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升级城市群

2020-01-06 03:47
商周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城市群深圳基础设施

对于城市群而言,新基建无疑将成为驱动变革的加速器。把握住这个机会,城市的竞争力也将因此获得实厨性的提升。

新基建概念始于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将新基--建推向+新阶段。

新基建不同于传统的“铁公基”,而是聚焦于5G网络、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基建的目的在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金融危机,都是靠基础设施投资来度过冬天并进行经济复苏。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我国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它使得各城市、各区域问的空间连接更加的畅通,促进物流、人流等快速流通,让我国经济行驶在一个快速的运行轨道上。

新基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服务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是人聚集的中心,也是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态,是新基建供需交汇的焦点地区。因此,新基建必须以服务城市群都市圈为重点。

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级,一直是国家发展中关心的重点。其中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最具代表性。

京津冀城市群

一直以来,北京在新基建领域呈现出“高精尖”的特点,特别是源头创新上全国首屈一指。在北京公布2020年300个重点工程项目中,涉及高精尖产业项目就有100个,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领域。

在5G领域,北京2019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方案》,适度超前建设5G基站,到2020年底北京将建成5G基站达3万个以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北京开建通州国家级车联网产业基地项目,涵盖了车联网发展所需的研发、产业载体以及测试等各个方面。在人工智能领域,北京2018年人工智能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数量的26.5%,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北京中关村拥有中国人工智能TOP100中一半左右的企业。此外,北京是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集基礎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完整链条于一体,在此轮新基建城市竞争中有极大的优势。

河北确立到2025年,覆盖各地、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得到规模化推广;形成3-5个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行业(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2-3个国家级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也制定了系列加强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融合的实施意见,会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有一次质的飞跃提升。河北同时在加速构建支持大数据应用和云端海量信息处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支持政府和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基础服务平台,面向社会服务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基础数据、计算能力和模型算法,提升社会服务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

全国唯一跨区域建设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成以来,大数据产业聚集格局逐步显现,初步形成了张家口、承德、廊坊等环京大数据基础设施支撑带。

长三角城市群

上海与北京一样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目标定位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拥有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集了众多科研高校、大科学装置。

在5G应用领域,上海已在火车站、地铁等大型公共场所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根据上海发布的《加快推进本市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实施意见》,上海计划到2021年建成5G基站3万个,实现全市全覆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上海,凸显上海超然的城市地位。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海聚集着全国近1/3人工智能人才和超过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是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总部基地,加上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落户上海,上海正在迎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黄金时间”。

2020年,上海安排科技产业类项目42项,比此前五年增加了近一倍,考虑到上海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旦在新基建领域发力后,极具想象力。

据《中国新型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白皮书(2020年)》,江苏新基建竞争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居全国第三。江苏今年计划实施省重大项目220个,超两成与新基建相关,包括江苏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研究院、中船深海空间站研发基地、华虹集成电路、五十五所射频集成电路、霍尼韦尔智能高效电机、药明康德合全新药等。既有聚焦科创核心技术突破的自主化项目,也有致力于补链强链的战略性新兴项目。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南通、常州等城市的轨道交通也在加快推进,北沿江铁路、沪苏湖铁路、宁宣铁路等10个交通项目正在储备当中。

未来江苏围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物联网、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建设力度,同时加大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冷链物流短板、民生领域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信息化短板、能源行业领域的特高压短板等的建设力度,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浙江省目前正在制定新基建投资指导意见,着力强化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前不久,浙江印发“4+1”重大项目建设计划2020年实施计划项目表,2020年计划投资8155亿元。号称“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杭州在新经济领域堪称“模范生”。2020年一季度杭州安排48个重大项目,其中,投资200亿元建设的阿里巴巴达摩院全球总部基地备受关注,项目致力于大数据计算、AI算法、芯片算力、无人驾驶、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研发,一旦建成后以将使杭州成为智慧城市的样板。

粤港澳大湾区

2020年一季度,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深圳机场三跑道建设,国家五部委联合发文宣告深圳正式成为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市发改委公布了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487个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深圳的新基建投资主要集中在5G基站、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涉及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不乏深圳市第五代移动通信试验网络。

作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深圳受益于科技的发展,对“新基建”也異常敏感。首先,在5G建设领域,深圳率先成立了5G产业发展工作协调小组。截至2019年底,深圳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成的5G基站就达到15544个,成为全国5G网络覆盖密度最大城市。雄心勃勃的深圳不满足于此,到2020年底深圳计划建成4.5万个5G基站,在全国率先实现5G基础设施全覆盖和独立组网。另一方面,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深圳科技企业掌握了5G标准制定主导权,在全球大放异彩,特别是华为5G订单量已位居全球第一,技术研发也走在全球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在5G概念A股上市公司中,深圳以26家上市公司一马当先,在全国城市中位列第一。

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深圳亦未雨绸缪。2019年,深圳市发布《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大力扶持人工智能企业创新。从人工智能企业竞争力来看,截至2019年,深圳人工智能企业数量636家,全国排名第三,涌现出大疆等一批龙头企业。从人工智能细分领域来看,2018年深圳机器人产业产值已接近1200亿,是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最完备的城市。从城市发展后劲来看,深圳人工智能发展指数逾期位列全国第二,2020年3月,深圳与北京、上海、天津等11个城市入选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深圳之所以能成为科技产业发展的高地,与拥有众多有活力的创新企业密不可分,这是深圳无可复制的成功密码。深圳缺乏重点科研高校和国家布局的大科学装置的短板也在逐渐得到改善,随着第四个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花落深圳,加上近年深圳全球招才引智、设立诺奖实验室、发力中外合办高校、打造大科学装置群……未来极具爆发力。

2020年3月,广东宣布5G发展要比原计划提速,力争全年建设5G基站6万座。广东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在《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中,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230个,总投资5.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00亿元,以“新基建”项目为引领的新一轮投资项目成为亮点。具有庞大量级的重点项目落子,更重要的是其带来的对区域经济以倍数计算的拉动效应。以总投资347亿元的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例,该项目预计今年投产后将带动上下游1000亿元以上投资,每年可创造600亿元销售收入和230亿元税收。

今年3月,全国首个区县级“新基建”政策发布实施一一广州开发区在全国率先出台“新基建10条”,打造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区,领衔24个试投产项目,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1172亿元。

今年2月,广东公布了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个被称为粤港澳大湾区2020年“一号文”,有可能改写广州新经济大而不强的历史。目前已有243个项目签署入驻试验区,总投资超过5800亿元,涵盖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33个新型基础设施与先进制造业项目,腾讯、阿里巴巴、国美、小米、复星等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巨头也齐聚试验区,在新基建这条“新赛道”上,广州又一次提速,未来前途无量。

每次产业革命的发生,都必须有新的通用目的技术、新的生产要素和新的基础设施三大驱动要素的出现。每一次危机也是城市洗牌的过程,对于城市群而言,新基建无疑将成为驱动变革的加速器。把握住这个机会,城市的竞争力也将因此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城市群深圳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