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勇 汪李辉 任传建 王志红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矿业工程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3],提出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概念。利用大学开设的“国四门”课程,进行思政课程建设,并在其他课程教学中,结合课程性质及专业特点,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努力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国家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其中,德是第一位的。“人无德不立”[2],“德才兼备是优等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中央一声令下后,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的战斗中来,这基于中国共产党人有坚强的信仰,有执着的理念,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思政课程建设有力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思政课程建设由思政教师主导,面向的是学校的全体学生,且课程时间有限;有些思政教师对各个专业没有相应的认识,不能将思政课程与专业结合起来,导致思政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流于空泛,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难以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培养社会主义可靠的接班人,还必须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建设。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在各行各业均有着骄人业绩,这完全可以无缝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拨乱反正到高压反腐,足以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修养,足以展现中国共产党人自我修复、自我革命的决心,以及坚守初心使命的信念,如此成就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测绘学概论》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4],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基础课,旨在让测绘专业学生理解并认同所学专业,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中国测绘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于世界——《管子》一书中就记录了早前地形图27 幅,中国还是最早开始纬度测量的国家,木图(立体图)的制作也早于欧洲700 年[5]。民国时期,中国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中国测绘技术一落千丈。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中国较欧盟后起步,反而先于欧盟完成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体现出中国的制度优势。如此悠久的测绘传统文化、典型的测绘发展案例,足以融入《测绘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以增强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专业认同感,达到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
(1)通过幻灯片,展示我国测绘仪器的发展历程,讲解中国测绘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对比世界测绘发展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利用多媒体播放新中国测绘60 年宣传片(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制,约15 分钟),让学生了解在老一辈测绘人的努力下,新中国测绘事业从低谷走向辉煌的历史事实,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
(3)播放北斗卫星发射视频,让学生了解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震撼其心灵,培养其爱国热情。
(1)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学校普通测量实验室、精密工程测量实验室,介绍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的区别,通过国产设备从一片空白到全面赶超,从全面进口到出口多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2)利用GNSS 接收机进行定位演示,分别利用多种定位系统进行定位,体验北斗系统定位性能,培养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3)联系合作单位,在校内(或市区内)展示和演示测绘高端、先进设备,让学生充分了解测绘技术的科技含量,增强专业自信。
(1)讨论北斗系统与伽利略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为什么中国北斗系统在资金、技术及起步均不如欧盟的情况下,能够率先完成卫星发射并成功接收卫星信号,占有相应的卫星通信频率,从而培养学生制度自信。
(2)利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就美国GPS 与中国北斗的优劣进行辩论。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必然收集北斗系统相应的资料,加深对北斗的了解。
(1)测量课程的引入
通过“我们为什么学测量?”这个设问引出课程,通过唐僧取经走了十万八千里,而地球赤道周长只有8 万里的矛盾,引出测量的基本作用。在引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的同时,介绍测绘的基本作用,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现实意义。
(2)测量学概念的引入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几何物体的形状、大小、方向、位置及其分布的一门学科[5],这是早期对测量学的定义。但是,中国的“嫦娥”已经奔月,杨利伟等已经遨游太空,这些都不在地球表面,那对地球外的测量是否还属于测量学的研究范畴?进而将概念中的地球表面引申为三维空间,这融入了中国的航空航天科技,以及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内容。
(3)中国测绘发展史
中国测绘有着悠久历史,从《管子》对地形图的记载、裴秀提出地形图测绘的六条原则——制图六体、早于欧洲1000 年的子午线长度测定[5],到指南针的发明为测绘带来技术突破;从清末、民国时期测绘的低谷,到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测绘高等学府——武汉大学,武汉因此成为世界测绘教育之都,这些都深度融入了中国优秀传统测绘文化知识,有助于培育学生爱国爱党情怀,增强其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4)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史
摄影测量与遥感得益于相机的发明,而飞机的发明又促进了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应用。相机、飞机均为国外发明,故中国起步较晚。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并广泛用于测绘领域,极大减轻了测绘工作强度,提高了测绘工作效率。通过中国无人机技术发展史的了解,学生可感知中国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
(5)GNSS 的发展史
GNSS 的前身是美国率先推进并投入使用的GPS,苏联紧随其后建设了GLONASS 系统。在GNSS 发展过程中,第一代子午卫星导航系统问世以后,中国测绘人积极引进,采用多普勒定位技术,用于海岛测量,成功测定西沙群岛上四个点的坐标,并准确测定南极长城站的地理位置[6]。后来,中国决定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在起步较晚、没有掌握卫星导航核心技术的前提下,举全国之力,最终率先发射并成功回收卫星信号。根据国际谁先占有归谁使用的原则,我国占有了卫星导航系统的有利频率,成功建设北斗系统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北斗系统的成功逆袭,北斗系统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6)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利用国家测绘资质管理系统、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年度公报等,分析学生就业前景。通过对贵州测绘资质单位数量、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数量、资质单位历年增加情况等进行分析,对贵州省测绘本科院校招生情况、就业情况进行预测,培养学生热爱专业、认真工作的态度。
要向学生强调,测绘是工程建设的先行者,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是保证工程安全建设的基础,明确相关规范要求,在整个测绘工程中不准随意涂改测绘数据,数据更改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记录中不准连环更改等,以培养学生的敬业品格。
(1)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进行思政课程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2)要深度融入中国优秀测绘文化,为《测绘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3)北斗系统逆袭融入了“四个自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完美诠释。(4)测绘工作者的基本素养要求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内容,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天然条件。总之,在《测绘学概论》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可行的,还可以深挖测绘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案例,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