高层次“善”的追求,赋予“善”更广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这对于如今腐败现象、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作风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淬炼商学院史卓盈)
12 位同学选择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荀子的哲学贡献主要表现在自然观、人性论和认识论等方面,与孔子、孟子相区别,荀子的观点不仅重视礼仪道德的教育作用,同时也强调政法制度的约束规范作用,有着较强的现实主义倾向,提出了“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知行观“学至于行之而止”,他是中国哲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还有16 位同学选择了董仲舒、王阳明、朱熹等代表人物,大家结合不同人物的观点,一方面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思想产生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论述了如何辩证传承让哲学的智慧指导当代人的生活,进而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儒家思想不仅强调个人修身,更注重个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儒家教育传统的核心是“六艺”,通过对于人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这些问题的探讨,激励个体在成就个人的同时实现美美与共和谐社会的构建。著名汉学家狄百瑞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务长期间,将其新儒家的理念贯彻到整个核心课程的版块设计中,使哥大的核心课程有别于其他常青藤盟校。事实上,儒家思想的内核与我校博雅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挖掘儒家思想和博雅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将推动博雅教育的本土化发展,从而加强学生对博雅课程的价值认同感和文化亲近感。
此类课程论文共计107 人份。国学,一国之固有之学术也。此部分大家主要围绕“国学”的内涵及形成过程、国学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国学的历史传承发展以及国学与国家振兴的关系、如何利用现代科技促进国学的普及等问题展开论述。
在国学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热点的当前,认真思考诸如“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国学”“研究国学中的哪些东西”等问题很有必要。我认为国学研究应该着重研究国学与现代化的关系,也就是要着重研究传统国学中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和普遍的价值,那些蕴含了可以成为回应现时代问题及重建当代思想文化的丰富可贵的精神资源,使之成为从传统向现代转化过程中予以借鉴的特有民族性基础。可以说,重建文化、再造国魂,是百年中国知识分子及一切有识之士梦想追求的一大主题。(外国语言文学安楠)
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他的合理精神会超越时空的界限更古长青,“国学热”兴起的原因主要有:1.中国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引发了国学热;2.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直接引发了国学热;3.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对国内学术界的反哺;4.海外华人的积极推动;5.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矛盾以及个人灵与肉的矛盾冲突。(淬炼商学院冯晨辉)
国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承载着道德伦理观、人生价值观,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是数千年来先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拓宽知识面丰富文化知识、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和荣辱观。(食品与环境学院韩方园)
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有国家振兴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其一,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实现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意义重大;其二,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其三,提升国人道德水准、人文学术创造力;其四,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外国语言文学申梦蝶)
学术要以“国家之存亡、万姓之生死、身心之邪正”为宗旨,振兴国学和国家软实力,要坚持形式和内容并举,并在科学理念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挖掘和研究;同时,要运用世界性、全球性的视野来阐释和创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是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食品与环境学院李铎文)
学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要进行详细生动的相关课程讲解,尤其要结合实践进行教育,将国学价值最大化,从学生处振兴中华;另外,要与时俱进发展和审视国学,国学的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对传统的重新判读,当前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之间冲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道德危机,因此就更加需要我们在国学基础上构建国民所需的现代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体系,使其结合时代需求发挥最大作用。(食品与环境学院王晋)
《中庸》里讲治学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张京华老师作为学生国学知识的引路人,不仅带领学生领略了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去读书、去思考、去实践。只有将国学理念付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知行合一才能真正促进国学的应用发展与传承。
张京华老师《文化精解与方法论》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其一,搭建专业视角,打通博雅脉络。我校以“专业+完满+通识+商科”四位一体模式专注于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和完全的人格,“如何培养既能关怀社会又具备全球视野的领袖”,帮助学生准备好适应社会的不确定性和迎接未来的挑战,这是我们博雅的培养目标和不懈追求。对于不同批次、类型、专业等差异化学生,我们要量化把握标准;但是,对于博雅的理念传承和实践,我们就必然要抓课程品质,专业品质的把关有赖于专业大家名师的指导,张京华老师有关文史哲的知识讲解和对于学生论文写作的指导让其知识精髓无差异、有特质在每一位学生心中扎根、智慧开花、实践结果。
其二,挖掘思想深度,强调思辨意识。张老师有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全面深入,虚怀若谷展示了一位国学大师的精神风貌。张老师会给大家从不同角度多维度阐释相关知识理论,然后结合个人经历和学生探讨不同观点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利弊影响等问题。相比于传统的理论讲解单向输出而言,张老师更注重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路径的引导,在双向沟通的平等氛围中启发学生思考,让大家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通过辨别、沉淀寻找知识最核心、本真的意义与存在。
其三,追溯经典文本,培养坚韧品格。很多学生从高中来到大学,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如何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如何处理学业问题、如何化解心理焦虑等,张老师每节课都会基于文本经典给学生讲授人生哲学,并会推荐经典文本供学生们课后阅读。阅读经典文本不仅能够陶冶性情、培养学生坚韧的品格,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灵活应对出现的新问题。
其四,但具体到完成课程论文时,学生们多少受到中学时期高考知识以及当代网络信息的影响,结合课程所作的深入思考尚且不足。
综上所述,文章以张京华老师《文化精解与方法论》课程为例,结合张老师课程知识和学生论文反馈等内容说明了我校名师课堂教学实践对于学生知识积累、理论构建、思维应变等多角度的重要影响。同时,我校教职工也会在各位名师的思想指引下,合力打造更具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的博雅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