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美育重要性和作用

2020-01-06 07:52武萌萌
下一代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国画美术教学美育

摘 要:中国画经历了千年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美和文化内涵,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美育”作用。关于“美育”的相关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其“美学思想”中早有所述。当下的高中美术教学,书法、中国画等传统艺术,开始以课堂形式或作为艺术拓展课程,为学生所认知熟识。高中的美术教学,不单单是教会学生美术技法,具备一定美术鉴赏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达到“美育”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画;美术教学;美育;文化;精神

一、中国画在当下高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中的美术教学,不单单是教会学生美术技法,具备一定美术鉴赏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拥有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

中国画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美,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美育”作用。中国画的主流是文人绘画,其中国画作品是文人对客观存在自然的主观认知,寄托了文人的志趣和理想。可以说,中国画是文人思想的图式载体。经过文人的画笔描绘,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文化精神以不同的“图式”展示给后人。由此可见,中国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美育重要性。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陶冶情操的作用

随着中国朝代的更替与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国画的发展是“百花齐放”。正是由于中国画的艺术独特性使得中国画艺术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国画艺术的传承和发扬离不开中国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息息相关,历代文人的思想除了文学可以表达,而其中有两个最令人神往的情绪、思想表达的载体就是书法和中国画(此处绘画指文人绘画)。

(一)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通过对中国画的讲析,有助于起到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作用。如宋代马远的《踏歌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元四家之一吴镇的《渔父图》、唐代韩滉的《五牛图》、五代时期黄荃的《写生珍禽图》、宋代崔白的《双喜图》等。使学生认识、了解到,山水画寄托了画者对于山林、渔隐生活的向往,当代人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创造绿色环保社会。花鸟画多取材于自然、生活中的牛、马、禽鸟、兰花、竹子等動植物,充分显示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界中动物、植物、山川气象等物象的观照,和谐相处。使学生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人类绝对不能破坏自然平衡,过分的从自然那里掠取。

(二)通过高中美术中国画课程的教学临摹学习,对学生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中国画重“意”,也就是注重于其“写意性”和“意境”。可以通俗的理解为画面的“布白”或玄淡的笔墨所营造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另外,中国画讲究绘画的“书写性”,既“绘画”如“写字”。对于中国画的临摹学习,其过程较为锻炼人。尤其是不可心浮气躁,要悉心观察自然物象,静下心来通过作品与画者“神交”,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和提高爱国情怀的作用

中国画可分为院体(宫廷)绘画、文人画等。院体绘画题材多服务于统治者,而文人绘画则不同于院体绘画。诚如上文所说,文人所创作的绘画,是文人对客观存在自然景物的主观认知,多为寄兴抒情、状物言志,寄托了文人志趣和理想。

文人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品格,说“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借此来强调作为一名文人画者应具备良好品格的重要性。从文人绘画所选的表现题材上就可以证明这一点,文人绘画所表现题材多以松、竹、梅花、兰花、菊花、山水树石等,以表现自身高洁的品格。不仅如此,历来诗、词等文学作品对松、竹、梅、兰、菊、荷等的坚毅、高洁品格多有歌颂。如宋代赵孟坚的《岁寒三友图》。且文人画中诗、书、画的相结合,给中国画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形式美、意境美、精神美。如元代王冕的《墨梅图》中有诗文款识为证,“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元章为良佐作。”王冕借此以表达自己的志趣。清代郑燮也常常作墨竹图,配以诗文以抒己志。历史上不乏学识渊博、忧国忧民的文人画家,无论是其治学精神,还是坚毅的品格,都在影响着后世,如苏东坡等。通过中国画的教学,对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解一定的技法,还学会如何做人。以此起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良好的观察能力;起到使学生养成高洁、坚毅的良好品格的作用。

黄宾虹说“屡变者体貌,不变者精神”。中国画艺术是对于自然、人生、社会的再思考,是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载体。近现代以来,不乏有人对于中国画的发展、创作表示“担忧”。近现代的诸多中国画家用手中的画笔“消除”了这种“忧虑”,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如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以及同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井冈山》、《清漓风光图》、《江山无尽图》,陆俨少的《嘉陵江上》、《公社之晨》、《伟大的起点》等作品,表达了对新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由此可见,通过中国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美育,还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作用。

综上所述,将中国画融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陶冶情操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和提高爱国情怀的作用。以此不断的进行中国画美育教学,引导高中阶段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助于学生提高绿色环保意识,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养成良好品格,将来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人民教育,2018(18):6-9.

[2]武萌萌.浅谈高中美术的鉴赏方法——以中国画为例[J].明日风尚,2018(22):95.

[3]徐建融.知识分子·文化人·文人·画家[J].国画家,2016(01):8-10.

猜你喜欢
中国画美术教学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书画名人汇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美育教师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