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浩 ,贾 存 ,张伟娜
(1.威海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山东 威海 264200;2.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山东 威海 264200)
威海市属严重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73 m3,仅为全国的1/4。为缓解城市用水压力,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目前已调引黄河水、长江水2.6亿m3;而另一方面,受水利工程拦蓄能力所限,全市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有16.3%,每年约有70%的降雨直流入海。科学开发利用雨洪资源,已成为破解威海市水资源瓶颈制约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
威海市现有地表水蓄水工程主要包括大型水库、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塘坝及河道引提水工程等。全市现有大、中型水库16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总库容4.9亿m3;中型水库13座,总库容3.4亿m3。小型水库400座,总库容2.4亿m3。塘坝3 393座,总库容0.7亿m3。共有大小河流1 000多条,流域面积200 km2以上的河流9条,最大是文登区境内的母猪河,流域面积1 092 km2,乳山河次之,流域面积1 039 km2。经综合分析计算,全市地表水50%保证率(平水年)可供水量为36 347万m3,75%保证率(枯水年)为27 289万m3,95%保证率(特枯水年)为17 655万m3。
威海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70.6 mm,降水总量为44.67亿m3,全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256 mm,地表水资源量为14.84亿m3,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86亿m3,占降水总量的37.7%。总体属于缺水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的增加,水资源承载压力越来越大。
在1956—2010年的55年间,最大年降水量为1 125.9 mm(1959年),比多年平均值偏大46.1%,最小年降水量为379.6 mm(1999年),比多年平均值偏小50.7%,最大值为最小值的3.0倍。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明显大于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年际变化的另一显著特点是连丰与连枯交替出现,年际变化剧烈的自然特点是造成威海市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也给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一定困难。
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为549.4 mm,占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71.3%,7~8月降水量381.1 mm,占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49.5%,全市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的需水高峰期(3~5月)内降水量仅为110.8 mm,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4.4%,春旱明显,汛期降水一般集中于几场大暴雨。河道在现状情况下,由于上游水库拦蓄及沿河引提水,使下游径流不断减少,干旱年份常出现断流。
威海市河流均为雨源型河流,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占全年河道径流量的75%以上。全市大中型水利工程呈北多南少布局,境内3条主要较大河流均在南部入海。由于河流入海口附近缺少相应的调蓄水库或闸坝蓄存雨洪资源,汛期大部分径流因超蓄而随河入海,仅3条主要河流平水年份弃水量达4.75亿m3,河道雨洪资源利用还具有一定开发潜力。
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针对全市面临的突出水问题,组织编制了《威海市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2016—2050年)》,以蓄水、护水、治水、饮水、管水、节水工程建设为重点,以水系连通、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为纽带,充分发挥主要框架在雨洪资源利用、供水、防洪、改善水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非常规水等水源,科学调控洪水,达到“上蓄中拦下调”,构建“库河相连、蓄排结合、丰枯相济、余缺互补”的供水、防洪等工程体系,保障全市水资源安全。其中,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工程共11项,包括大中型水库增容工程5项、新建水库工程2项、新建地下水库工程3项、新建挡潮闸工程1项。工程实施完工后,可新增兴利库容4.5亿m3,水资源拦蓄利用率提升到30%。
已实施完成米山水库、八河水库、逍遥水库增容工程及新建泊于水库、乳山河建地下水库、南海挡潮闸6大工程,新增兴利库容1.5亿m3。推进实施水资源调配体系,威海市区在已建胶东调水工程及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基础上,已实现供水水库群联网联调、丰枯调剂、余缺互补;荣成市实现了全市主要城镇供水网络全覆盖,区域内骨干水网南北贯通、东西连接;乳山市实现了重点水源地串联成网、联合调度;完成了龙角山水库增容工程,在保证水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开挖及抬田措施将兴利水位抬至39 m,增加蓄水库容1 269万m3,提高水库供水能力。
1)文登区坤龙邢水库增容工程:位于青龙河中游,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农业灌溉、发电、养鱼、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水库于2006—2010年实施了除险加固并通过竣工验收。增容工程主要内容为通过开挖及抬田措施,适当提高兴利水位,恢复水库兴利库容1 285万m3。2018年11月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发展改革委批复,2018年12月启动迁占补偿工作,计划2020年完工。
2)威海市黄垒河地下水库工程:工程位于黄垒河下游,采用梯级开发方式,通过新建拦河闸、坝拦蓄雨洪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拦河闸2座、橡胶坝1座,建设地下防渗墙,同时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2019年初工程可研报告通过市发展改革委批复,7月开工建设,2020年完工。工程实施后,新增蓄水能力4 200万m3,有效满足两岸生产生活用水及生态景观用水,同时作为南海新区的水源之一,可保障南海新区用水安全。
3)文登区母猪河地下水库工程(拟建):位于母猪河流域上游道口村东侧河道以上区域,库区面积约为40 k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橡胶坝2座、新建地下截渗墙3.1 km。计划2019年开展前期工作,2020年开工建设,2021年底完工。工程实施后可新增蓄水能力2 200万m3,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助力文登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长会口水库工程:该项目位于荣成市与文登区交界处的长会口海湾。总库容2.2亿m3,兴利库容2.0亿m3。水库的建成将有助于解决威海市区、文登区、荣成市、南海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也可兼做胶东调水南线工程的调蓄水库。
对水网布局体系开展详细论证,按轻重缓急分期实施。一是依托胶东调水工程在威海市境内北线,分析论证威海市所前泊水库与荣成市后龙河水库连通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实现市级骨干水网“南北连接”,缓解荣成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二是论证实施黄垒河地下水库与米山水库连通工程,实现市级骨干水网“中心贯通”,有效调蓄黄垒河雨洪资源,减少入海弃水量,增加米山水库蓄水量,提高威海市区供水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