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开忠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丰镇中心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都能看到信息网络技术的影子,它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网络技术被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发挥了自身积极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先进技术,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1]。在当前教育环境下,要想提高小学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对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展开分析。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使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也是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一定困难。小学生身心尚不成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枯燥的数学知识不感兴趣[2]。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实物或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如今,信息网络技术广泛普及,教师将其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再感到吃力。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信息网络技术,能够使课堂教学由教师讲课为主,变为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及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为主。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带来图像、声音的双重刺激,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信息网络技术能够使教学动中有静、寓教于乐,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网上找到色彩艳丽的水果、花朵,还可以选择可爱的兔子、小狗,然后以这些实物进行加减法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其中的数学原理。
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日常生活。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提出要求: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开展,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充足时间。教师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将数学问题转变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数学教学更好地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4]。教师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教学中亲身体验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独立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养成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还能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数学课堂因为引入信息网络技术而变得更加生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采用学生自主式、分组合作式以及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比较及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有效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新课程教学理念相符合。例如,在教学“七巧板”的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使用七巧板组合的物体,然后运用多媒体向全班学生进行展示,并提问学生这些组合都像什么物体。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人物、动物等形象用七巧板组合展示出来,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这时就能够看出信息网络的优势,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用软件组合七巧板,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激发了学习兴趣,锻炼了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充分感受到艺术的美感。教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又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最终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经历感受、理解、积累,最后变为运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不方便开展的实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将其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特别是计算机能够做到动态展示,避免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动态和直观不足的情况。教师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能够解决平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直观的感受,为教师破解教学难点提供了有效帮助。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内容时,以往教师动手操作和展示不能使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今,教师运用计算机能够将两个角平移重叠,还可以改变角的长短。通过动态演示,学生能够很轻松地理解:角的大小和两边长短没有关系,和角叉开的大小有关。信息网络技术能够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将信息网络技术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拓展数学教学资源,还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目前,网络共享平台越来越普遍,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共享程度也有了很大提升。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不同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角度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展示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事物的角度,随后运用动画演示的方法,将角度保留,把事物清除,这是学生理解事物逐渐变为抽象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角度的理解。
目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教学模式得到普及,如电子书包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几何画板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了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图形变化知识时,如果教师只依靠单纯的讲解,学生无法透彻理解图形平移和旋转的原理。但如果教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将图形平移、旋转的动态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清楚地理解图形变换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空间联想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目前的学习环境。合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画面、声音效果及大量信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笔者相信,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一定会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