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红菊,周亚星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发展而成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情感意志、理想信念、政治追求和工作作风等本质的综合性精神风范[1],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是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中国精神”这一概念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首次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阐释,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
民族文化是同民族的人民在长期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富有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核心和灵魂是民族精神,而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则是该民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以国家整体利益至上是一代代中国人推崇的核心价值观,爱国是国人最高的核心价值追求.自近代以来,对于中国人而言,爱国的具体内涵就是要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正是在救亡图存中孕育和发展的,从最初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无论其具体内涵有着怎样的差异,但它们核心的价值追求就是“爱国”.可以说,“爱国”这一词深入了每个共产党人的内心,爱国主义支撑着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它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原始动力.
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它体现的是这一时代历史的主旋律、历史的中心课题和任务.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丰富.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是这一时期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时代内涵.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不懈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才会永不褪色,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与丰富.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际行动坚持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的统一,为中国精神注入了鲜活的红色文化基因[3].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强调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在古代,我们中华民族对于自己的文化是很有自信的,然而到了近代,在外国的坚船利炮面前,我们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则表现出极大的不自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继承,在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共产党独特的革命文化.而作为革命文化最核心内容的革命精神不仅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而且也使中国人民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并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重拾对国家、民族的自信心.可见,中国共产党让中国人民点燃了希望之火,重新树立起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也正是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革命文化,使得中国人民有了更加坚实的精神支撑.
价值观是人们精神中最根本的东西,价值观的树立是需要精神来推动和支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一种价值体系,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属于一种精神信仰,虽然二者的属性不同,但其追求的目标高度一致和契合.价值观体现着人们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又支撑着价值观的践行.任何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会在历史进程中一步步成型,精神的力量在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容小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国家的社会价值目标以及民众的行为准则,它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意识形态保证.然而在思想意识日益多元、世界范围内价值观较量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诱惑.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一种精神和力量来引领和带动,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就是这样一种力量.它所蕴含的不忘初心、坚定信念,为民服务、甘于奉献,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当代仍然是一种信念、旗帜和方向,它能促使人们自觉对标方向,使社会凝心聚力.
整个人类文明不外乎由两类构成:一为精神,二为物质.精神力量虽然是无形的,但在有些时间、方面和地方它比物质显得更为重要.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有“精神”,而一个国家和民族,也必须拥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否则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最终难以走向光明,仿佛一个人失去了灵魂,毫无生机与活力,犹如行尸走肉.在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那么这些革命精神是否在今天得到了认同与传承呢?笔者曾就此问题专门做了调查(1)数据来源说明:本文问卷按照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知—认同—传播”的顺序制定,通过线上随机抽样方式发放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10份,有效率为100%.,调查结果发现,现今的中国人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知认同总体状况是良好的,多数人能持正面的、积极肯定的态度,但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同及传承仍然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困境及挑战.
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知把握是对其认同继而实现传承的重要前提.当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界虽然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研究更多的是偏重于各个具体革命精神形态的研究,从总体上去把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并对其做出总体性阐释和理论建构显得不足,导致目前在这一概念上还缺乏一个权威的统一表述,各个具体形态的革命精神的内涵边界还不清晰,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社会公众对认同和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出现认知模糊甚至错误的问题.根据笔者的一份调查显示,人们往往对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似懂非懂”,对“革命”理解过于狭隘.有14.55%的调查对象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略微了解”,还有3.64%认为“革命精神”只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简称,二者没有区别.在问到“你认为以下哪些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时”时,大多数调查对象首先选择的是“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苏区精神”等,而对“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等选择不一.此外,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对某些具体形态的革命精神内涵的把握也不准确.当问道“您知道哪些革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时,有的人表示“听说过三四个”,但“对这些革命精神的具体内涵不太清楚”、“觉得这些革命精神内涵差不多,没什么区别”,在调查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调查对象会张冠李戴,在各种革命精神的具体内涵上摇摆不定,混淆不清,绝大部分调查对象的回答只是在有选项、有对比时才凭感觉恰巧选出了正确答案.当问及“对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事件及其所涉及的革命人物了解”时,大多数调查对象选择“略微了解”,甚至是“不了解”,只有极少数选择了“了解”.
上述数据可以表明,无论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相关概念上,还是对其具体内涵、历史形成等了解上,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知还相对缺乏,了解也较为片面.
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同和传承是建立在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理想信念统一的基础上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化、多元化的浪潮不断对中国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渗透,人们的理想信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部分人们的人生观产生转变,价值观开始扭曲.人们理想信念的不坚定阻碍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同与传承.而认同往往是人的情感活动作用的结果,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它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从心底里的接受与认可,它在意志力的推动下会转化为人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与认同作为人的情感认识的重要方面,两者相互促进,互相依存,缺乏认同,理想信念就无法形成,同时理想信念的缺失也会无法达成认同.
为此,笔者设计了“您认为当代社会是否仍然需要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调查对象都认为“很需要”,但也有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只有党员干部需要,个人不需要”.在问及“在实现人生价值中,我国的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否会帮助到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时,虽然有47.52%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有很大的帮助”,但也43.62%调查对象认为“帮助一般,可有可无”,甚至还有8.86%的调查对象认为“毫无帮助”.在问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否与你的生活相关”,有接近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很大关系”,但也有45.62%的调查对象认为“关系不大”,10.25%的对象认为“没关系,革命精神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已经是过去式了”.在谈到“对社会中一些为了救他人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做法”时,有28.95%的人选择“要多加宣传这种行为”,58.23%选择“虽然应该做好事,但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还有12.82%认为“不提倡这种做法”.由此可以看出部分人愿意去帮助别人,但是建立在不影响自己的利益为前提上.
以上调研充分说明,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还是比较认同的,但由于历史时代的发展、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他们对党的革命精神认同还存在更多的感性成分,还没有上升到理想信念的层次,他们知道党的革命精神是好的,但是并不知道好在哪里.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是有机的统一于认知、情感和意志之中的.所以,要让人民对革命精神发自内心的认同,就需要让人们更多的增强对革命精神理性上的认知与认同.
认识即为“知”,实践即为“行”,要把“知”与“行”充分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人们首先要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进而逐渐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并要将这种精神和价值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为了了解人们“知”与“行”的现状,笔者在问卷调查中谈到“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这句话的看法”时,回答“完全赞同”的调查对象高达82%,还有18.54%认为“比较认同”,仅有1.64%的调查对象认为“没有必要,革命精神已经是过去式了”.在问及“当前社会是否依然需要艰苦奋斗精神”时,选择“需要”的调查对象高达65%,仅有较少的调查对象认为“不需要”.可见人们对于要继续保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比较认同的,认为有必要继续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优良传统.但接下来在询问“是否参加过有关‘革命精神’的宣传活动”的时候,选择“经常”的调查对象寥寥无几,而选择“不经常”和“没参加过”的调查对象则超过了半数以上.当问及“平时是否会去参观革命遗址”,只有18.22%的调查对象“经常去”,68.72%的调查对象“偶尔去”,甚至还有13.06%的调查对象“不会去”.这可以充分看出,人们对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虽然有一个正确认识,但是基本不会参加这类活动,缺乏实践.对于“如果有一个很好的参加的机会,您会愿意去参加这类的宣传活动吗”这一问题的回答,有35%的调查对象选择“看参加的人数,人多就参加”,25%选择“有陪同就参加”,还有部分的调查对象选择“不参加,毫无意义”.由此可见,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精神都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但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往往会显得比较犹豫、被动,受外界影响较大.
在现代生活条件下,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没有主动、深入地去了解,挖掘其内涵,因此根本难以达到高度认同的层面,只是被动的去接受相关知识的灌输.由此可见,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知行不能合一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从发展源头上来说是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无数英雄先烈在抵抗外敌时用热血浇灌积淀下来的中国特有的精神,它作为一种精神信念指引着中华儿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只有深刻地了解和把握过往的峥嵘岁月,人们才能更好地感受革命精神的永恒.因此,在今天我们认同和传承党的革命精神时需要把历史的叙述与理论的阐释统一起来,既重视理论的阐述,同时也不忽视历史事实.要加强历史的研究,通过实际的历史实践与历史史料来佐证,实事求是的揭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发展和创新.不仅要进一步梳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革命精神的形成背景、鲜明特点及具体内涵,同时也要找到各种革命精神的内在的基因联系,从更广阔的视野来把握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谱系.通过历史梳理和史料的挖掘,用更多客观的历史事实教育人民,消解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国史“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总之,认同和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要在对历史的探寻中搞清楚不同具体形态革命精神的史实背景,从革命精神整体的基本内涵上阐释其内在本质,实现理论阐述与历史叙述相统一[4].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相较于电视新闻、报刊书籍等传统媒体传播,现代媒体更为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它传播的非常迅速,并且传播力度大,范围面广,内容也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即时性,能够随时随地的传播你所想让大家知道的内容.而传统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则是通过层层的专业人员把关,相较于现代媒体,传统媒体仍是公众获取信息的可靠信源.在传播媒介领域,不论是文化、新闻还是其他信息的扩散和传播,融合传播已成定势[5].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积极影响作用,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打造常态化宣传教育攻势,传播社会中的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道德风尚,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
创新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之间的交互传播,要将传统媒体传播资源与网络、手机等现代文化传播媒体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优势,充分融合现代流行元素,促进红色文化传统媒介技术和传播形态不断发展,集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传播之力,丰富传播内容,贴近群众生活,符合群众需求,创新开发多媒体信息互动平台.一是各大媒体官方网站都应该开设有关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网络栏目,在革命纪念日等重要的时间阶段开展具有一些广大参与性的特色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微平台”媒体的传播,引导建设并运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及时更新、推送有关革命文化热点新闻、革命历史故事等.三是利用新载体讲活红色故事.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自媒体公众号、网络直播、小视频等各种新的传播载体和平台迅速发展.围绕用户的需求,设计制作并推送关于弘扬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微电影”,创造红色段子或开展在线直播,借助网络的影响力,全方位、多视角展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净化社会舆论育人的环境,不断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令人们耳濡目染,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孟子曾经说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是一个人成才之本,其不仅对个人很重要,更与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认同和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过程中,必须“走出去”,不仅要注重课堂、讲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将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认同与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显性灌输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教育类型,对人们产生主观性的影响,比如一些单位、企业每周或每月都会开展几次党课的学习,可以在开设党课学习的内容里增添关于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为主题的讨论与学习,或开展一些更深层次的讲座,组织者要注意用身边发生的真实的先进事迹及现实人物来提升人们的认同力.这种有意识地、能动地教育方式可以使人们获得具体的、可看得到的知识与经验.在隐性渗透中,着重关注的是外界环境对人们的影响,人们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思想活动深受环境的影响,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人们发展的优劣,要在社会中营造一个充满革命精神的大环境,例如在某些特定的节日,单位或企业可以通过组织一些革命精神的宣传活动或实地考察、参观革命博物馆等形式,将知识的传授融于实践的活动之中,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双管齐下,多维度开展红色教育体验活动,让人们亲身感受,使人们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6],更好地、更有效地认同与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促进人们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