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劳动树德丹心,铸志美厉行精神

2020-01-06 03:41卢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50期
关键词:研学劳动课程

卢智

哈萨克族谚语道:“别人给的饭能饱一天,自己劳动得来的能饱一年。”成长中的学生,不但需要知识的浇灌,更呼唤劳动实践的锤炼。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要求,促进学生的劳动教育,南华小学拓展创新,以劳动课题引领方向,树思想、重实践、求融合、创特色,思行并进齐育人,着力开发实施南华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力求培养具备新时代劳动才能的南华学子。

一、审慎之:思想高度重视,课题引领方向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学校十分重视劳动教育的推进。因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亲自挂帅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按教学组、课题组和德育活动组三大线路深入开发和探究课程实施方案。在大家的积极尝试与努力下,形成了非常好的精神文化氛围。教学组将有时代气息的劳动课程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课题组用课题“基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学实践开发研究”带到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活动组按年级劳动实践活动,明确要求并监督落实。学生广泛参与,并在劳动实践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二、综微之:扎实综合实践,课程助力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密不可分。二者的有机整合使学生明白劳动要符合时代要求。我校根据不同年龄、学习兴趣,拓宽劳动教育渠道,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实施校内“小走班”教学,开展农艺、茶艺、厨艺等劳动课程,让学生们开阔眼界,发挥特长;培养学生劳动意识,提升劳动能力。在“劳动艺术”课程中,学生通过剪纸、扎染、面塑等活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民俗与文化的融合;在“发型设计”课程中,女孩子们学习了各式各样的发型,在无限创意中体验了发型师的神奇;在“农艺种植”课程中,学生除草、锄地、挖坑、播种、浇水、施肥,收获了亲手培育的农作物,也收获了快乐。这与综合实践课里的“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等方面内容不谋而合。

值得一提的是,“小小公益拍卖家”课程和“厨艺劳动技能”课程。拍卖过程要完美地展现,需要学生拥有较好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团队从各个层面全方位培养学生。10月中旬,我们带着学生们走进余荫山房,进行了一场精彩的现场拍卖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们将拍卖所得善款支援新疆。通过拍卖的实战体验,学生们既锻炼了劳动技能,又提升了职业自信,还传递了正能量,播下慈善的种子。此外,我校开展的厨艺劳动技能课程,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多种多样的美食制作,学生从中享受到制作美食的乐趣,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三、融贯之:凸显学科渗透,强化育人价值

除了借助综合实践课程开展劳动教育,我校还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使学生全方位、更深层地理解劳动的意义。比如,《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有很多单元涉及到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这些课程让学生通过参加劳动来体验劳动的乐趣,获得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养成热爱劳动的美德。又如,在语文课中,通过写有关劳动方面的作文,让学生尝试劳动,感受劳动,记录劳动。在音乐课上,通过学唱一些赞美劳动的歌曲,来感受劳动的快乐。如,《劳动最光荣》——“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诸如此类的歌词与韵律,学生们唱起来时,体验劳动可以让人幸福、快乐。在数学课上,通过劳动操作,培养劳动思维能力。计算机课程则通过劳动编程课,让学生培养劳动思维和劳动创新意识。通过各学科渗透,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丰富了学生的劳动体验。

四、独树之:挖掘校园文化,打造特色校本课程

我校在“博古开新”的文化核心理念引领下,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劳动校本课程,发挥团队优势,创编《劳动记岭南情》劳动教育校本教材。

《劳动记岭南情》课程的实施参考《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进行设计,按照国家劳动教育实施建议,结合我校“博古开新”的文化核心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分为高中低年级三个阶段。结合《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对1-6年级学生的要求:从劳动与环境、劳动与社会、劳动与未来三个维度进行教学。一年级设置“自然物语”课程,让学生了解植物栽培等知识,通过动手种植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大自然;二年级设置“寻味岭南”课程,通过了解、烹饪岭南美食,了解相关文化。三年级设置“民艺札记”课程,选择有岭南特色的民间艺术进行体验式学习,感受岭南民间艺术的魅力;四年级设置“田园牧歌”课程,结合学农劳、学工、自我服务类劳动课程及社会服务,让学生走向农村,体验农村的田园生活;五年级设置“产业纵横”课程,利用综合实践课开展不同主题的项目学习,并开展研学旅行,考察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六年级设置了“建筑古韵”课程,让学生对岭南建筑进行考察探究,并将岭南建筑的特殊元素融入自己的设计中。

五、笃行之:丰富创意活动,实现思行并进

我校紧密联系文化德育和劳动教育的思想理念,从“常规的活动课程”“主题活动课程”和“研学课程”三类课程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建立劳动教育机制,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 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扎实落实常规活动课程。设立劳动基金,专门设计了劳动打卡表和劳动基金记录卡,记录学生每次劳动的时间、劳动内容、劳动效果,培养学生劳动习惯,以量化的基金增值记录每天的劳动所得。开展常规劳动服务机制,班级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精细化劳动管理,从班级实际物品分工劳动,让学生人人参与。另外依托本家庭劳动作业和社区劳动志愿者服务,让学生在劳动中享受快乐。利用国旗礼和主题班会课,开展劳动分享,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重点突出主题活动课程。建立南华五星劳动银行,学生每次劳动都可以获得“南华币”,吸收的“南华币”就是学生们辛勤劳动最好的见证。每个班级一块劳动基地,让学生自己种菜、自己管理,不仅从中学习到种植的知识,还形成了班级文化间的友好竞争,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以劳动节、疫情等契机,全校举办“我是五星劳动者”“最美劳动者”“劳动小达人”“劳动视频大赛”“厨王争霸”等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之美,劳动者之美,用实际行动致敬最美劳动者。

拓宽多样研学旅行课程。我校以“研学旅行”为载体,组织劳动教育活动,开展“三生教育”,让学生们学会在实战中掌握生存技巧,危机面前沉着处理,扩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开展茶艺研学,学生们通过探究式的学习,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学习茶艺技能与礼节,感受劳动之美。开展粤港姊妹学校研学交流活动,一起探索劳动故事,在研学过程中学会寻找劳动精髓,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劳动精神。此外,在传统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使劳动教育常态化,保持时代性、创新性。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越是寻常的技能,越需要我们去开发和践行。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脚踏实地的劳动,去耕耘、去创造。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树立劳动意识,坚持劳动教育,以創新打造特色,以融合为实践助力。让南华学子在劳动教育中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在劳动学习中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创新之风。

猜你喜欢
研学劳动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