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艳 孙 孟
(浙江海洋大学图书馆,浙江 舟山 316022)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振兴乡村文化,推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舟山是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共有1 390 个岛屿,其中有人居住岛屿103 个。2019 年3 月,舟山市委市政府印发了《舟山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渔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其总体目标是围绕“四个舟山”建设的总体部署,依托独特的海岛资源禀赋,统筹推进产业提质、乡村提标、增收提速、改革提效、治理提升的五大行动,努力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五大振兴。[2]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高校承担着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需求的重要责任。作为舟山本地高校,浙江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浙海大)承担着服务舟山海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2018 年4 月,浙海大主动与舟山市普陀区桃花岛对接,在桃花岛建立“校地合作”项目,签署了“校地精准服务协议书”,旨在通过智力支持、拓展服务、合作共赢等方式积极开展桃花岛文化帮扶实践。
乡镇文化需求精准分析是舟山本地高校开展海岛乡村文化帮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文化帮扶目标的重要保障,是确保文化帮扶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文化帮扶领域的“真帮扶”要求。[3]自2018 年4 月浙海大与普陀桃花岛开展“校地合作”项目以来,浙海大的专家和学者针对桃花岛公共文化服务,海岛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和海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多次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发现桃花岛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精准需求。
(一)提升桃花岛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桃花岛建有镇图书馆,目前藏书量达3.5 万余册,实现了与普陀区图书馆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此外,桃花岛11 个乡镇社区建有村级农家书屋和3 家特色农家书屋,每家书屋配送不少于600 册图书与5 种期刊。各个村级农家书屋配备一台与普陀图书馆联网的电脑,能让海岛居民实时共享舟山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但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尽管桃花岛图书馆设备和馆藏量基本达到了乡村图书馆建设要求,但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利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乡镇的“全民阅读”理念宣传不够。缺少与阅读相关的策划宣传推广活动,缺少相应的阅读指导规则和方法,缺少提升海岛居民阅读能力及阅读兴趣的从业人员。2.乡镇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内容与海岛居民的生产需求、文化娱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配置的图书资料基本上以捐赠或政府配送为主,内容庞杂,与海岛居民的实际需求不能有效对接。[4]3.乡镇图书馆缺乏相应的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和网络计算机管理人员,不能满足海岛居民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服务效果不理想。4.乡镇图书馆没有微信公众号,没有开展网上的图书推介和阅读推广等活动,使得村民的数字化阅读完全处于网络碎片化阅读状态。
(二)丰富桃花岛群众文化活动内容。2013 年以来,桃花岛在普陀区委部署下,陆续开始了渔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截至2018 年底,桃花岛11 个社区都建有文化大礼堂。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文化大礼堂开展文化活动内容有待提炼提升,海岛农村文化活动内容相对集中于民间民俗文化,如端午、中秋等节庆活动开展较多,而且存在着结构粗放、思想提炼不够、艺术加工不足、同质化、缺少精品等问题,艺术品质有待提升。
(三)提高桃花岛文化产业品牌竞争力。桃花岛生产的大立有机茶是经国家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与其它茶叶相比,大立有机茶种植于高海拔地区,生长环境纯净自然,远离污染,种植过程中不施加化肥与农药。再则,由于低温的气候延缓了茶叶的生长速度,也让茶叶内的有机物累积含量更高。因此大立有机茶冲泡之后清香怡人,回味甘甜悠长。大立有机茶前几年主要出口国外,近年来开始拓展国内市场,尽管大立有机茶具有优良的品质但在国内销售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大立有机茶作为小众茶叶,在茶叶品牌建设与营销方面存在欠缺,不如西湖龙井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及美誉度。目前,大立有机茶还停留在卖茶的层次,缺乏品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产业发展。
乡镇海岛图书馆(含农家书屋)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在农村的发展与延伸,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是面向乡镇海岛广大村民和居民的公益性单位,能为村民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营造崇尚知识、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是广大海岛群众学文化、长技能、强本领的精神粮仓。
随着舟山市政府对乡村海岛公共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加强,乡村海岛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硬件设备及资源配置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有效地使用资源,提高其文化软实力。共建海岛图书馆不仅能充分利用浙海大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数字资源,而且还能为海岛图书馆的管理及咨询服务等提供智力帮扶,进一步推动舟山本地高校对桃花岛文化帮扶的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建设。
1.帮助桃花岛图书馆精准配置馆藏资源
根据桃花岛的地域特点和海岛居民的现实需求,充分挖掘桃花岛的民俗文化、海洋文化、武侠文化、神话传说等,帮助海岛图书馆精准建设馆藏,形成有引导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馆藏资源。并以此不断丰富馆藏,使其更贴近海岛居民的实际需求,把桃花岛图书馆建成具有鲜明海岛地域特色、且具有良好示范效应的海岛主题图书馆。
(1)系统收集整理桃花岛地域特色的海洋特色文献、民俗文献、佛教文献等,丰富桃花岛地方特色馆藏。桃花岛特色文献不仅有利于桃花岛旅游资源的开发,丰富海岛旅游的文化内涵,而且能为桃花岛旅游产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宣传途径。因此,收集整理桃花岛特色馆藏文献对桃花岛旅游产业建设具有巨大的支持作用。[5]
(2)合理配置适合桃花岛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图书资料。浙海大图书馆精心挑选,合理配置了有关渔农业生产技术,水产品加工、疏菜水果种值以及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的馆藏资源。此外,结合桃花岛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养生、地方戏的馆藏,针对少儿的阅读需求,尽可能提供些少儿读物或少儿优质绘本等,以此满足桃花岛乡村居民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3)充实人文经典类馆藏资源,助力桃花岛居民提高文化素养。经典著作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不断积累的智慧结晶,是一个人增加知识,涵养气质的最好读本。浙海大图书馆根据桃花岛居民的需求,尤其是进一步满足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需求,配置适合乡村居民需求的通俗版的经典书目,如世界名著、中国名著简读版及其它通俗读物。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使乡村居民感受经典的教化,提升文化品味。
截至2019 年6 月,浙海大图书馆已为桃花岛精心挑选了3 000 余册适合当地群众阅读的图书资料,流动到桃花岛图书馆。此外,为了提高海岛图书馆对桃花岛村民的吸引力,依托浙海大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不定期地对海岛图书馆图书进行更换。以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图书内容来吸引读者,并定期举办一些创意性的图书推选、介绍活动等,以满足桃花岛居民的文化需求。
2.以数字化为手段扎实推进精准帮扶
(1)建立桃花岛信息服务资讯平台。浙海大图书馆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构筑了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加入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等机构。此外,还订购了40 多种国内外重要数据库,能为读者提供实时的网络在线咨询服务。为了让桃花岛居民实时共享高校的信息资源,浙海大图书馆通过互联网与桃花岛图书馆及各村级农家书屋建立起信息服务资讯平台,开放高校图书馆的优质图书资源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共享并提供信息检索及咨询服务。可以利用网络远程协助或者在线咨询,组织学校专家进行在线咨询和服务,解答海岛居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亦可以与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建立合作,为海岛居民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
(2)构建海岛旅游资源数据库。桃花岛是舟山市旅游强镇,是一座金庸笔下风景如画的“海上仙山”。通过调研发现,尽管桃花岛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旅游资源,但对本岛特色文化资源宣传和景区活动策划力度不够,也找不到可供检索的途径。浙海大图书馆帮助桃花岛构建海岛旅游资源特色数据库,能满足用户对旅游信息资源的日益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需求,满足众多用户相互交流、互动体验需求,以此促进海岛特色文化资源与海岛旅游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
(3)建立海岛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帮助海岛图书馆建立微信公众号,开展精准阅读推广活动,满足海岛居民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是实现海岛文化帮扶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调研发现,桃花岛乡村居民普遍表示有强烈的阅读需求,尤其是农业生产技术、农技推广、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数字资源,普遍期待在渔农村开展适合需求的数字阅读推广活动。[6]建立桃花岛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能及时向桃花岛居民推送电子图书、致富信息、文化产品、法制知识等数字资源,以此进行有效的阅读推广活动。
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主流思想在净化社会风气和凝聚人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海岛乡村治理的灵魂,是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根本支撑。这其中包括法治文化普及、传统文化弘扬、精神文明创建等。[7]通过建立高校文化志愿者队伍,深入海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进海岛,是提升桃花岛居民信息意识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1.协助桃花岛文化大礼堂文化内涵建设
文化大礼堂是海岛乡村精神文化的活动场所,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是彰显桃花岛文化特色的“文化地标”,因此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具有渔农村特色的文化礼堂是本地高校实现文化帮扶,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渠道之一。浙海大的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结合其学院学科、专业优势与桃花岛后沙头文化礼堂进行了一次“校堂合作”,开展了后沙头文化礼堂创新设计的社会实践活动。桃花岛后沙头是以渔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海岛社区,文化礼堂设计以体现“渔村海洋特色”为目标。为了充分融入海岛特色元素,浙海大的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老师对后沙头文化礼堂进行了创新设计。文化礼堂外侧设计了大气、吸睛的“碧海沧浪”和“中国梦”彩绘。文化礼堂内的板块墙面设计也各有不同,既能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弘扬良好的道德风气。此外,还把渔绳结、渔业生产工具、船模等摆放在渔村文化陈列室。通过多元化的空间布局,生动地彰显了后沙头的渔村文化特色。
2.推动桃花岛渔农民文化素养和文化品味的提升
浙海大联系其它高校师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桃花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18 年暑期,浙海大联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紫罗兰声乐协会的师生们开展了“文艺下乡”专场演出、组织桃花岛中心学校暑期艺术兴趣班、为桃花岛居民讲解反假币知识、为桃花岛党员干部进行生动的党课宣讲等一系列活动。2019 年暑期,浙海大再次联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在桃花岛举办了暑期艺术兴趣班活动。免费为桃花岛儿童组织了为期10 天的教育课程培训,主要包括:硬笔书法、英语口语、少儿民舞、主持朗诵、少儿绘画、少儿合唱、少儿街舞等。为了提升桃花岛居民的艺术品味,浙海大主动联系桃花岛镇政府组织了来自桃花岛基层的40 余名基层文化员、文艺骨干、排舞爱好者的健身排舞培训活动。特意邀请浙海大排舞教师、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教师专业授课指导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彰显了浙海大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开展文化服务的魅力,当地群众热情参与,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桃花镇居民文化素养和文化品味。此外,浙海大还请学校经验丰富的海洋体育专家为桃花岛如何开展海洋特色体育项目出谋划策,助力海岛旅游经济发展。
3.辅助海岛教育事业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教育先行。乡村教育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海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海岛,是提升海岛居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让书香浸润海岛,充分认识到“阅读乃教育之本”。浙海大与桃花中心学校合作开展一系列的帮扶工作。 主要有:(1)2018 年6 月,浙江海洋大学民盟总支策划了名为“大手牵小手·大学牵小学”的桃花岛小学毕业生游学等活动。60 余位桃花小学毕业生参观游览了浙海大图书馆、校史馆、海洋标本博物馆,增长了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拓展海岛学生的视野。(2)2019 年暑期,人文学院小教专家们为桃花岛中心小学教师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上了一堂别开生面讲解课;帮助学校确立校本教材编撰内容和教学研究方向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桃花岛书香海岛建设。
文化的产业振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内容之一。桃花岛大立有机茶国内销售情况不理想。究其原因,大立有机茶作为小众茶叶没有较广泛的知名度,缺乏品牌效应。为了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大立有机茶文化的整体情况,提升大立有机茶的知名度和购买力,浙海大邀请舟山著名茶艺专家,浙海大郑雯嫣老师对大立有机茶进行“茶文化+产品”设计和茶艺培训。她认为,大立有机茶作为桃花岛的地方茶叶品种应与桃花岛的地域特色相结合,体现出桃花岛在人们心目中武侠与养生特色,以此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形象。此外,桃花岛是大立有机茶生产基地,也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自身要形成良好的茶文化氛围,进一步做好桃花岛“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大文章。[8]2018 年5 月,她专门为桃花镇的民宿经营户、酒店宾馆负责人以及茶艺爱好者30 余人在桃花岛的大立有机茶庄举办了首届茶艺师培训班。通过培训帮助学员们学习研讨茶文化,培训茶艺表演等。下一步她还将帮助大立有机茶庄打造成为集种茶、品茶、茶艺表演为一体的桃花岛茶文化培育和传播基地,进而推动桃花岛休闲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除此之外,浙海大还将进一步对接桃花岛文化特色和海岛经济需求,开展桃花岛系列“文化+产品”的帮扶工作,以此形成品牌、带动海岛就业。
浙江海洋大学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等,这些为舟山海岛文化振兴提供了信息、人才和技术条件保障。自2018 年4 月起,浙江海洋大学对接桃花岛的文化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海岛文化帮扶实践。经过近两年多来的文化帮扶,已经初步构建起一站多点的社会服务平台,为海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服务范例。笔者作为舟山海岛文化帮扶项目成员参与了海岛文化帮扶实践,也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总结,希望借此能为舟山本地高校服务于其它海岛乡镇文化振兴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舟山本地高校要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精准对接海岛文化帮扶需求。首先要通过实践调查了解当地文化和经济精准需求,以便能因时因地制宜,精准输送文化资源。此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注重海岛文化帮扶对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加强海岛文化帮扶对象的培训,真正达到“文化扶志、文化扶智”的效果,以此造福于海岛居民。
(二)加强与社会力量的联系,协同参与舟山本地高校文化帮扶项目。首先,要注重与高校学生社团的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的人才力量和优势,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文化下乡、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9]此外,加强与地方的企事业单位联系。如与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行业协会、公益性组织机构、各种文化帮扶基金会等合作发展海岛文化帮扶项目,以此获得基金、技术、人力及智力等方面的支持。
(三)创新舟山本地高校文化帮扶活动形式,深化文化帮扶内容。首先,本地高校在开展文化帮扶活动中,要不断创新文化帮扶活动的形式,力求以新颖、多样化的手段为海岛居民提拱服务和帮助。二要加强舟山本地高校为海岛渔农村文化帮扶的可持续发展。在文化帮扶的实践中,舟山本地高校应不定期派遣专家驻守海岛渔农村,帮助海岛渔农村开展系列性、专题性文化帮扶活动,满足当地海岛居民持续性的、高层次的文化需求。[10]三要发挥舟山本地高校专业和人才优势,整合海洋水产、海岛特色文化、海岛旅游等信息资源为海岛渔农村经济和文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文化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