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创新能力对“中国制造”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

2020-01-06 03:48陈芳芳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

陈芳芳

摘 要:基于标准创新投入、产出、环境三个维度构建标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标准创新能力影响价值链地位的机理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创新能力对“中国制造”价值链地位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标准创新能力显示出的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的积极效应中,标准创新投入和标准创新环境起到了主要作用。

关键词:标准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价值链地位

近年来,“中国制造”进出口值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68.78%,2012年“中国制造”的规模已达全球首位。然而,数量上的进步并没有伴随着质量上的提高,2011年中国制造业国内增加值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为49.05%,美国同期为56.68%,日本同期为51.69%,这代表着我国在全球制造业的竞争中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规模虽然上去了,但“中国制造”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造成“中国制造”在价值链上地位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如生产率较低、商品附加值低等,标准创新能力不足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为此,我国政府也在努力提升标准创新能力并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十三五”规划和《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中都明确了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与推进标准创新的目标与要求,《提高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加快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支撑制造强国建设。那么提高标准创新能力是否能够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如何通过促进标准创新能力来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就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一、标准创新影响“中国制造”价值链地位的机理分析

1.标准创新能力提高使“中国制造”赢得产业链主导权。拥有较高的标准创新能力就能存在先发优势,让“中国制造”在产业链中掌握主导权,让本国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攫取更高的利润、提高产品在国内的增加值,最终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

2.标准创新能力提高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标准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使得制造业的生产经营得到有效规范,降低行业内的交流障碍,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产品增加值,从而促进“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

3.标准创新能力提高加速产业升级。标准创新能力提升可以倒逼行业进行产业升级,使得行业生产技术提高,研发能力增强,管理流程更加规范,最终能够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新产品,使“中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攫取更大的利益,并最终提高价值链地位。

4.标准创新能力提高使得技术创新水平提高。标准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意味着为了达到符合水平的创新标准,产业内会对技术创新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倒逼技术创新水平提高,最终带来“中国制造”价值链地位的提高,以上的论证逻辑(如下图所示)。

二、指标选取与构建

现有研究中,标准创新能力尚未有明确的衡量指标,仅田川在《标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建立了标准创新指数指标体系,但该文仅构建了指标框架,并未进行量化计算。本文参考了田川的标准创新指标体系、过往的标准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同时结合数据的可得性与连续性,从标准创新投入、标准创新产出及标准创新环境三个角度构建标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在中外学者Koopman、刘琳等的实证研究中,采用的衡量价值链地位的指数不尽相同,有价值链地位指数、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价值链牵引度指数等等,但价值链地位指数可以直接从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来观察该国制造业生产技术的整体水平,与本文的研究主题更为相符,因此采用价值链地位指数进行衡量。

三、标准创新能力对“中国制造”全球價值链地位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标准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标网,价值链地位数据来源于TIVA数据库,其他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本文使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设定的模型如下:

其中,GVCt代表我国制造业在t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C为常数项;SIt代表我国t年的标准创新能力;INt代表的是我国t年的生产能力,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来代表;RNt代表技术创新水平,用科研机构数量代表;I&Et代表对外开放水平,用进出口贸易总额来代表。同时,为了能够从更深入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分别以标准创新能力以及其三个构成要素,即标准创新投入、标准创新产出与标准创新环境为解释变量构建了四个模型,回归的结果(如表2所示)。

实证结果表明,模型(1)中标准创新能力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提高的回归系数为0.57,在1%的水平上呈现出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研发机构数量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回归系数都是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首先,强大的制造能力是最终提高产品增加值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能够提高一国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地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但我国出口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商品为主、进口以高附加值消费品和科技产品为主的进出口贸易模式,并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反而会因低附加值产品贸易规模的增加,而导致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下降。

从模型(2)可以看出,标准创新投入的回归系数是2.21,在1%的水平上显著,体现出标准创新的投入水平对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有显著正向的影响。说明国内标准化机构和相关委员会的标准制定及创新能力,能够保证标准创新的水平和创新标准的实施及应用,推动了制造业生产技术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但模型中除了标准创新投入,其他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都并不显著,这代表着标准创新投入并不能完全决定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从模型(3)可以看出,标准创新产出的回归系数为-0.02,并没有其他控制变量显著。这说明,标准创新产出并不能显著地影响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标准创新产出即新标准和修改标准的数量。这说明,单纯地制定新标准和改动原有标准并不能对制造业生产力和产品附加值有实质性的提升作用。只有新订标准与修订标准具有足够的创新性与科学性的,并能推动生产力的进步,才能够推动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

從模型(4)可以看出,标准创新环境的回归系数为0.38,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创新标准实施,用国家实力保障创新标准在国际上推广,能够非常显著地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标准创新能力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标准创新的综合指数显示出的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的积极效应中,标准创新投入和标准创新环境起到了主要作用,新订标准的数量并不是决定其创新能力的主要要素,标准能否实质上有创新,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性,是否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与推广,才是决定标准创新能力能否提高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因素。

四、强化标准创新助推“中国制造”价值链提升的建议

1.增强标准创新的实用性。单纯地提出新的标准,并不代表就能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只有标准促进了生产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新产品出现,才能对我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在推动标准创新能力提高的主体方面,要发挥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让标准制定有扎实的科学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也要带动企业的积极性,企业更了解实际需求,更容易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提高标准创新能力,也更了解已实行的标准到底是能够倒逼行业提升生产水准还是纯粹增加企业负担。在对标准创新能力的评价方面,要切实衡量新订或修订标准的有效性,考核其是否推动了技术进步,是否能投入到企业生产中并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

2.加强标准创新的有效转化。第一,要给予标准创新足够的法律保障。对于由国家科研机构或企业研发部门制定和提出的,能够切实提高生产力或者产品质量的创新标准,如果没有法律保障,容易被搭便车的企业甚至是国外企业侵权,从而造成经济损失,这样便会影响相关企业对标准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被国际上的企业盗用相关标准更会导致本国相关产业在国际上失去先发优势,对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造成负面影响。第二,保证创新的标准能够执行。鼓励有能力的企业牵头制定技术创新标准,并对成功制定相关标准的企业予以奖励;对于国家制定的强制标准,要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对不符合相应标准的企业予以处罚,对符合相关标准,或企业生产水平优于标准的企业,予以补贴或给予税收优惠等奖励措施。第三,国家主导重要的创新标准的国际推广。如,通过IEC、ISO等国际组织来帮助“中国制造”创新标准的国际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川.标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18,(8):52-55+65.

[2]  刘琳,盛斌.全球价值链和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7,(3):3-13.

[3]  Krugman P.Trade and Wages,Reconsidered[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8,(1):103-154.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
英媒:北京决心重新塑造“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