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伟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作出的战略擘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为人才发展指明了方向。渝东北作为成渝地区向东联结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以渝东北人才协同发展推动渝东北片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从而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发展任重道远。
一、渝东北人才协同发展面临的现实考验目前,渝东北人才协同发展面临多方面的考验。
(一)人才总量与区域发展定位不协同
对标渝东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功能定位,区域内人才总量不足导致发展动力不够。从人才资源总量看,渝东北人才资源总量88.21万人,仅占重庆市人才总量(527.6万)的16.72%、占成渝地区总量(1243.1万)的7.09%。从高端人才储量看,截至2019年底,国家重点人才项目入选者、重庆英才计划入选者、重庆英才计划入选团队分别为1人、12人、2个,全市占比分别仅为0.18%、3.08%、2.11%;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8万余人,全市占比9.94%;硕士及以上学历6000余人,占比不到10%。从人才总量与区域经济增速看,2016—2019年《重庆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渝东北地区GDP增速为42.16%,人才总量增速仅为18.1%,人才总量增速落后于区域经济增速,说明渝东北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支撑作用发挥不够。
(二)专业人才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协同
农业、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资源加工等作为渝东北重点产业,目前人才缺口较大,产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比如,2019年渝东北农业产值513.78亿元,但精通种植养殖技术、掌握农产品推广技巧的实用人才缺口达10万人。资源加工、装备制造等工业产业人才缺口达2万余人,智能制造、大数据、电竞、物流、金融等产业人才更加紧缺。同时,受渝东北产业整体布局影响,各区县产业结构趋同,导致人才需求相近,致使一些区县或企业以高薪酬、高房补、高职务等优厚条件“挖墙脚”,开展人才无序竞争。以忠县为例,忠县每年仅教育、卫生系统就有40余名中、高级职称人才流失,个别区县甚至抛出“不需要调转人事档案,可以重新建档”的条件予以招揽。
(三)人才引与育不协同
一方面,渝东北人才引进“入不敷出”。由于区位条件、发展平台、扶持政策等不具比较优势,加之受大中城市“虹吸效应”影响,渝东北引进人才较为困难。2019年,重庆市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2.4万人,在重庆本地就业的占比56.96%,其中选择到渝东北就业的占比不到15%。近几年,渝东北人口数量总体为净流出,2016、2017、2018年渝东北在外务工人员分别为290.68万、284.29万、277.39万人,主要流向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四川、重庆主城等地。每年流向四川11万余人,流向重庆主城近50万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成都、重庆等核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的辐射效应、溢出效应短期内尚不明显,渝东北人才被“虹吸”的现象短期内无法改变。另一方面,渝东北人才培育能力“先天不足”。区域内高校仅7所,高水平职教学校几乎没有;三甲医院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仅1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29家。中国500强企业(总部)数量为零,900家规上工业企业,建有市级及以上研发中心、实验室的占比不到10%,对人才的培育能力、承载能力不足。
(四)区域内人才政策不协同
主要表现为人才政策的衔接互通不够,往往“各自为战”,在人才认定标准、评价体系、服务保障等方面未实现互认互通,无法在区域内形成人才发展合力。比如,“忠州英才”服务卡实行贡献积分制,人才凭积分可享受医疗保障、子女入学、亲属就业、住房保障、培训奖学等5个方面11项服务项目,但因未与其他区县互认互通,无法在区域内其他地方享受同等待遇。對外合作不够,截至2019年底,渝东北与川东等地在干部人才互派方面的合作几乎没有,在培训资源共用、人才活动联办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很少,仅万州与达州联合举办过1次招聘会,忠县与广安合办过1个干部培训班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后交流合作次数有所增加,但仍显不足。利用共同优势组团到上海、浙江等地开展项目推介、人才引进等活动几乎为零。缺乏开放式共享,区域内高校、医院、企业等强强联手、强弱合作、共同提升不够,技能大师工作室、专家大院等平台交流不够,大型科技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度较低,使用率均不到60%。
二、渝东北人才发展的形势与机遇
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打破了区域间人才流动的壁垒,对于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生态环境宜居宜业的渝东北地区,人才工作将迎来越发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广阔前景。
(一)区位优势渐显加速人才流入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启动,渝东北位于川渝陕鄂中心区域的位置逐渐凸显,加之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铁、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广忠黔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渝东北将形成畅通东西南北、融合铁公水空、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将加速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集聚流入。
(二)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人才集聚
区域一体化发展必将带来产业的重新规划布局,渝东北绿色生态产业优势将进一步形成,长江三峡库区绿色工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大健康产业示范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人才承载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因此,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短期内渝东北人才外流有可能加剧,但从长远来看,区域的辐射作用将带动产业的集群发展,继而带来新一轮的人才回流集聚。
(三)生态环境和生活成本优势成为留才优势
渝东北自然禀赋独特、历史人文厚重、生态优势明显,随着打造千里长江“一江碧水·最美岸线”,实施长江沿岸“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构建山水城镇格局三方面的发力,渝东北地区生活条件将更加舒适、生态环境将更加优美、人文氛围将更加和谐,“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将进一步形成。同时,受户籍、住房、交通、子女教育、生活压力等因素影响,大城市长期以来保有的人才吸引力优势减弱,会一定程度影响就业者的地域选择,渝东北因生活成本低、房价低等优势,对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推动渝东北人才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和人才工作重要论述,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渝东北地区实际,坚持党管人才、政治引领,坚持尊重规律、市场导向,坚持以聚为主、做大总量,坚持以用为本、激发活力,坚持制度创新、共建共享,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构建使命共担、协调共进、联动共创、开放共赢的人才发展新格局,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提升人才资源规模、质量和效益,推进渝东北人才协同发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照以上思路,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提升城市环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一是抓规划布局。积极对接国家、重庆“十四五”规划布局,争取新的发展定位及资源,优化区域空间结构,重点在区域协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乡村振兴等方面一体规划、协同建设,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向区域集聚。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等要素,丰富产品供给,推进业态融合,增强城市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二是抓平台建设。深入开展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名校名院名企的战略合作,加快创建一批三甲医院,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和全产业链招商,以干事创业平台吸引集聚人才。三是抓生态约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重要屏障、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大生态承载力评估,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将渝东北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变成引才留才的优势,力争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才向往之地。
(二)加大人才培育,破解产才供需矛盾
一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共同争取教育部支持,加大对渝东北高校的布局和投入,加快推进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除对特岗教师、一线医生实现定向培养政策外,加大对农业、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渝东北产业紧缺人才的定向培养补贴力度。推动形成渝东北高校联盟,在招生入学、学籍管理、教学实施、就业升学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运行,采取学分互认、毕业互通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二要坚持产才融合培育。围绕渝东北产业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支持区域内职教中心、大型企业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等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增强人才培育针对性,解决熟练技术人才紧缺问题。深入推进“3+2”“五年一贯制”等分段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利用好万州职业教育的辐射作用,与川渝毗邻区县共建职教集团和特色职教园区,精准培育更多产业人才。三要提升现有人才质量。建立名师、名医、名家评选表彰制度,建设一批专家工作室,充分发挥专家人才“传帮带”作用,让专业技艺得到更好传承。利用大型企业、科研站点、职教中心、三甲医院等资源,建设高层次人才进修、实用技术人才实训、大学生见习等基地,提升现有人才技能水平。加大专家人才支教支医、定期研修、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等安排力度,让人才实现自身价值、得到锻炼成长。
(三)实施精准引才,对冲人才“虹吸效应”
一要围绕产业引才。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充分利用渝东北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资源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优势,打造国家级化学原料药产业基地、绿色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等,以产业集群带动人才集聚。针对渝东北农业、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痛点难点,向国际、国内发布人才“招贤令”,探索“揭榜挂帅”新机制,通过给予高额经费补助,引进一批核心技术人才团队。建立《渝东北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加大对中、低端人才的引进,解决实用技术人才缺口。二要突出乡情引才。把渝东北280万在外人才资源作为引才优势,联合建立在外人才数据库,实行资源共享,通过电话联络、座谈联谊、主动登门拜访等方式加强引导,打好“乡情牌”“事业牌”,大力回引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就业。2017年以来,忠县共回引本土人才5.1万人,通过忠县籍人才引入40亿元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100余个重大项目。三要开展柔性引才。针对渝东北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的实际,建设“候鸟型”人才工作站、“人才飞地”,形成“学研在成渝主城,转化在两群”的人才共享机制,柔性引进智能化、大数据、金融等高端人才、科技人才。
(四)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人才良性有序流动
一是建立区域联动工作机制。坚持区域人才发展“一盤棋”思想,树立大人才观,定期会商人才重点任务和事项,推进政策协同、制度衔接,推动资格互认、平台共建、人才共育和市场相通,实现全面合作,提升整体影响力。二是推动人才资源有序流动。每年互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年轻干部挂职、教师医生访学、人才交流学习。共享红色教育、新农村建设培训资源,联动开展干部分段式培训、专家研修活动,定期组团到上海、浙江等地开展项目推介、人才引进,支持人才跨区域合作和跨界交流。三是推进平台开放共享。共商共建集“人才信息导览、人才精准搜索、人才智慧分析”于一体的渝东北人才供需对接平台。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先进教学设备和实习实训基地共享体系,加大大型科技仪器设备资源、高层次人才智库资源开放度。联合建立“1个中心+10个网点”的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简化人才服务流程,加大人才服务保障,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作 者:中共重庆市忠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粟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