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的乡村振兴路径
——基于“两山”转化的视角

2020-01-07 08:12段丽杰
探求 2020年6期
关键词:绿水青山粤港澳大湾

段丽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方面尤为突出的问题,而广东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深受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困扰,在区域发展差异上堪称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缩影。广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因此,广东以乡村振兴破解区域协调发展困境对于中国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极大的试验和借鉴意义,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中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已构成区域发展的瓶颈制约。湾区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战略融合必然要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其中提速“两山”转化(“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会是两大战略融合的关键所在。本文拟就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广东乡村建设的实践成就及路径制约

进入21 世纪以来,广东省的乡村规划建设总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包括村庄规划探索阶段(2004—2012 年)、村庄建设优化提升阶段(2013—2017 年)和乡村振兴阶段(2018 年以来),乡村建设成就显著,但路径制约效应也日益突出。

(一)从规划探索到优化提升的实践

广东乡村建设的第一阶段重点放在村庄规划编制、宜居村镇建设、特色村落挖掘与乡村统筹发展,但人居环境整治、危旧房改造、贫困村建设存在不足。第二阶段乡村建设开始侧重于村庄建设的优化提升,主要包括规划编制的信息化,乡村统筹和脱贫攻坚,大大提高了建设成果的标准化和建设的有效性。但这两个阶段的建设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问题,从而制约了乡村的充分发展和持久发展,也无法打破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乡村建设更需要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育长期稳定发展的模式与机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腹地和优质生态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乡村建设需要全面而深刻地认知乡村价值和乡村功能,其生态屏障、气候调节、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生态功能必须得到保障。因此,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建设有别于城市的乡村,建设和城市相辅相成的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谋乡村永续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显著成效背后存在生态路径短板

2018 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和颁发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着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向绿色化转型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3]。广东省明确提出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方案,把农村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到2020 年全省村庄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务。截至2019 年全省自然村基本完成基础整治任务,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全域覆盖,建成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省基本实现通行政村道路硬底化,70%以上的自然村以及90%的省定贫困村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100%的行政村覆盖4G 网络,综合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达到99.9%。同时,广东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目前已创建10 个国家级、119 个省级现代产业园,基本实现主要农业县全覆盖。当前,广东的乡村正奔走在绿色生活和绿色发展的振兴道路上,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初步完成,农业主导产业特色渐显,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集约化水平逐年提高,农村产业融合有了一定基础。但乡村振兴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譬如村居建设的规划依然存在粗放的特点,村民尚未形成绿色生活相关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缺乏治理的长效机制导致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难以维持和巩固,农业生产的长效经济效益不足,这些困境都指向同一个问题——未来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道路如何选择才能将乡村根本资源优势(“绿水青山”)转化为永续发展动力(“金山银山”)。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广东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

(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地理位置的天然毗邻,广东与港澳在许多领域都有密切的合作,互利共赢一直是三地合作发展的主流趋势,也为大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乡村振兴是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结果,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两个战略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旧金山和东京世界三大湾区相比,有坚实的农业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农村腹地,广东历来是港澳农产品供应的主要来源地,既满足了港澳市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又促进了广东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进程中,随着三地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农业领域的合作必将得到进一步加强。随着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农村原生态、绿色产品和优美环境日渐稀缺,农业已经进入多功能时代,生态产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正成为消费热点,湾区建设对于农业相关的优质产品具有极大的需求。广东可依据乡村不同资源禀赋全方位、有区别地抓住“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等突破口,依托优质蔬菜、岭南水果、花卉、水产、水资源等生态资源以及休闲观光、生态疗养的需求潜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积极组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统筹资金提升农业信息化、机械化水平,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壮大,持续引领带动广东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为打造农业经济国内大循环创造巨大发展空间。广东农业现代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程中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农业相关的产业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从而焕发勃勃生机。因此,要抓住机遇,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来深化农业领域的深度广泛合作,这种合作必将带动广东农村规划建设的全面提升,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引领广东乡村振兴迈出坚实的一大步[4]。

(二)美丽湾区规划呼唤美丽乡村建设,稳扎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根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大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粤港澳三地同属一个环境共同体,因此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必须达成协同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湾区未来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湾区构建优质生活圈的必然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实施,将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美丽田园环境、传统乡土文化等产生巨大需求,进一步增强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机遇、新空间。一方面,大湾区居民旅游、休闲和康养需求众多,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推乡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三产融合,蓬勃新业态,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的产业新气象,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从需求侧激励乡村留住绿水青山,激发乡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水缸子”等一揽子工程,在提升粤港澳农产品市场优质供给的同时,倒逼珠三角广大农村从源头大幅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土壤生力;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综合保护各种生态资源从而整体提升生态环境水平,最终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筑牢绿色生态根基。

(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形成优势叠加,为农业注入国际化、科技化和产业化元素

粤港澳大湾区区位特色优势明显,拥有我国对接全球市场最前沿、最便捷的空间地理位置,具有多引擎发展的城市群,交通枢纽的人、物流优势显著,创新活力与潜力巨大,这些都给广东的农业发展注入无限生机。首先,可以充分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用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吸引全球资本在农业领域的投资,进一步拓宽农业融资渠道,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稳步增长,打造农业经济领域国际循环的良好发展格局。其次,充分发挥港澳科技既有优势,启动湾区科技新时代,为农业领域创新注入科技动力。当前湾区内部拥有多所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聚集了众多科技公司,科技创新力量磅礴,科技创新氛围浓厚,动力强劲,科技合作基础稳固。因此,湾区有实力共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并提供科技成果供需大数据服务,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并以市场化机制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从而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切实增加农业核心竞争力。此外,广东与港澳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奠定了粤港澳大湾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当前整个湾区是全球重要的生产制造业中心之一,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湾区建设的关键之举,同时也为农业制造业带来无限空间,为开拓农产品加工体系产业化和产业优质化提供了多重机遇,有利于打造生命力旺盛、竞争力强大、生态价值高、影响力深远的农业产业品牌。

三、广东乡村振兴的生态路径选择

(一)坚守“绿水青山”,扎牢乡村振兴生态根基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前提是绿水青山今犹在,乡村最大财富和潜力在生态,最大责任也在生态。过去曾经以透支资源、牺牲环境、牺牲老百姓健康和子孙后代福祉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发展已不可继续。大湾区时代守住“绿水青山”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前提,这一要义必须贯穿于乡村基本建设的始终。

1.规划建设集约的美丽乡村

集约乡村的核心内容是在乡村基础建设过程中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其中降低能耗是减少污染的前提之一,而减少污染是降低能耗的必然结果。研究表明[5],尽管城市的增长带来许多棘手的问题,但在适当的政策和基础设施条件下,城市的人均能耗远低于乡村和城市郊区,说明人口集中化有助于缩小个人的环境足迹。从全球范围来看,英国“乡村规划与管理”、韩国“新村运动”、德国“城乡等值化试验”以及日本“造村运动”,都有集中居住的现实经验[6]。集中居住的探索在我国江苏、湖北、四川等地也已实施多年,并获得初步成效[7]。

目前广东省农村还广泛存在村落零散分布、居民点多面大、宅基地闲置和“空心村”等现象,必须采用统筹城乡发展、优化村镇布局的途径加以解决。通过实施村组合并、异地搬迁、新建居民点等方式,引导农民从零星分散向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新型社区集中,政府可以更加方便和低成本地配套建设教育、医疗、商业、文化、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服务,农村的村容村貌也会得到极大提升,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在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基础上,一方面要盘活闲置土地用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强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另一方面要规划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乡村规模化建设过程中,要着重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合理利用废水、废物供电供热,收集农村各种类型废物流,纳入可循环利用的流程。

美丽乡村的核心内容是保留乡村特色,建设有别于城市的乡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断修复生态、呵护生态,让老百姓永远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同时,要注重对于村落特有文化的因循和传承,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和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注重保留不同地域、民族、宗教的传统建筑与民居特色。如广东佛山的紫南村,既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自然美景,又有世界500 强企业进驻;既有村史馆、广府家训馆,又有电影院、体验馆、足球场,实现了历史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把村庄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美丽家园。

2.同步推进乡村环境长效治理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广东省许多农村由于不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发生了破坏绿水青山的现象,为此必须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重新恢复绿水青山并守住绿水青山。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较为突出的难点是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污染、乱搭乱建等。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重点包括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认真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进程。其次要加强环境执法检查,对工业企业、规模化养殖业和重点排污单位开展集中整治,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要督促其限期整改,对严重污染环境、无法整改到位的生产企业,要责令其停产整顿。最后要强化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制,一改“短效易长效难”的局面。各级政府和村组要编制生态环境规划,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年度计划及长远规划。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工作联动机制,形成真正分工明确,协调有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倡导农村居民绿色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中最根本、最深层的是人的问题,最亟须解决的也是人的问题。研究表明[5]决定居民生态足迹的关键往往不在决策者、规划者手中,政府只能影响其中的40%,而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居民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出行方式甚至是饮食习惯都将影响另外的60%。生态文明要实现以人类为中心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必须由人与环境对立向人与环境友好转变,这就需要发挥人的正向主动性。长期以来,农村居民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没有意识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对人居环境的污染,对生态治理认识不足,部分农村居民对生态治理还持有怀疑态度,对生态治理设施的建设行为不能充分理解,认为农村生态治理行动没有必要,也不配合农村生态治理行动,导致农村生态治理效率低、推动难、效果难维持。因此,单单从政府层面进行农村环境整治,虽可以取得一时的治理效果,但不能保障这一效果的持久性。若要保障现有的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果必须从农村居民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着手,引导村民建立符合绿色生活要求的价值观。故而,在农村强化环境保护舆论引导势在必行,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频次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让宣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逐步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基本的生态文明理念。还可以在村庄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辅以村规民约的支撑,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村民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环保生活和消费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建设美丽家园。

(二)提速“两山”转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动力

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前提,但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会自动产生价值,“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关键在于转化二字。只有激活“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内生动力,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1.提升农业产品绿色品质

当前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供给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消费需求加快升级,消费领域对于农业和生态结合的要求日益强烈。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农产品市场环境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国际市场融合加深,国际竞争压力日益凸显。未来,要继续推动广东农村地区以“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水缸子”为主导融入大湾区的市场,必须增加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提升区域品牌的品质和竞争力。要善于借鉴香港、澳门在农产品质量监控、质量追溯等方面的优势,叠加智慧农业共同搭建农产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高质量打造绿色精致农业。一方面加快建设果蔬茶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统筹构建国际水平的标准体系,极力推广与国际接轨的标准普及。同时,要构筑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行为,强化准入准出规范,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农产品追溯能力,推动生产经营主体自觉落实安全措施,树立品牌意识,从而建立生产标准统一、产品质量上乘、售后有保障的农产品供应线。

2.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是乡村经济体发展起飞的必由之路。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美国、欧盟、日本、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8-10],其成功经验无不验证农业现代化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必要性。随着高铁等快速交通系统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加速覆盖城市周边区域,乡村的空间价值已经重塑。乡村不再只是提供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其作为生态保护空间、宜居生活空间、休闲度假和旅游空间等方面的潜在独特价值日益凸显。

广东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结合自身特点,拓展产业、文化、生态相结合的农业功能,因地制宜探索一条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其中,渔业、农业、林业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产业平台,休闲农业园、田园综合体、森林、海洋旅游、生态养老等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主要项目平台。譬如,以多功能农业为载体,发展契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实际的生态养老之路大有发展空间。千年农耕文明的濡染使乡土情结厚植国人内心深处,这奠定了生态养老的人文基础。蕴含于自然景观之中的农业景观是大湾区天然的绿色生态圈,营造了生态养老的天然支撑,生态养老有希望成为未来乡村振兴的潜力股产业。另外,广东自古以来临海而立、因海而兴,海洋旅游也是一个具有无穷开发空间的领域。发展这些基于生态的产业项目,需要配备一定的建筑和服务的基础硬件设施,因此要在宏观规划的调控下,对农旅结合、林旅结合、渔旅结合等生态产业和项目给予配套操作的灵活性空间,以推动产业的繁荣发展。

3.打造乡村绿色工业之路

坚守绿水青山并不是不发展工业,寻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最佳结合点,走一条绿色的工业发展道路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11]。广东乡村绿色工业道路重点在于把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作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相结合,开展村级工业园的改造升级。这也是广东探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支撑。目前,村级工业园历史遗留问题多、权属复杂、利用率低等问题交织缠绕,可通过探索连片改造、混合开发、地券制度等办法,盘活村级工业园用地,释放产业发展空间。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将带动湾区传统制造业升级,输出更多“智造业”,有利于推动创新发展从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广东乡村工业道路必然包括合理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要避免产业转移的同时发生污染转移,为转移而来的产业做“绿化清洁”,寻求其在本地扎根并长远发展的生存空间。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致力于突破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困境,力图改变“最富在广东,最穷也在广东”的局面,从大力推动产业转移、产业共建,优化提升欠发达地区发展基础等,到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的思路,无不践行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未来,通过激活“两山”转化的内生动力从而有效激发乡村优势禀赋,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最蓬勃的生命力,释放出乡村最大潜力,把广大农村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功能体系,带动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服务乡村振兴,必将产生叠加效应和互促效果,让广东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得更快、更远、更好,并最终解决广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猜你喜欢
绿水青山粤港澳大湾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绿水青山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