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良
(甘肃省永登县第二中学,甘肃兰州 730300)
高中生不仅要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还要面对越发繁重的学业。在这个过程中,各学科在建立知识体系时都存在着不同的要求,而高中数学给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内容不断增多。在新课标中特别强调数学教学的逻辑性、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实践探究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会自愿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进行研究学习。在高中数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知识是充满乐趣的,从而喜欢上数学。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有所启发,进而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1]。另外,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拓宽教学的广度,把和实际教学有关的内容融入教学体系,学生的知识储备会得到不断丰富。例如,教师在进行函数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实际生活中和函数有关的现象,给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不单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还可以对自身的思维进行开拓,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中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高中时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更加抽象,理解难度不断加大。这就导致学生在日后进行学习时的压力不断增大,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实践证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这种局面。例如,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把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音频、图像等,把知识点的推导过程直观展现给学生,把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变成形象、直观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特别是对于高中数学课程里的几何知识教学而言,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愈发普及,很多院校里都会配备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如计算机网络设施、多媒体投影仪等。在运用这些教学设施时,可以实现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以及完善,把数学知识的变化规律、事物间存在的联系更加全面、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学内容上[2]。例如,教师在进行几何图形的课程教学时,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现三维的数学图形,不断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信息的理解以及记忆。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根据教材进行合理安排,让学生全面掌握考试解题的规律以及解题方法,提醒学生使用辅助线解答和几何图形特征有关的练习题,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整合。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开展新课程的教学活动时,普遍会采用直接导入或复习提问的方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是,多数情况下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做出反思,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导入新课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采取播放影像、音乐等方式,给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并且让学生感觉熟悉的学习情境,在快速进入学习情境的同时,对情境中隐藏的知识点进行探究,以此完成新课的导入[3]。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在商场内人头攒动的录像,录像是站在商场里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的,并给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现在置身于商场内,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景象会发生什么变化?你想象中不同角度的商场内部环境是怎样的?”学生很快就被带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当中,并发现了潜藏的知识点——三视图,顺势完成了新课的导入,为后续学习活动进行了铺垫。
对学生而言,高中数学课程中有很多知识点是复杂、难懂的,导致一些学生很难掌握学习的重难点,找不到学习动力,影响了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应该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学生逐一突破重难点,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之所以会产生重难点,根本原因在于有些知识点是相似的,并且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学生在进行区分时会产生困惑,经常混淆。此时,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播放有关教学视频,对知识点框架进行整理,将其制作成PPT 课件,可以有逻辑地梳理知识点,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知识,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难点在于函数的学习,其涉及内容较多,教学难度也较大,因此,教师可以把相关教学内容提前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对其概念有所了解,然后把新、旧知识进行对比,让学生进行区分,此时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
综观现阶段教育教学情况,部分教师仍然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清晰、不全面,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受到影响。基于此,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提高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创新教学模式,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发展。教师要从自身专业水平和教育思想上进行转变,主动探究信息技术运用,紧跟时代发展方向,把新技术完美融合到教学当中。如何加强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把高中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相互作用的影响宣传出去,并对勇于尝试新技术、创新教学的教师予以一定的表扬和奖励,激励教师形成运用新技术的意识,以此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之间进行新技术运用大赛,比赛制作PPT 课件,评比哪位教师做得又快又好。还可以组织一个以信息技术运用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教师在比赛中讲述怎样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到教学中,并将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积极意义分享给全体教师们,引起全体教师的运用兴趣。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实施,使得高中数学教学面临更多新的挑战,现阶段,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教学工作当中,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作出了革新完善。因此,教师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通过科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情境,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逐一突破高中数学教学重难点,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实现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