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教育初探

2020-01-06 03:41郭炼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50期
关键词:契合点国学文化

郭炼

【摘要】国学启蒙教育方兴未艾,但理论研究明显滞后,本文意在做点初步尝试,引起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教育要造就什么人的问题。基本结论是,我们要造就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造就不断完善化和社会化的个体。二是试图找出国学与人才目标的契合点。在本文中,主要就四方面展开:契合点一,关注生命;契合点二,强调博爱;契合点三,努力践行,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社会价值;契合点四,乐观开拓,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和磨难。三是进行这样的国学启蒙教育意义究竟何在。观点如下:1.文化传承的需要;2.教育使命的回归;3.道德建设的需要;4.中国加入WTO的需要。

【关键词】国学;启蒙教育

二十世纪以来,国学命运几经沉浮。在上世纪末90年代,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关注国学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可以说,国学启蒙教育方兴未艾,至今渐成燎原之势。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对国学启蒙教育的研究明显滞后,缺乏理论自觉,许多操作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前瞻性。

笔者以为,进行国学启蒙教育的理论研究,首先应该回答这样几个问题:我们今天的教育究竟要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启蒙教育阶段应为此担负什么使命,国学与教育目的(或目标)的契合点在哪里,国学启蒙教育在造就人才的系统工程中究竟有何意义和作用?只有厘清这些问题,国学启蒙教育才会真正具有可操作性,也才会获得发展的广阔空间。

一、新型人才观观照下的教育

从整体审视教育,笔者认为,如果教学的目的是激发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知识水平。那么,德育则试图调节人的心理暗示,升华人的内在品质;如果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高层次和高素质的人才,那么,德育则重在影响人才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取向。

至于教育对象,可以说,学生既传承文化,又能创造文化。学生只有理解并吸收一定层面上的知识,才能为改造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一个丰富的对象,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不断创新创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者要教会学生如何独立学习。学生须在心中时刻铭记“吾日三省吾身”,随着社会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实践中不断增长见识,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基于以上认识,可以对启蒙教育阶段的使命做以下概述:为学生构筑知识平台、性格平台、能力平台和创新平台。它至少应该包含两方面的意思:既要帮助学生奠定知识、性格、能力基础,又要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预留更广阔的空间,更多地促进学生的智慧生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实践和创新活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个体的完善化和社会化提供支持。

二、国学与教育目的(或目标)的契合点

对于国学的概念,目前尚无定论,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主体,千百年来,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有人认为是儒道释互补,有人认为是儒法互用。我们无意也无力在此研讨国学的内涵,只是想指出这样一个事实:每个人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埋藏着国学的灵魂。只有不断地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适应并改造社会,创造国家光明的未来。因此,倘若能够找到国学与教育目的的契合点,国学启蒙教育就会向理性回归,为学生提供良好帮助。

鉴于国学内涵的宏博深厚,在此只能择其大要而言:

契合点一:关注生命。观察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不难发现其基本特点,那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首先表现为对人的肯定,再探究对修身养性的途径。其次,人的价值实现过程,就是一个道德、个性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今天,对生命的关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要用新的眼光来审视经典,就可以获得新的体会。在初级阶段,学生通过阅读国学,对自身价值和社会有初步的了解,对今后的成长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契合点二:强调博爱。强调博爱,并不是简单地关注社会,而是在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基础下,去了解世界。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曾经改造自然以致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可今天,我们才真正地意识到,自然并不是人类的附属品,而是共生体。由此可见,在启蒙教育阶段,让学生接触国学,就是增长智慧,何乐而不为呢?

契合点三:努力践行,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社会价值。国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实践,实践出真知,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表示的就是对行动本身的关注。“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事人,焉知事鬼。”用李泽厚的话说就是“从实在处得超越,在人世间得道体。在感性世界、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去寻求道德的本体、理性的把握和精神的超越。”而在“士”的精神当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就更是表露无遗,令人感佩。在启蒙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国学,可以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达到新的高度。

契合点四:乐观开拓,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和磨难。自古以来,古人都表现出乐观的心态。《诗经》记载的“风雅”精神、苏轼几次被贬依然乐观豁达都体现了这一点。

不仅如此,国学还给我们展示中国人性格当中的开拓进取意识和面对苦难的刚健之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之谓易”“直挂云帆济沧海”(下转第25版)(上接第24版)等就表明了这样的意思。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一段,就更像是中国人对人生磨难的战斗檄文。在启蒙教育阶段,如果学生深入了解国学,可以在生活中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以后在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自我、迎难而上。

三、国学启蒙教育在造就人才方面的意义

1.“新六艺”国学启蒙教育行动

“新六艺”国学启蒙教育行動是指在民族文化和国学教育的大范围内,对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的初步的基础性的启蒙教育活动,主要围绕诗歌词赋、民族精神、民族技艺三条主线,按照诗、礼、书、画、武、乐六方面进行,故称为“新六艺”国学启蒙教育行动。

诗:包括《四书》《五经》等文化典籍、历代散文、诗歌辞赋、格对联等。

礼: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包括忠孝、诚信和礼仪等方面的教育。

书:指书法。

画:指国画和民间艺术(如:剪纸、手工编织等)。

武:指中华传统武术。

乐:指中华传统民乐、戏曲、相声等。

2.实施“新六艺”国学启蒙教育的意义

(1)文化传承的需要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世界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它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深厚的源泉;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中国心、民族魂,深远而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给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记。在中国,在海外,在过去,在今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构成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是教育人的宝贵的精神食粮,对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这些当今世界科学精英发表了一个破天荒的宣言,提出:“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充分说明,当今人类的优秀分子,已经深刻地预见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二十一世纪世界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继承和发扬这份文化遗产。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入人心,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被广泛吸纳,特别是“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对文化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实现“先进文化的代表”,在教育上如何处理民族与世界、国学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关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的双向建构,把国学教育作为一个大问题来研究,尤其是放在一个国学教育作用被严重低估、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中国教育融入世界教育创新非常之快的背景下,研究国学教育,提升国学价值,弘扬民族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应该说,这一课题在新世纪新形势下还是一个新面孔。

(2)教育使命的回归

教育永远肩负着文化迁延的使命,今天中国的教育就肩负着中华民族文化迁延的使命。这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回归点。离开了文化背景的教育是不可思议的,一切得以迁延的民族文化,其根本的原因是教育的成功所致,反之,凡是不能承传文化迁延的教育,绝不是成功的教育。1912年1月19日,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这在当时是一个解放思想的壮举。但是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寻、借鉴、反思之后,很多人发现:中国的教育忽略了自己文化的传承,而现在应该是重整文化断层的时候了。因此,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下一代的全面素质,继往开来,激活传统,努力探索有特色的、成功的教育路子,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很深远的理论意义。

(3)道德建设的需要

有人说,中国要在世界站住腳,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道德传统不能丢!实施国学教育,弘扬中华传统道德,目的不是复古,而是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服务,是为了更好地贯彻以德治国的战略方针。以“和以贵”为文明要义的国学,符合“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潮流,符合“以德治国”的理念;以“自强不息”为主旋律的文化精神,对防止出现“精神乞丐”,具有强大的阻抗作用;以“君子人格”为国学教育的首选人格,对实现由工作向事业,由快乐向幸福,由知识向智慧的三大转变,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4)中国实现“一带一路”的需要

中国,不仅是中国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里程碑,还是中国文化迎接世界文明洗礼的转折点。怎样才能在全球化与国际化的时代和历史大背景下,既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能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在教育上真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的双向建构,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更是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人民出版社,1973.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版社,1985.

[5]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契合点国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垂”改成“掉”,好不好?
小学英语口语训练与普通话口语训练契合点探索与实践
寻找知识“契合点”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谁远谁近?
广告翻译探微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找到大学英语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契合点,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