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红,刘维红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
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BIM技术的运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情况。通过这种可视化的管理,设立的“设定目标——模拟建造和优化——跟踪展示——调整分析”这一流程,极大地便利了进度管控工作,确保了项目管理的效率。
工程造价在建设过程中通常有四个过程,即:建设前期过程、建设预备过程、建设施工过程以及竣工验收过程。其中,施工阶段的最突出的特点是过多的设计变化和众多的参与建设单位,而又想第一时间传达设计要求等相关问题。
针对这方面的问题,部分企业通过引用分布式云平台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工作成员接受信息的难题,具体工作人员只需要将iPad连接Wi-Fi就可以收取到管理员发送的最新数据和信息,为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之间创造了安全高效的交流通道,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不仅如此,云平台技术也将模型构件和现场构件通过信息化技术联系起来,技术人员只需操作iPad就可以找到构件的相关信息,真正做到了对大型、隐蔽构件的可视信息管理。
太原玲珑苑4#楼施工项目开始于2015年3月,在2016年6月主体已完成,于2016年底竣工。回顾该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不论是在项目策划阶段还是工程设计阶段,不论是在工程发承包阶段还是在工程施工阶段,都运用到了BIM技术,包括了Revit、GICD、三维布场、广联达云计算等,工程造价管理中BIM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
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①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设备进行分配和管理;②对施工用地进行分配和管理。通过现场的管理能够最直接地安排物流、人流的相关转运工作。确保了管控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进一步保证整个生产链的高效安全运转,现场的施工情况也能及时地反馈给现场管理工作人员,从而能够帮助现场管理工作者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通过在施工之前将设计模型和计量模型相融合,可以为模型构建提供很多的方式,为提高效率,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模型的建立来查询新建项目和改造项目的相关信息。
太原玲珑苑4#楼项目的主体和管道的设计都采用了三维可视化的模拟建造,通过三维的方式将主体的建设动态地展现了出来,这样对许多方面展示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在电气安装方面,反映了照明灯具的安放位置、电气管线的线路、各楼层配电箱的位置、架桥安装的高度;在给排水方面,展示了给排水管道的连接情况、卫生器具的安放位置以及在不同楼层之间的穿插情况,并将图纸情况与工程量相对比查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在采暖通风等管道的安装方面展示了各管道之间的连接和位置。通过建设模型,及时地对电气管线中结构的重合部分进行了说明,进一步体现了设计单位的专业性和工作的责任心。
施工单位在建筑结构虚拟图中也发现了暖气管道和给排水管道设置的不合理性,这种结构紧凑的设计是不利于以后的维修工作的,专门为此,施工单位也向设计单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模拟建造,能够直观地发现影响工程进度的具体因素,方便了进度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确定了采用不间断流水施工的方法,将室外装修工作提前了近一个月。由此可以看出,模拟建造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模拟建造也为技术交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施工技术交底的准确度也因此得到了保证,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了技术交底的可视化。对于本工程的主体结构建设工作,包括楼梯配筋、电气、给排水管道安装等,都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示了出来。这种三维可视化的方式也受到了施工人员的一致好评,施工工作也就更加容易开展,施工技术和工艺也能在对动画进行了解后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和沟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可视化的技术交底,使得在环境整治停顿两周的不利情况下,依然能够在工期不延长的同时保质保量完成。由此不难看出,可视化交底对保证工程施工先进性和时效性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在BIM的基础上,设立的“设定目标——模拟建造和优化——跟踪展示——调整分析”这一流程,极大地便利了进度管控工作,减轻了生产人员管理工作的难度,最大程度地缩减了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时间。通过这种可视化的管理,设计方案的目的和内容都能够直观地展现给工作人员,确保了项目管理的效率。
[ID:00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