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阳 刘新宇 王成栋 朱振凯
摘 要:社会信息化要求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作为时代的必然产物自然有其新的发展趋势,在信息化背景下借助科技和大数据创造的教育工具应运而生,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做好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工作,摆脱传统桎梏,借助新式教育工具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利用各种学习渠道独立自主的学习。
关鍵词:信息化;教育;工具
一、教育信息化的背景
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一种观念或趋势的兴起都不是凭空的,都有其必然的物质基础与社会背景。教育,作为国之重器,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紧跟世界大势,培养出紧跟时代甚至是创造新时代的优质人才。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现如今国际竞争不再是历史上的那种单一的军事实力的对决,其实质是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众所周知,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所以,教育当之无愧是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根基,也是立于世界潮头的勇气源泉。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第三次浪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电子工业、遗传工程等新兴工业为标志,其主要特点是多样化、小型化、综合化,并表现出低能耗、高效益、快节奏的生产特性,这个时代被称为信息化时代。【1】12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昭示着教育逐渐走向信息化,社会和教育总是处在相互促进的动态平衡关系中,社会信息化要求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又反过来促进社会信息化,所以,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以及新的教育思潮不断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社会越来越需要智力与能力多样化发展的智能型人才、极具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适应时代变化的终身学习型人才等等。人才何来?天赋异禀的智力还是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显然,二者皆非,人才固然有其自身智力优势,但在其成长发展中促使他们保持人才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是教育以及教育过程中培养的个体学习能力。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机械的教与学,更重要的是培养个体独立且完善的自学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在自我意识的指引下迈向更高的人生阶段。教育要实现科学化与现代化,应该根据学校发展的要求,结合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推向前进。【2】31
知识是无穷的,人生是有限的,借助教育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接触无穷无尽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会走向信息化,教育也必然开启新历程。
二、信息化衍生出的教育工具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裹挟着经济、文化、政治、甚至是军事于无形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可否认,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当然涉及教育领域,首当其冲的就是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启。学校要想让教学卓有成效,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方法和信息资源。【2】234现代信息化教学,是指在当今智能时代,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创造性地将课程内容、教育技术、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展智慧学习与智慧教学,它体现了开放、参与、体验、协作和分享的思想,满足了21世纪以人才能力为目标、以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团队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教学和学习范式。
PowerPoint是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教学工具,它可以非常简单地把教学内容变成兼具专业性和美观性的一组幻灯片。因为可以在幻灯片中插入大量表格、图像、音频、视频、文本文件等多媒体信息,所以课堂就不再像常规教学那般沉闷,而是更具直观性和互动性,更容易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他们也不再窃窃私语或昏昏欲睡而是满怀对学习的兴趣与喜悦,对知识更具渴求与向往,提高了学习效率。不仅如此,幻灯片可以高密度、高速度地把课堂内容展现出来,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而且节省了板书时间,一举两得,无形中增加了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与学习效力。当然,借助图片、动态图、音频、视频等方式来呈现概念、理论、定理等抽象性的知识,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的化难为简,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接受,逐渐掌握与喜爱。
互联网、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的反向社会需求催生了大批学习类网站和应用软件。此类学习渠道必然是信息化的产物,借助广阔的信息网络平台,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采集学生个体知识需求的信息,针对大多数开创具体有效的网络式、个性化、自主性学习模式。依靠现代网络技术,建设信息畅通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很重要。【2】241
除了按部就班的在校学习,学生们仍然拥有较为充足的自由时间,对于这些可支配时间,除了要完成既定的作业与适当的娱乐休息外,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知识,可以是复习、预习,也可以是兴趣培养。社会上多种类型的辅导机构层出不穷,对于收入水平稍低一点的家庭,辅导机构显得不是那么友好,这时候就可以选择在各大应用商城随处可见的各类免费学习APP。依靠强大的数据库,此类APP已日趋完善,信息化的学习工具不仅给学生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学习渠道,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削减了遇难放弃的心理,逐渐学会自己借助工具寻找解决方法。而且,一般此类学习软件大多是免费的,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昭示着学习软件也会收取一定的使用费用,可依旧要比辅导机构低得多,相比较而言,网上学习资源更灵活方便、易于承担。
信息时代要使传统的科学教育产生质变,只有采取大刀阔斧的重构才能实现。在这里,质变是目的,重构是手段。质变就是咱们经常提到的教育改革,重构则为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拓宽教育手段与工具,直接或间接的塑造新的教育模式,达到质变的目标。
三、教师的“工具”角色
这里提到的工具,不是随处可见的各种真实存在的物质工具,而是一个哲学概念,抽象出工具所具有最一般的本质特性,给予人们帮助,创造一定价值的性质。
信息化背景下,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学习知识,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最主要的是立德树人,此时,教师就是一种协助学生们树立正确三观的“工具”,在发现学生们出现道德偏差的时候即使劝解并协助改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实际上是一种引导“工具”,引导学生们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爱上学习。走出传统填鸭式教学的误区,引导学生们开启独立主动的自我学习模式,教师不仅仅是传播者更是激励者和引导者。
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要学会转变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引导并激励他们迈向更高的人生阶段。
参考文献
[1]任友群等.《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魏可媛、赵勇.《普通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