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仁全,黄辉跃,王相权,荣飞雪,王仕林,杨杰智,关淑仙,周海燕,李 明,陈新媛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 内江 641000)
内麦366原代号内3664,是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Balandal88/内4344。2006年3月经人工授粉杂交配组,采用系谱选育法,经多年四川内江和马尔康两地交叉选育稳定而成。201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麦2016006。
内麦366全生育期178d左右,春性早熟。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力中等;旗叶下披,旗叶长宽中等;株型较紧凑,株高85cm左右。茎叶、穗蜡质较少。种子卵圆形,籽粒红色,粉-半-角质,饱满度一级,腹沟深,千粒重45.0g左右。穗部性状:穗长方形,穗长11.0~13.0cm,小穗较密,小穗数20个,穗粒数48.4粒,短芒、颖壳白色,卵圆形;护颖茸毛少,椭圆形,方肩。抗倒性较强,耐旱、耐寒、耐湿性中等。
经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CINAU15鉴定内麦366含抗白粉病基因pm21(见图1);2013年、2014年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性鉴定结果为高抗条锈病、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中抗赤霉病。
2014年由四川荣县试点统一送样,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结果为:籽粒容重780g/L,粗蛋白质含量12.09%,湿面筋22.8%,Zeleny沉降值26.0mL,面团稳定时间1.0min。经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品质测定,内麦366含5+10优质亚基(见图2)。
1 2 3 4 5 6 7 8图1 内麦366抗白粉病基因 pm21鉴定图
CS CY12 内麦366图2 内麦366品质电泳图
1:中国春 2:簇毛麦 3:硬簇麦 4~8:内麦366
注:CS为中国春,CY为川育12
2012~2013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61.77kg/666.7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3.7%;2013~2014年度续试,平均产量348.01kg/667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12.2%;2年区试平均产量354.89kg/666.7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7.72%,15点次中13个点次增产。2014~2015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63.03kg/666.7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6.6%,6点试验全部增产。
内麦366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麦区做净作、间套作种植。
内麦366株高中等,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好,适宜“双三〇”或“双二五”中厢带植,旱地套作生产技术要点如下:
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拌种,防控地下虫害和苗期条锈病。先拌杀虫剂、再拌杀菌剂。具体操作:取10mL40%甲基异柳磷乳油,加水1kg稀释成药液,用喷雾器将稀释药液均匀喷洒摊在塑料编织袋上的10kg小麦种子,喷药后堆闷3~4h,再摊开晾干。接着,取10g 2%立克秀(戊唑醇),对水200g调成糊状,将糊状药物和拌过杀虫剂的10kg种子一并倒入拌种器或塑料编织袋中,充分搅拌。最后,将拌好的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后用于播种。注意,用药量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避免发生药害。
前茬收获后,适时对小麦种植带进行整地。采用微耕机旋耕1~2遍,整细耙平,以利机械播种。丘陵坡耕地无法使用大型耕整机具,因此,秸秆很难实现翻埋还田。可在播种之后,将秸秆覆盖于小麦行间或预留行内。
适宜播期为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最佳播期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套作小麦基本苗8~10万/667m2,肥力低田块以最高苗为宜。
采用带式机播技术,在100cm宽的小麦种植带上,用2B-4型带式播种机播种4行,行距25cm,或2B-5型带式播种机播种5行,行距20cm。肥料深度5~7cm、种子深度3~4cm,肥料、种子合理分层。
每667m2施纯氮6~7kg、磷肥(P2O5)4~5kg、钾肥(K2O)3kg,使N∶P∶K比例达到1∶0.7∶0.5。氮肥60%作底肥、40%作分蘖肥施用,磷钾肥全部用作底肥一次性施用。在分蘖期,将剩余氮肥对清水浇施,促进分蘖,提高抗旱能力。
3.6.1 苗期除草 对危害较重麦田,可在小麦2~3叶期进行化学除草,每667m2用骠马50mL、麦喜10mL对水30kg混合喷施,效果良好。
3.6.2 “一喷多防” 于齐穗至初花期,选择晴天下午,每667m2用100g 25%三唑酮+60g 50%多菌灵+20g 10%吡虫啉对水30kg混合液均匀喷雾防治,做到“一喷多防”,防病治虫和保叶增粒重。花前或灌浆阶段视实际情况,对蚜虫发生较重田块,增加1次防治。
于完熟初期及时收割、脱粒、晾晒,避免因堆放时间过长造成的霉烂。含水量低于12.5%以下时进仓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