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晔
(盐城市急救医疗中心,江苏 盐城 224000)
重症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冬季发生较多,患者经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过治疗缓解,病程较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起到重塑等情况。本文叙述了2018年-2019年医院接收并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36例,探讨分析院前急救护理效果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现分析如下。
此次研究选取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医院接收并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36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4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31±3.05)岁。经检查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哮喘的诊断标准,此次观察研究在患者家属知情下进行的。
在120急救车接到任务后,5分钟之内出发赶往救治现场,在途中应提前了解患者的情况,做好急救的准备,方便到达现场后迅速进行急救护理。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将患者的头部抬高,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避免引起窒息,维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给与患者持续性的吸氧处理,防止患者机体处于缺氧的状态,同时要密切注意患者误吸的情况发生。为患者建立2-3条静脉通道,为其注入甲强龙等解痉挛,同属为患者滴注茶碱类药物,必要时采用兴奋剂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详细记录[2]。护理人员要安慰患者、鼓励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其不安的心理。在运送患者的途中,要确保患者身体保持平稳,做好发生颠簸或是磕碰的保护措施。及时与医院急诊科室联系,做好接诊患者的准备,可以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观察患者在经过抢救治疗前后的效果,同时观察护理满意度。
采用了SPSS 17.0的数据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治疗前后产生的结果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的是T检验,最终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此次急救治疗后显示,患者治疗后的呼吸频率(22.6±2.8)次/分、血压(145.2/78.9±8.1/7.2)mmHg、脉搏(97.8±3.9)次/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呼吸频率(38.9±5.4)次/分、血压(145.2/78.9±8.1/7.2)mmHg、脉搏(97.8±3.9)次/分,此次护理满意度为100%。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和满意度的对比(±s)
组别 呼吸频率(次/分) 体温(℃) 脉搏(次/分) 血压(mmHg) 护理满意度(%)治疗前 38.9±5.4 37.6±2.7 136.2±4.1 165.3/88.4±11.1/7.6 0%治疗后 22.6±2.8 36.5±1.9 97.8±3.9 145.2/78.9±8.1/7.2 100%t/x2 7.652 1.999 9.364 8.776 13.264 P<0.05 <0.05 <0.05 <0.05 <0.05
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是十分必要的,院前急救是救治患者首要环节,是急救的基础,为患者接受进一步诊治创造有利条件。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及时吸氧,开通有效的静脉通道,给与患者解痉挛处理,判断发作的诱因。对于重度患者应及时给与呼吸兴奋剂,在转运途中确保患者身体平稳,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提前与医院急诊科室联系,做好相关记录。准确、合理、快速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综上所述,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救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