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花
(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300)
贫血是一种临床常见血液疾病,其发病因素较多,病情较为复杂,且症状隐匿,所以很容易忽略,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此次研究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实施血常规检验,探究其临床价值。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18年6月~2019年6月80例贫血患者,根据贫血情况差异分成两组,A组40例为巨幼性细胞性贫血,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为35~50(41.25±3.56)岁,贫血时间为0.5~4(1.23±0.52)个月;B组40例为缺铁性贫血,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36~53(42.36±3.48)岁,贫血时间为1~5(1.32±0.45)个月。另选同一时间段健康受检者40例为对照组,三组临床资料均不明显P>0.05。
三组均行血常规检验,于接受检查前禁食12h,在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采集2ml置于血常规抗凝管中。在真空状态下抽取血液样本,轻微摇晃试管,充分混匀血液样本,并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血常规,检查过程中各项操作均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分析三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指标包括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计算其RBC/MCV。
采用软件SPSS22.0整合并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别用(±s)描述、百分数(%)描述,以P<0.05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A组MCV(73.61±7.10)fL、RDW(22.04±3.03)%、Hb(86.20±7.83)g/L、RBC(5.11±0.43)×1012、MCH(32.03±3.04)pg、RBC/MCV(3.48±1.18),B组分别为(70.02±6.54)fL、(17.06±3.09)%、(102.34±12.08)g/L、(3.18±0.36)×1012、(24.12±3.38)pg、(7.63±1.52),对照组分别为(90.87±9.34)gL、(14.20±1.34)%、(124.56±13.23)g/L、(4.13±0.62)×1012、(37.08±3.88)pg、(4.98±1.26)。
A组与对照组RBC高于B组,RBC/MCV低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B组MCV、MCH与Hb低于对照组,RDW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贫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前者是指血液中合成铁元素减少,长时间处在缺铁状态,引发Hb合成能力下降,导致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后者是指DNA合成出现障碍,主要是由于叶酸与维生素B12缺乏导致,也可能与药物因素、遗传因素有关,表现为大红细胞性贫血、细胞形态巨型改变等,会破坏患者的骨髓[2]。贫血直接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必须及时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血常规检验对于贫血诊断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对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情况进行判断,同时还能鉴别出贫血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3]。此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与对照组RBC高于B组,RBC/MCV低于B组,A、B组MCV、MCH与Hb低于对照组,RDW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均差异显著,P<0.05。可见在贫血诊断中运用血常规检验,可运用MCV、RDW、Hb、RBC、MCH、RBC/MCV等指标判断其是否贫血,并通过各项指标水平鉴别出贫血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