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碧,郝付军,朱永伟,苏 昭,周永胜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实施,我国将有更多的企业逐渐 “走出去”,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更广泛的机会。作为拉动经济、技术领先的中国铁路,正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制造、中国运营”的建设模式积极参与世界铁路的建设。而推广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培训当地工人胜任工作岗位要求成为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2015年以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启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建设项目。作为重点项目,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经充分调研,提出主动响应中国铁路“走出去”发展战略,引入澳大利亚职业培训包理念,立项开发国际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积极为中国国际铁路工程开展技术和劳务输出培训,为中国铁路走出国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职业培训包是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官方文件与教学法规,除了项目培训的具体内容、课程以及培训方式之外,对于统一国家能力标准、评估指南以及资格证书也做出了明确、详尽、具体的规定,并对相关的辅助材料进行提供,其应用的灵活性与自由性更为突出。
借鉴澳大利亚培训包的设计理念,职业培训包一般包含一个素质与基础培训包和若干个职业岗位培训包。在设计职业岗位培训包的过程中,首先对企业众多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研究,按是否具有基本相同、相似的职业能力归类,组建职业岗位群,以职业岗位群来划分职业岗位培训包。
国际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开发以满足国际铁路工务技术人才岗位(线路工、桥梁工)要求为出发点,实施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证书紧密对接,确保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以中国铁路线路工、桥梁工职业标准为依据,与西安铁路局等企业深度合作,深入调研工务人才需求与培养标准,着力建设“三包一体”即集标准包、指南包和资源包为一体的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以模块化、菜单式培训课程建设为关键,将职业技能培训所需资源(职业标准、教学内容、教材开发、教学形式、考核标准、师资标准、实训条件等)组合打包,形成规范、标准、科学的培训模式。
针对国际铁路工务技术培训过程中职业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标准不够完善,教学资源不够规范等突出问题,项目组加强调研,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点建设。
1)校企深度合作,明确了当前我国参与建设的国际铁路对工务技术人才的岗位要求。与西安铁路局、兰州铁路局、中国中铁海外公司等企业合作,面向中国铁路施工与维护企业,开展中国铁路“走出去”过程中铁路工务技术人才的岗位要求调研,制订出开展国际铁路工务培训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2)以标准包开发为核心,构建了“三包一体”的培训包框架体系。国际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开发过程中,重视结构框架的建设,借鉴澳大利亚职业培训包模式,构件标准包、指南包、资源包三包一体的培训包框架。以标准包开发作为核心内容,完成职业标准、培训标准、考核标准、师资标准、实验实训场地标准等,形成铁路工务技术标准包。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关注点不同,分别开发适用于学员、企业和学校的指南包。围绕培训的课程、学习、信息所需的所有资源,“捆绑”打包形成了资源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培训包框架体系。
3)依据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开发了模块化、菜单式培训课程。牢牢树立以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国际铁路工务人才(线路工、桥梁工)为目标,构建模块化、菜单式的培训课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理实一体,教学做合一,以职业技能鉴定为考核标准,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组建了高水平教学团队开展海外培训,效果得到多方肯定。国际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开发完成后,2016~2019年先后六次组织教师团队赴肯尼亚开展工务培训。参加培训的肯尼亚学员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扎实的专业学识、踏实的工作作风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全部被中国路桥公司蒙内铁路公司录用。国际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受到当地学员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誉。
2)搭建了“三包一体”的培训包建设框架,指导校内同类专业职业培训包建设。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建设过程中,依据澳大利亚培训包建设模式,搭建了“三包一体”的培训包系统化建设框架;制订了立体化开发标准包、指南包、资源包的开发流程;依据铁路工务工作过程,构建模块化、菜单式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职业培训包开发模式,为校内同类专业开展职业培训包提供了借鉴。
3)开发了英文版铁路工务培训包,提升了专业的影响力。国际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的开发与建设符合国家职业培训包建设的规定,先后在兰州铁路局、南昌铁路局新进职工中进行了试点;建成以后为蒙内铁路培训了六期、十余个班的肯尼亚当地学员,效果良好,受到了行业企业的广泛赞誉,成为国内同类专业关注的焦点,扩大了专业的知名度,提升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影响力,为提高专业国际化水平,继续开拓国外培训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1)校企深度合作构建三包一体的培训包框架体系,助力国际铁路工务技术人才培训。在开发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过程中,学校与行业企业、同类院校密切合作,开展调研,协作构建三包一体的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框架体系,整合校、企的优质资源,使得培训项目紧贴生产一线,强力支撑国际铁路工务技术人才培养。
2)建成英文版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有效服务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以服务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为出发点,面向国际铁路工程所在国,以当地铁路工人胜任岗位为目标。将开发形成的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进行语言转换,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通力协作,将全部教学文件翻译成英文,实现了教材由中文向英文的高质量转换,确保了外籍学员能够自主使用全部教学资料。
3)培训课程与职业属性相对接,铁路工务职业技能培养项目化。建立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模块化、菜单式的培训课程,培训包开设三个模块即通识模块、线路工模块和桥梁工模块。其中通识模块是必修模块,线路工模块和铁路桥路工模块为任选模块。培训包融入了铁路线路工、铁路桥梁工的职业技能要求,体现了企业对应岗位的职业属性,把企业对该岗位职业属性的要求充分融入培训包,实现了培训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将企业生产项目导入学员的学习和训练,培训过程同时也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
应用实践表明,国际铁路工务技术培训包集实用、标准、普适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针对性。培训包为企业、学校、教师、学员提供了一种新的培训范式,丰富的教学资源、专业的教学团队,推广了中国标准,为中国铁路“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了智力支持。
[ID:00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