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雪梅
北美油气公司破产申请数量增加与国际油价自然脱不了干系。不少油气公司债务即将到期,国际油价依然没有太大起色,难以偿还到期债务的公司只得选择破产。
据美国Haynes&Boone公司的数据,自2015年以来,北美洲申请破产的油气公司此起彼伏,尤其是紧随国际油价走低后的2015年至2016年,申请破产的油气公司超过百家;其后情况出现了好转,2017年和2018年申请破产者仅分别为24家和28家。但到了2019年,破产公司数量又开始增加,截至9月30日,申请破产的公司数量已达33家,而仅自5月至9月底,就有27家公司申请破产。自2015年至今,北美总计有199家公司申请破产,涉及的总债务高达1089亿美元。从所处国家看,大部分申请破产的公司为美国公司,加拿大仅18家。而美国申请破产的公司所在地以得克萨斯州最多,达89家;其次为特拉华州,计有31家,表现出明显的页岩资源相关性,相关数据也显示,申请破产的公司大多为从事页岩资源开发的公司。
美国中小油企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极其活跃。石海 供图
北美油气公司破产申请数量增加与国际油价自然脱不了干系。但与2016年因油价过低导致破产数量暴增有所不同的是,2019年的这次倒闭潮与油价的关系并不那么密切。自2016年国际油价创下新低以来,油价已经缓慢但稳定地回归到60美元/桶左右,这在2017年至2018年破产申请数量相对平稳中有所反映。另外,因为今年以来中东局势频现紧张,国际油价甚至还出现过短期的暴涨。数据显示,导致2019年以来破产公司数量增加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到期债务的压力和融资的难度。尤其是自国际油价走低以来,投资页岩油气并未如期获得回报。
根据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和视线研究所(SightlineInstitute)2019年初发布的报告,美国的页岩油行业直到2018年上半年仍处于亏损状态,而迄今这一状态并无明显好转。这份报告对美国33家上市的中、小型页岩油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这些公司在2018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总计亏损39亿美元,仅有7家有少量的盈利自由现金流,页岩油行业整体上仍与实现盈利无缘。《华尔街日报》对50家美国页岩油公司进行的分析也表明,这些公司2018年第二季度的投资比收入高出20亿美元。国际能源署(IEA)曾乐观地估计过美国页岩油行业的盈利能力,称其在2010年至2014年的自由现金流累计亏损为2000亿美元,但随着低油价以来投资趋于保守,效率大幅提升和油价回暖,整个页岩油行业有望在2018年实现首次盈利。但现实却很“打脸”。对现状失望的投资者投资页岩公司的兴趣逐渐减退,企业融资也因之变得日益困难,在一个人人都想兑现离场的市场,崩溃似乎在所难免。
根据标普的数据,美国页岩行业的负债极高,虽然2019年剩下的时间里只有90亿美元债务到期,但2020年至2022年到期债务却高达1370亿美元。截至今年8月,在所有债券评级为垃圾级的能源公司中,已经有5.7%出现违约,这一比例为2017年以来的最高,也是该行业财务压力的一个关键判断指标。随着能源公司债务即将到期,国际油价依然没有太大起色,难以偿还到期债务的公司只得选择破产。在可见的未来,预计破产数量还将进一步上升。
细究这些公司濒临倒闭的缘由可以发现,除了财务上的困境,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开始接手页岩油气资源的开发也是导致一些经营不善的中小公司破产的重要原因。实际上,这一幕并不新鲜,早在20世纪的30至40年代,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就曾经上演过国际大石油公司挤压小油气公司生存空间导致其大批破产的戏码。与10年前小公司主打页岩油气资源开发一样,1929年大萧条后的得克萨斯州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活跃的小石油公司而成为整个灰色氛围中的唯一亮色。但得克萨斯“黑金”热进入成果收割阶段后,国际石油公司开始进入收购,挤占中小公司的生存空间,影响其经营。为了保护当地中小公司的利益,得克萨斯成立了铁路管理委员会来替这些本地的小油气公司从国际石油公司手中争取权益。随着国际油气资源开发环境的不断恶化,美国的许多大型国际油气公司开始回撤国内,与本地的中小企业争夺生存空间,页岩行业也开始出现腾笼换鸟。
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跨国石油巨头已经在美国西得克萨斯州的二叠盆地投入超过100亿美元,累计拥有450万英亩的土地,成为美国重要的页岩油气资产持有者。今年5月底,马拉松石油公司也结束了其在全球其他9个国家的油气经营,将资产尽数出清,回撤国内,未来计划将生产重心放在伊格尔福特、巴肯、二叠盆地等美国油气资产上,其2019年将把60%的资金投向伊格尔福特和巴肯区带的页岩区带,40%则用于二叠盆地和俄克拉荷马州的页岩区带。戴文公司也将全部加拿大稠油资产转让回归国内页岩油气。今年4月,康菲公司也将其在英国北海的油气资产转让,转而注重国内的页岩资源开发。
与中小页岩公司相比,以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为首的大公司现金流充足,既有能力应对油价低谷,同时又掌握克服当前美国页岩区带井网过密问题的技术。中小型独立石油公司则由于资金实力有限,多采取单井作业模式。而跨国石油巨头则凭借其充沛的资金,展开规模化的开发,多台钻机同时作业,远非中小型公司可比。例如,壳牌在二叠纪盆地运用该模式可同时进行4~6口井的钻探作业,钻探8000英尺深地层。跨国石油公司还有能力运用许多新技术来降低成本,如引入大量的数字技术。壳牌的数字页岩项目中,作业人员可同时遥控操作多台钻机,还将深水油气开发中的传感器技术应用到页岩油气开发中。有些机构预计,这些数字技术可将每口页岩油井的钻井成本从590万美元降至400万美元,且未来还有较大降本空间。
伍德麦肯兹研究称,2014年中期,北美大约只有90亿桶二叠盆地石油资源和50亿桶深水油气资源盈亏平衡价可控制在50美元/桶以下。但到2019年中期,盈亏平衡价可控制在50美元/桶以下的二叠盆地石油资源已高达660亿桶。而这些资源大多数已为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和少数几家经营情况尚可的独立油气公司所掌握。
中小油企一直是美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一支极其活跃的力量,也是美国实现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整个美国油气行业发展史中,中小油企一直起着打头阵的重要作用。页岩油气实现高效开发的最根本原因也在于中小油企在技术综合应用上的大胆创新,将并不“新潮”的水力压裂技术和水平井相结合,最终实现了低渗页岩的高效开发。美国页岩油气开发至今已进入“中场”阶段,此时,中小油企或彼此联合,由小做大;或被大型国际油企收购,体面退场,其实是非常正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经营不佳的中小公司被淘汰出局本身就是维护整个体系健康运转的自我疗治。据Seekingalpha网站预测称,未来5~10年,能源行业将出现大规模兼并,多数油气公司将面临或出局或破产的前景。屹立不倒的公司将是那些能够审时度势,准确捕捉新风口并实现转型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