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方式变迁下的湘西苗族村落空间布局研究

2020-01-06 03:37杨蓉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布局

杨蓉

摘要:生计方式是构建乡村社会结构和村落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湘西苗族村落的村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农耕生计方式,并基于此构建了族群聚居式村落布局形式,拥有朴素的生态主义环保思想和优良的传统文化。信息时代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提升,农耕模式不再是湘西苗族村民的主要生计方式,传统村落空间格局随之开始瓦解,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重大挑战。随着田野调查的深入,发现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变化主要体现在“地让人”、村落空心化、生产用地新需求、住宅平面布局变化及传统文化传承难以为继等方面,并针对以上变化提出了村落空间布局整治规划建议。

关键词:生计方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

1问题的提出

生计是谋生的方式,是建立在能力、资产(包括储存、资源、诉求和手段)和活动的基础上。生计方式对生存环境的影响是相互的。首先,生计方式是其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族群所处的自然环境会影响民族生计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呈现出自己的部分特点。社会环境对族群生计的影响更为直接,但因变化速度相对较快而导致其影响缺乏稳定性”。生计方式是构建乡村社会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而形成相应的村落空间环境格局,赋予生存环境以社会性和文化性。

千百年来,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农耕生计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家族聚居式乡村社会关系结构,形成了富有地域特征的村落空间环境格局。因为我国苗族特有的抗争史和迁徙史,湘西苗族多居住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山区,山多田少,经济发展滞后,村落布局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湘西苗族地区生计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村落空间布局随之开始瓦解,亟待优化。2013年习近平到湘西考察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后,乡村振兴战略在湘西苗族地区全面开展,乡村地域的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机遇。然而,苗族村落空间布局优化和乡村经济发展一样需要科学引导,空心村问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及乡村建筑地域风貌建设等问题尤为关键,乡村建设需要打破千村一面,不能盲目用建设城市的方法建设乡村,避免破坏性建设和建设性破坏等。如何在民族自治背景下,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传统,顺应现代化进程趋势,努力保育乡村生态环境质量,科学认识湘西苗族村落发展规律,是有效指导苗族村落规划建设实践的重要前提。

2新崇礼村概况及其生计方式

新崇礼村是苗族聚居地,地处千工坪乡西部,麻冲乡、都里乡及山江镇交界处,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山多田少,曾是凤凰县最贫困的村落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受改革开放影响,逐渐兴起打工潮,外出务工收入成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因为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以及人口老龄化影响,自主创业比重逐年增加。生计方式的变迁不可避免地对村落空间布局造成较大影响。为此,于2019年7月23~28日对新崇礼村进行实地调查,充分运用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并辅助文献资料法,分析新崇礼村生计方式变迁对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新崇礼村2016年由原田冲村及豹子洞村合并而成,海拔420m,全村12個组3个自然村(上田冲、下田冲、豹子洞),361户1615人。全村耕地面积102.2hm2,山林面积142.2hm2,旱地126.1hm2。历史上,除水稻种植外,烟叶及西瓜是主要经济作物,现此2种作物不再是村落主要经济作物,只有几户外地人来村承包土地种植烟叶,少数本地人种植西瓜。在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现今村里开始批量种植药材、茶叶,40hm2猕猴桃种植也在计划之中。养殖业方面,养猪养牛业开始悄然兴起,目前上田冲有2户生猪养殖户,1户养殖规模30余头,1户养殖15余头。豹子洞拟建1个生猪养殖合作社,可容纳300头生猪的养殖基地在建,主要销售方式有猪苗销售、腊肉线上销售及生猪肉销售。

3传统生计方式影响下村落空间布局的特征

新崇礼村传统生计方式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以烟叶种植为主,辅以绣花、编织花边等手工业,饲养鸡、鸭、鹅、羊、猪等家畜家禽,采集药草野菜,渔猎等。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传统农耕方式,生产力水平落后,对土地等自然环境资源依赖性强。

3.1“山多田少”使得村落空间结构以“人让地”为布局原则

为了保证在合理的耕作半径内有足够的田地种植粮食,新崇礼村的传统民居以不占用耕地为基本原则,均分布在山地沿山体等高线布置。房屋分布密度大,多毗邻而居,为节省用地及造价,甚至共用一堵外墙。组团道路偏狭窄,主道路宽2m左右,宅间道路多在1.2m内,狭窄处两人需侧身通行。住宅一般面阔3间,配厕所、圈舍和堆棚于主体建筑之外,庭院面积大小视地形而定,多在20~30m2内。

3.2以血缘、亲缘为纽带的“聚居”模式共抗风险

新崇礼村村民多为明清时期从麻阳地界合族迁徙而来的苗民,豹子洞以龙姓为主,上田冲以张姓为主,下田冲以滕姓、彭姓为主。改革开放以前,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使得村民选择同族聚居,共同修建水利设施,共用部分劳动资料,相互守望,同心协力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而新中国成立以前,聚居模式还有助于村落抵御外族入侵或是土匪掠夺。这样的聚居模式具有排他性,一般情况下拒绝外姓人迁入落户。

3.3高度依赖自然的生计方式促生了族群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农耕时代低下的生产力使得村民对大自然高度依赖,在长期适应和利用大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法则和规范,通过民间信仰向族群传递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在民间信仰的影响下,苗族村落空间结构表现出朴素的生态主义思想。湘西一带苗人认为万物有灵,信仰多神。人们的祸福和自然界的变化,都受到祖先和鬼神主宰,因此他们祭天、祭地、祭山、祭水、祭树、祭洞、祭神。以上田冲为例,村中古木林荫,泉水汩汩,皆因对鬼神敬畏而爱护自然之故。村口往两岔河方向有一片风水林,任何人不能砍伐。村中有4座土地庙,皆修建在大树下,因苗人认为大树有灵。大树因此受村民保护,均有上百年历史,成为省级挂牌古树名木。村中3口古井均修建构筑物加以保护,除村落东面井边树木因修路被毁外,其它2口古井周边大树颇多,林荫蔽日。水井常年水流不断,遇旱不枯。

3.4稳定的定居习性及家庭结构保障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传统乡村生产力水平之上,一整套与生产力水平相匹配的“聚居”社会关系和文化认知逐渐形成,并反过来影响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因此村落空间布局表象背后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传统大家庭聚居的乡村社会结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手工劳动为主的慢生活,使得苗绣、苗歌这样的传统文化得以在柴米油盐间代代相传。以苗歌为例,苗人好歌,请客、结婚、进新屋、满月酒、谈恋爱均要唱苗歌,苗家人的传统美德,历史文化等皆通过苗歌传播,教化民众。

4生计方式变迁对村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新崇礼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而且由单人外出务工模式转变为家庭集体外出务工模式,至2010年左右驻村务农的青壮年不足10人。直至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才陆续有少量壮年劳动力返乡创业,照顾老人及小孩。乡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使得村民经济收入大幅增加,但“空心村”问题也伴随而来,成为当前村落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面临的最大考验。

4.1生计方式逐渐向非农化转变,村落空间布局显“地让人”态势

随着生计方式逐渐向非农化转变,村落青壮年陆续外出务工谋生,村落的主要生产用地——耕地变得无人耕种,日渐荒芜。一是村落留守老人精力有限,无法独自应付繁重的农耕生产;二是传统以手工作业为主的耕作方式效率低下,投入与产出比远低于外出务工收益。耕地不再金贵,而日益增加的收入激发了村民修建更大宅院的愿望,也使他们具备了相应的经济实力。在新崇礼村调研过程中,大量新建民居占地面积均赶超现有传统旧宅。当原有旧宅基地面积较小无法满足修建需求时,村民会选择将房屋建在耕地上,哪怕是基本农田。近2年政府对基本农田监管严格,在基本农田上建房的现象得以控制。

4.2生计方式以外出务工为主造成村落人口年龄空心化及住宅大量闲置现象

生计方式由农耕为主转变为以外出务工为主,大量农村青壮年流入城市务工,寻求自身发展,造成农村人力要素的流失,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社会现象。随着人口外流,从事农业生产发展的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且劳动力老龄化,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下降和产业发展滞后。新崇礼村人口年龄空心化现象严重,村里青壮年多为过年回来月余,部分青壮年还会因为受气候及经济波动影响,暑期回来修整,顺便陪伴孩子,类似放暑假。

新崇礼村村落空间布局空心化并非像多数传统村落所表现的“外实内虚”的异化现象,即农民离开原集中居住地逐渐向村落外围修建新房,使得原来的集中居住地逐渐萎缩并荒废,在老村产生大量闲置宅基地。农民之所以不在原有宅基地建房主要原因有2点:一是因为兄弟平分家产,在原有宅基地建2处甚至更多房屋则面积不符合需求。比如广西玉林十丈村的空心村,原有老宅经过几代人分家最终归属权分了十几户之多,产权归属的复杂性增加了改造难度;二是因为交通需求,农民更愿意选择把房屋建在车行道路边。老房集中区建筑密集宅间道路狭窄,无法修建车行道,只好选择村庄外围空间更大的地方。但是新崇礼村不同,老宅翻新,多数新房仍修建在原有宅基地上,虽然尽可能做了扩建。究其原因也有2个方面:一是新崇礼村分家制度不同,父母宅基地留给小儿子,由小儿子负责养老,小儿子需尽义务承担兄长建房的一半费用。如此分家制度使得老宅产权归属一户,容易改造。二是村民建房已经用去大部分务工所得,无法再承担重新购买宅基地的费用,只能选择在老房基础上翻新住宅。

新崇礼村住宅闲置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村民在城镇买房,导致老宅空置,这样的老宅长期缺乏人住,破损严重;--是城镇有房产,仍选择回乡修建新宅,但每年大部分时间仍然居住在城镇,导致住宅闲置。此外,虽然限于经济条件限制,村民重新选择宅基地的案例并不多,但住宅选址趋向车行道路两边集中的趋势仍然显现。随着村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建住宅沿车行道路建设。

4.3生计方式由单一农耕劳作向多样化转变产生新的生产用地需求

在新崇礼村访谈过程中,发现村民的生计方式近几年开始变得多样化,虽然还是以外出务工为主,但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引领下,新兴了养殖业和零售业,村里有3户生猪养殖户,还有一生猪养殖合作社在筹建中;1户肉牛养殖户,1户兔子养殖户。此外,上田冲原有乡道扩建为8m宽省道,道路边出现了2家小卖部。新兴的养殖业一旦走向规模化,势必要求兴建更多的养殖基地,但不能忽视这些养殖业对居住环境的影响。目前这些养殖业均就近建在自家住宅旁边,臭味浓重,污水横流,蚊蝇滋生,卫生环境堪忧。政府应对养殖生产用地进行规范和适当的经济支持,实现养殖基地选址科学,布局合理,管理到位。

在与新崇礼村精准扶贫工作队负责人的访谈中,发现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对拉动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借助机耕道不但可以扩大耕作半径,还能更多地利用現代化生产工具,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比如因为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西瓜种植可以借助三轮车等代步工具运输销售,重新成为受青睐的经济作物。

4.4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模式的消亡使得住宅平面布局产生变化

新崇礼村传统民居院落结构多为“住房+仓储+圈舍+院落+堆棚”模式,部分院落还建有烤烟房,多为几家合用,现基本废弃。村民利用闲暇时间圈养家禽牲畜,除供自家食用外还能在市集上换取物资。以“外出务工”为主的生计模式造成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只能在村落短期居住,加上养殖场规模化生产的冲击,村落里圈养家禽牲畜的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相当一部分新建住宅不再修建圈舍。而电气化使得薪材用量逐渐减少,堆棚也在农家院落里逐渐消失。烤烟房更是因为烟叶种植大幅下滑,新建住宅不再有烤烟房的修建。现代化农家院落的组合模式简化为“住房+院落+厕所”模式,庭院面积增加。

4.5生活日益现代化改变了村落传统风貌,乡村意向弱化

4.5.1石板道路的混凝土化使得道路系统丧失了地域特色。新崇礼村传统道路基本是青石板修筑而成,因为地形高差变化大而多台阶,主要道路的挡墙高50cm左右,可供人闲坐休息。因非机动车成为村民出行主要交通工具,村落主要道路路面基本覆盖混凝土平整化,村落主要道路系统虽然便利化但也因此丧失了地域特色。

4.5.2安全饮用水工程削弱了水井的使用功能。新崇礼村全村用上了自来水,水源多是在半山腰修建蓄水池,取山泉水。传统水井为主要生活用水的模式瓦解,出水量不足以满足村民日益增加的需水量。井水只是村落部分饮用水组成,以及供居住在水井附近居民洗菜洗衣用。水井取水需求的大量消减,使得水井为村民休闲聚会场所这一功能也逐渐退化。饮水工程出现以前,水井是村民日常休闲和消遣的理想场所,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村民最爱聚集在水井周边乘凉话家常,非常热闹。基于水井过去长期在村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村民对水井感情深厚,村内水井均修建了构筑物加以保护。但随着村落居住人群的更新换代,缺乏使用需求的水井与村民的联系只会越来越淡漠,如果不对其加以利用和保护,传统村落的水井将逐渐退出村民的生活舞台。

4.5.3建筑及其他构筑物不再就地取材,村落建筑风貌城镇化。新崇礼村的传统建筑全部是就地取材使用岩石垒块修筑地基,再用木料做房屋架构,黄泥土胚砖筑墙,青瓦覆顶,建筑样式统一,外观与环境协调,且建筑材料可循环利用,生态环保。但是新建建筑则以砖混结构为主,外贴瓷砖,以装饰罗马柱花瓶扶手为美,中西结合。大量新式建筑正在逐渐抹杀村落的地域特色,向千村一面转化。

4.6外出务工谋生及手工成本提高造成传统文化传承危机

调研中发现,会苗绣和苗歌的基本是中老年人。被访谈的青少年均表示不会唱苗歌,不会苗绣。苗绣太费时间,不愿意学。苗歌太难学,现在也不赶边边场了,苗歌用不上,没有学习的动力。

传统的苗绣、苗歌学习是一个在日常劳作和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结果,苗绣苗歌属于生活中的必需品。青少年对苗绣文化仍然持认可态度,但因为手工作业效率较低,学习耗费时间过多,不愿意潜心学习。苗歌则是苗人日常交往的重要手段,过去不会唱苗歌是很难找到对象完成恋爱过程,而且苗歌是苗人传统风俗习惯文化和道德礼仪的重要传播途径。没有苗歌的口口相传,苗人的家庭教育将缺失最为重要的一块。但是因为外出务工造成居住场所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家庭成员异地而居,苗歌的使用缺乏情境支撑,难以为继。比如传统农耕的苗族青年婚恋主要是通过赶边边场对歌展开,现在的苗族青年不会唱苗歌,手机成为替代苗歌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

5村落空间整治规划建议

5.1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范农村宅基地选址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始终是我国的一个重大问题。保护基本农田,是为了满足我国未来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起到保障作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国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湘西地区农民耕种积极性不高,农田荒废现象普遍。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土地是农村的根本,也是国家的根本,将耕地用做宅基地,其对田地生产功能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因此,必须坚决执行国家“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保障湘西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子孫后代的生存空间。

5.2以村落基础设施建设为导向,实现居住空间布局合理化

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的生活日趋现代化,非机动车成为村民日常生活及生产的重要交通工具,部分富裕村民还拥有机动车,但村落的宅间道路及停车场建设却跟不上需求,老旧宅院集中区域因为房屋密度大,问题更加突出。宅间道路的提质改造及停车场修建问题不是靠村民个体能解决的问题,需要统一规划协调,以满足交通及消防需求。此外,村落生活污水处理现在仍然是一个盲区,甚至因为宅间道路的硬化及拓宽破坏了原有排污系统,导致生活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政府应成立专项资金解决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5.3科学引导村落生产用地建设,重视生产道路的修建

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吸引乡村主要劳动力回流的重要手段。除了给予技术支撑和经济帮扶外,生产用地的科学规划也非常重要,需要综合考虑生态性、便利性及安全性。应加强生产用地的可达性,重视生产道路的修建,完善灌溉系统。养殖用地应与居住用地分开,污水及牲畜粪便等污染物需科学管理,定期处理。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养殖业如生猪养殖,应科学引导选址,不要建在村落常年风向位及水源上方。

4.4结合新农人现代化生活新需求设计样板宅院,形成新的乡村意向

村民传统宅院就地取材,不仅生态环保,还与当地环境气候相协调,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庭院特色,给人以浓厚的乡村意韵。但是传统宅院的厨卫、水电等现代化设施方面难以跟进,改造难度大,无法满足村民需求。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为缺乏文化自信,现乡村建房多模仿城市,以罗马柱花瓶栏为美,导致住房风格奇异,地域特征丧失,千村一面。乡村宅院需要良性引导,充分挖掘传统院落的生态美与地域特色,结合现代化功能与现代化材料,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新乡村庭院风貌。

5.5合理设置休闲场所,良性引导村落日常闲暇生活

人口空心化、老龄化打破了传统乡村社会的平衡,村民日常闲暇活动趋向封闭和单调,不利于村落文化向健康文明发展。村落休闲场所及设施的建设应针对村落人口空心化及老龄化问题开展,而不是一刀切式修建各类运动场地,安装健身设施。新崇礼村的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及各种健身设施就因村民反对而被拆除,村里多为留守老人及儿童,这些健身设施不仅派不上用场,而且因为占用了村民晒谷子的场地而被嫌弃。休闲场所的设置首先不应集中于村部,而应分散布置在各个自然村中心区域。其次休闲场所服务对象应以老年人及儿童为主,休闲场所设计前应充分调研当地村民需求,加以良性引导,才能真正丰富村民闲暇生活,达到维系社会认同、维持村落稳定及促进社会整合的目的。此外,诸如水井、池塘、晒谷场等村落公共空间应进行适当修缮保护,配置坐凳、廊亭等休闲设施,让村落公共空间重新焕发活力,成为村民日常闲暇生活的重要场地。

5.6适当保留修缮部分传统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留存村落传统建筑文化

“老房好看不好用,新房好用不好看”是当前传统村落建设的常见问题,新崇礼村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传统民居的生活设施不如新房便利优越,难以改造。而新建房屋则风格不伦不类,与环境难以协调。传统建筑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生存智慧与财富,如何保护传统建筑文化是村落空间整治优化过程中不可规避的问题。可考虑将部分保存较完善的传统建筑加以改造,开发为村部、村史馆、传统文化讲习所等公共建筑,如此既不干涉村民自主建房意愿,又能将老房子加以修缮并使用。

5.7将文化传承与产业规划相结合,助力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

调查表明,村落传统文化遭遇传承危机,并非因为传统文化不被村民认可,而是因为生计方式变迁使得传统文化赖以发展的情境空间消失及时间成本的增加造成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传统文化的附加值——经济价值,无疑是维持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有效手段。村落空间布局中可考虑将传统文化变成村落特色产业,成立传统文化讲习所,苗绣高定合作社,苗歌苗鼓表演队等,为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提供平台,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收稿:2019—11—05)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空间布局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黄山市屯溪区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空间布局图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基于市场导向下的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