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武 麦佶妍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展示了敢于“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气魄和一直走在前列的“排头兵”形象。可以说,广东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广东发展的最成功经验也在于改革开放。在这块率先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广东以深圳等特区建设为代表,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先行先试的重要示范。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面对的新矛盾、新问题、新困难和新挑战层出不穷甚至还前所未有,广东依然要有“排头兵”的使命担当,为新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探路”和“领跑”。为此,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以“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认真抓好“双区驱动”的落实,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回顾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光辉历程,如果要问当时我们党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中有句话说得非常透彻:“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P150)这就是我们党要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缘由。因为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党的事业向何处去面临着生死攸关的道路选择,整个国家和民族如何振兴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再不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再不从“左”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再不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中解放出来,我们就走不出新路,也就不可能有新的发展。可以说,当时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具有非这样不可的特殊背景,是问题倒逼状态下的“伟大觉醒”和“伟大革命”。
从价值论的视角来看,我们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心转移所催生的改革开放与人民群众渴望告别贫穷走向富裕的整体认同和社会期盼是一致的。不论是小岗村率先发起的“大包干”——为走向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基础,还是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示范效应。这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和示范就是经济率先发展所带来的“脱贫致富”效应,它契合了最广大人民对告别贫穷的强烈期盼。可以说,这样一个简单朴实、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追求,既凝聚了推动改革开放最强大的精神动力,也凝聚了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的精神动力。因为这样的价值追求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具有愿意为之而奋斗的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因而在全社会能够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不断推进并能够始终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拥护和支持的缘由,而且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勇于“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成为推动改革开放最能体现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自觉。
如今改革开放走过40 多年快速发展的历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已经从生活资料不能自给到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工厂”,综合国力已经从“一穷二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已经从解决温饱、实现基本小康再走向全面小康。这些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巨变,既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觉醒”和“伟大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社会实践越是取得巨大成功就越容易出现大功告成的自满情绪;改革越是往前行所面临的问题、困难和挑战就越艰巨,各种畏难情绪也容易滋生。不论是自满情绪还是畏难情绪,都会对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导致这样或那样的“认同危机”(crisis of identity),进而销蚀主体自觉的精神力量。在哲学视域中,“当代认同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价值认同问题,同样,当代认同危机问题的核心也必然内聚到一个价值认同的危机问题,对认同危机的思考和解决必须与价值认同的建构联系起来看。”[2]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就需要进行价值共识的理性重构,以克服非理性的不良情绪和“认同危机”所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惑。
从社会主体的普适性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而言,能否取得共识的关键还在于利益得失的考量。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关系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P32)换言之,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利益得失内涵着社会生活实践的最深刻本质。对此,马克思特别强调:“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P187),都包含着利益追求的审视和驱动。即使从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来看,这样的利益原则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1](P146)。因此,社会生活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就是利益原则,主体之间的价值共识也就是利益共识。如果说40 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在于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那么,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5](P377),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P372)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从而把价值原则和利益原则、价值共识和利益共识统一到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利益获得感之上。因此,新时代提升全面深改革的价值共识同样需要从利益得失的考量中深化对新时代的本质认知,为价值共识的形成找到可以获得广泛认同的价值尺度和价值目标。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能够获得广泛认同的价值尺度和价值目标又是什么呢?结合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和由此带来的利益得失来看,恐怕最为重要的就在于新时代将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价值提升和利益共享。
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6](P10)。这一重要判断,既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国情,更是面对未来形成价值共识的重要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6](P12)这其实就是新时代最需要统一的思想认识和最需要理解的价值判断。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重要的主体价值,在于它“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6](P10)。这其中,“强起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发展内涵,而作为过程性和目的性概念这两者又具有相互关联、相互认证的内在统一性,体现出新时代要有更大作为的责任、使命与担当。所以,在价值共识上,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6](P10—11)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对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体系所给出的重要理解。这一理解内含着把改革开放作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而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契合着人们愿意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而去实践和奋斗的价值追求。在本质论和规律论的视域中,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变革和创新发展过程,其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发展和完善,其目的是让生产关系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适合于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出来。列宁曾经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创造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7](P16)为了获得这样的制度优势,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就需要进行各种体制机制的变革、创新和完善,使之适应具体国情下的社会发展特殊性,形成社会基本矛盾及其主要矛盾的最优解决方案。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5](P113)作为“第二次革命”,是指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并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基础上进行,是在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调整、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场革命不同于武装夺取政权那样有流血牺牲的激烈冲突,但是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即“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的要求上来看,它同样具有新旧体制变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并一步步走向深入的。改革伊始的首要任务是要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放开物价、取消票证成为突破口;此后,市场机制和市场活力不断被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肯定;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相适应,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等各方面的改革也不断推进,并取得了相应的、有显著成效的重要成果。可以说,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所推动的制度活力得到了充分彰显,推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迸发活力、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6](P10)这是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所产生的优势与效应,它为我们增强制度自信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价值评价基础。
然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体现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要求,既不可能一劳永逸,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前进路上还存在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侈腐败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我们绝不能躺在成绩的功劳簿上自骄自满。尤其,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许多困难、挑战和考验可能前所未有,更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问题,在坚定制度自信的基础上,把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通过制度的坚持、发展和完善进一步彰显出来。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现在,推进改革矛盾多、难度大,但不改不行。我们要拿出勇气,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勇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8](P30-31)这样的认识,需要我们从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上加以深化。
从过程论的观点来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含义深刻、涉及领域广泛的系统性、综合性概念。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其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如果说以往的改革主要是浅表的或单一的,那么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就是系统的和深层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改革经过三十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8](P51)“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三十多年前。”[8](P40)“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8](P27)。这就意味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不能坐享其成,不可置之度外,也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需要形成多方面配合、多措施并举、系统化推进的整体合力。如果说全面深化改革是在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基础上的进一步推进,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延续性和开拓性,那么,从凝聚和提升价值共识的主体意义而言,在新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又应当怎样理解其价值目标并在形成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增强主体自觉呢?这就需要从新时代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来领会和研判。
在社会进步过程中,制度建设问题从来都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6](P1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9](P1-2)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靠的就是这样的制度优势和治理体系。进入新时代,为了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战胜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这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社会进步必须强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决定》提出: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 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9](P5-6)。这既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明确的价值目标,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新起点上再创新局需要形成的价值共识。这样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共识,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同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提供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随着各方面制度更加定型、更加完善、更加巩固所带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展现,必将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就凝聚着全体人民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更大获得感的共同期待,并成为开展社会动员、增强主体自觉的人心所向。
从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来看,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8](P10);“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顺之则昌、逆之则亡。”[8](P11)回顾历史我们也不难看到:40 多年来,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发展的过程。它经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项到多项、由乡村到城市、由企业到社会、由机关到社团、由沿海到内地等方面的不断拓展和延伸,才一步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发展格局。在这一过程中,改革开放不仅带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而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6](P15)。40 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0]。40 多年的经验表明:“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10]。
进入新时代,我们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加尖锐和复杂,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有不少难关要攻克,意味着改革到了一个迫切需要更加全面、系统、深化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10]“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10]这就要求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实践过程中,必须弘扬“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再创新局。既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10];又要“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10]。一句话,要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和实践自觉,在努力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勠力前行。
然而,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场不断推进、更加深刻的社会变革,并非光凭一腔热情或一时的冲动就可以完成的,落实到实践过程的主体自觉上还需要有科学理性的把持和行动方案的选择。改革开放40 多年实践启示我们:“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我们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了改革开放行稳致远。”[10]所以,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衔接,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10];更要明确“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长期坚持,决不动摇”[10]。简言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8](P51)为此,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上,“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能拍脑袋、瞎指挥、乱决策,杜绝短期行为、拔苗助长。另一方面,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及时总结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8](P48)。
讨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自觉,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不可忽视,那就是如何推进“先行先试”的问题。众所周知,“中试”(Pilotscale Experiment)对于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市场化开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甚至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对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来说,“先行先试”的探索性试验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当年率先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广东实践,就起到了先行一步的示范效应,发挥了具有“排头兵”意义的引领作用。因为改革开放毕竟是新生事物,要在极“左”思想观念为主导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被广泛接受和认同并非容易,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者”呢?毗邻港澳的广东,由于素有海外贸易的商业传统,在世界各地广东籍的华侨众多,民众与港澳乃至海外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地缘关系和人缘交往,再加上广东人素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闯劲,所以能够当仁不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雁”和“先行者”。当然,也正因为广东敏锐地抓住了这样的历史机遇,所以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能够率先发展起来,从而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必须充分认识每项具体的改革措施都是在“先行先试”基础上逐步推开、全面实行的,这种渐进性的改革方式有效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能够在示范带动的模式下得到广泛认同,投身改革的社会实践也能够得到先行者取得成功的心理激励和行动响应。从这一经验启示和自觉理性的认知逻辑而言,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同样需要在新的“试点”上培育“先行者”或“排头兵”,以增强具有示范和引领意义的主体自觉。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实践中,能否成为“先行者”或“排头兵”也不是自诩的,既需要有“先行先试”的勇气、胆识和担当,更要有基础、机遇和条件。对广东而言,如果说40 多年来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创造了先行先试的“广东奇迹”,谱写了“先行先试”、走在前列的“经典篇章”;那么,如今站在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上,广东还能否迈出再发展的新步伐、继续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如果说40多年来广东改革开放最成功的经验是朝着市场化方向“大胆地闯”和“大胆地试”;那么,进入新时代要谱写“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的“发展新篇”,广东接续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对于一直走在前列的广东是不可忽视更不能回避的考验和挑战。在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和主体自觉的意义上,这一问题内含着广东如何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实现新的发展。在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为广东的新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和政策支持,这是广东继续当好“先行者”和“排头兵”的重要机遇。因此,广东要以“双区驱动”的使命担当来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进一步增强敢为人先、驭舟奋楫的实践自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目标越清晰、方向越明确就越能更有效地激发推进改革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是事关新时代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战略,把这两个重要文件的内容统一在一起,不难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价值目标是非常清晰的——即不仅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同时这个世界一流湾区还要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意味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要通过广东的率先实践来取得新突破。在实践层面,这一价值目标又是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相契合的——即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在这一意义上,落实“双区驱动”就成为广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有更大担当和作为的“动员令”,是广东在新时代继续追梦前行的“方向标”,是广东走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动力源”。为此,广东要着力抓住“双区驱动”的发展机遇,毫不动摇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为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改革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的新探索,构成了新时代广东全面深化改革从思想到行动的具体指向,应当成为全省统一思想和行动的“指挥棒”。或者说,广东要以此为统领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再觉醒”“再出发”和“再行动”的主导,努力在“一核一带一区”的发展新格局中实现高水平的协同联动,让“双区驱动”发挥出“加速器”的引领和驱动功能。从提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自觉而言,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凝聚价值共识:其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将围绕“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来展开,是广东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和品质化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笃定前行的强大动力所在。其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通过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将形成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的聚核效应,体现在“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中,将形成全省一盘棋的优势集聚和同频共振,带动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其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强大支撑和重要抓手,“双区驱动”将通过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奠定坚实基础,开辟迈向全球化发展的更广阔空间。总之,我们认为落实“双区驱动”将激发出新时代广东全面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让“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又迎来推动新发展的“风劲扬帆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