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圆,韩传超,王 新
(济南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山东省平原水库主要是围坝型,其次是半填半挖型,通过地上围坝和库内取土下挖形成库容,并从水源地引水充库形成的蓄水调节水库。山东省平原水库主要特点是:围坝轴线较长,坝体就地取材,为均质土坝,坝高一般不超过15.0m;库水面较为开阔,水位一般高于坝后地面。水库浸没是平原水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也是水库运行管理单位比较重视的问题。
水库渗水引起水库周边区域地下水位壅高,地下水位壅高可使毛管水抬升,当其上升高度达到建筑物地基或农作物和树木的根系,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将产生浸没问题。
水库浸没可造成水库周边农作物区土地沼泽化或盐渍化,引起作物减产;建筑物区地基软化及沉降,影响稳定和正常使用;道路翻浆,甚至产生冻胀;地下水质恶化等危害。
水库浸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条件。
山东省平原水库所在区域地貌单元类型多为黄泛平原区,地形较为平坦,水库蓄水后库水位高于坝后地面高程,当存在渗漏通道时,库水将不断地流向坝后,且由于地势平坦,影响范围较大。
受黄河频繁摆动、泛滥等影响,平原水库工程场地不同岩相相互叠置,沉积物岩相变化复杂,常呈犬牙交错,同时,因黄河水量及泥沙含量变化,沉积物具有微层理及不均匀性,即砂壤土夹有黏土、壤土,黏土夹有砂壤土、粉砂等。表现在地层结构上无完整统一的相对隔水层分布。根据现场注水、抽水试验,场地地层多具中等透水性。
山东省平原水库工程场地地下水类型以潜水为主,局部具微承压性;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水力坡降较缓,水库蓄水后库水位高于坝后地下水位,受水库渗漏影响,坝后地下水位壅高,产生浸没。当受库水压力和库水外漏等影响,水库周边地区原有的地下水径流和排泄方式发生改变时,地下水位壅高、浸没现象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山东省平原水库工程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地下水埋藏较浅,水力坡降较缓,水库蓄水后库水位高于坝后地下水位,加之场地地层多具中等透水性等是水库浸没产生的原因。
水库浸没防治原则有三个方面:一是因害设防,使控制区域临界地下水位不影响农作物生长、库周建筑物安全和群众生活;二是水库浸没防治应与增强工程建筑物安全性(如渗透稳定性)相结合;三是因势利导,针对水库浸没的已成事实,可开发成藕塘、鱼池,种植喜水性植物等,以利用坝后较高地下水位现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对大坝上游及库区采取防截渗措施,减少水库渗漏量,降低因水库渗漏导致水库周边地带地下水位的壅高,减少水库浸没可能性。根据山东省平原水库建设经验,全库区的水平防渗措施为佳。
在坝后设置排(截)渗沟及减压井,将渗水及时地排走,降低坝后地下水位,亦是防治水库浸没的一种有效措施(如济南市东湖水库、聊城发电厂新厂引黄调蓄水库)。为减少水资源浪费,也可以将坝后排(截)渗沟渗水用水泵抽至水库(如德州市陵城区丁庄水库)。
针对水库坝后浸没的已成事实,可通过开发成藕塘、鱼池,种植蒸散发能力比较强的植物和其他喜水性乔木等措施,或开发成湿地公园,以减少因水库浸没造成的损失(如济南市玉清湖水库、德州市夏津县夏津水库)。
采取压渗填高处理措施,恢复原场地生产生活条件。因平原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水库浸没范围较大,采取压渗填高方案需结合田块、道路、沟渠、建筑等综合考虑,一并布置,同时采取该方案时需考虑到临时征地较多的特征。
水库浸没是平原水库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其防治措施需结合其他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统筹考虑,如对水库采取防截渗措施可减少水库渗漏、改善坝后浸没问题;坝后设置排渗沟的同时增设反滤层,可降低坝后地下水位、改善坝后渗透稳定。同时,水库浸没的防治亦可考虑采取改变作物品种,进行水产养殖,压渗填高处理等措施。总之,水库浸没问题的防治需因地制宜,根据工程实际具体分析后采取处理措施,以期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