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茹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临床服务部,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临床特点,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而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病情更为危重,带来的不良后果也更为严重。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无法长期接触家属,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进而无法配合治疗,影响康复的进程。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已成为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神经重症的护理不仅是体现在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更为重要的是精神心理的调整。我科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的脑梗死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6±15.1)岁,平均病程(2.5±1.3)天;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57.4±13.6)岁,平均病程(2.6±1.2)天。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内容为常规护:严格遵守神经内科重症医嘱,并给予常规治疗性护理操作。护理人员需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记录好相关的医学记录数据,定时给予患者翻身,预防患者压疮的发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具体内容为:(1)改善常规医患沟通模式:脑梗死患者常常出现失语及构音障碍的问题,影响患者诉求的表达,护理人员对言语障碍的患者,采用简单而易懂的图片向患者进行展示,患者只需点头或者摇头进行交流;护理人员进行肌注或者其他有创操作时,以自身的肢体语言或通过面部表情清晰传达给患者,让患者清楚该操作的必要性,消除患者的不良对于治疗的紧张情绪;(2)控制监护室内噪声,将仪器产生的警报声调至能达到有效地最低阶段,可适当应用无声的灯闪报警代替有声警报,为患者营造一个相对安静的治疗环境;(3)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在家属探视前先与家属进行沟通,内容包括患者的近况、进行的相关检查及治疗、患者自身的情绪以及嘱托家属对患者进行鼓励;(4)待病情平稳后,嘱患者行床边肢体训练,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患者出院前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效果评估。
课题数据收集后,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患者出院前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观察组总体满意率为100%(30/30),对照组总体满意率为83.3%(25/30),观察组总体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为(5.14±2.75)分,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为(12.24±3.75)分,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神经重症护理具有高难度、高风险、高强度的医学特点,之前神经重症的重点往往倾向于临床治疗,而忽略了护理的重要性,近一段时期,医学学者通过循证医学的角度,更加重视了优质护理服务带来的良好作用。神经重症脑梗死患者病情具有快速变化的特点,专科护理难度较高,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可达到更好的作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