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丽洁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201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随着本科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总量却在不断下降,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生源是一所高校的命脉,是所有发展的前提,因此如何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如何提高生源的“质”和“量”是摆在每一所高职院校面前需要攻克的难题。
生源的质量和数量都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同样如此。质量决定着发展的高度,数量决定着发展的规模。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戴家干博士曾打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假如把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看作炼钢的话,高考毕业生就是生铁或者矿石。只有选到好的生铁或者矿石,并送进钢炉冶炼,才能练出好的钢铁来”。而一所学校是否能够发展好,是否具有优质的办学条件和特色,又是招生工作的核心竞争力[1]。做好招生工作,可以在向社会展示学校优势、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的同时还能够招收到较好的生源,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高考的录取政策是分科批次和专科批次的,且专科批次是在本科批次之后。这就意味着高职的生源绝大部分是在没有被本科录取,学生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进入的高职院校。这在生源“质”上就已经处于弱势地位。加之当前本科院校的扩招政策让更多的学生进入本科学习,这使得高职院校在招生的“量”上又面临新的困境,这种“僧多粥少”的境况也直接导致了高职招生很多“怪相”的发生。长此以往,高职院校何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与西方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不同,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这使得很多家长对于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看法还未能扭转过来。很多家长认为高职教育的层次很低,把高职院校简单的同中专和技校等同起来,有些家长甚至认为高职院校毕业后就只能当工人,认为早晚都是打工,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多读几年书,所以有不少高中生毕业之后宁可直接去打工也不愿上高职。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利用提前招生、注册入学等政策盲目招生,不断降低标准没有下限,也使得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不断降低[2]。
虽然从数据上,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并不比本科院校的低,有的甚至还超过了本科院校。但从实际来看,大量的学生选择的工作都是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是不对口的,就业质量和层次都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高职院校的招生。另外,企业之间对于学历的固有认知,本科毕业生与专科毕业生进入企业的工资待遇会有所区别,加之近些年本科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对于学历的盲目攀高,这些问题都导致了高职学生的就业困境[3]。
当前,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认知仍存在一定的误解,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品质来吸引考生。一方面,高校应当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另一方面,保持专业之间的均衡发展,使教学资源有所倾斜,不能出现一边倒的局面,确保一些非热门专业也能够有良好的招生[4]。
招生宣传队伍的建设是招生工作的基础工作。一方面,要壮大招生宣传的队伍。从以往来看,很多高职院校招生都是招生部门或者是学工的老师负责,其他部门的教师或者专任教师参与较少。应当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营造浓厚的招生氛围,共同承担学校招生工作的重担;另一方面,招生教师的整体素质应当加强。从以往的招生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的招生教师存在敷衍了事、不耐烦的现象。每一位招生教师都是学校的名片,应当挑选出一大批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的招生人员,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传统的招生宣传多为到高中校园内进行宣讲和咨询,效果也较好。但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加以及不同种类学校的出现,这种传统宣传模式的效果也在不断削弱。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招生宣传效果,必须拓宽招生的渠道。一方面,我们除了走进校园宣讲以外,还可以与中学的师生在日常的中建立良好的关系,例如在中学的实验室建设、校园活动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主动邀请中学的相关领导、老师或者学生走进校园参观,切实感受大学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一来,“走出去”与“走进来”相结合,可以使招生宣传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促进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当充分运用这部分资源。一方面可以利用抖音、快手等大众喜闻乐见的直播平台广泛的宣传,将学校的社团风采、专业特色介绍、专业实训场景、学校环境(食堂、宿舍、健身房)、各类文体活动、比赛过程等素材通过直播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加直观;一方面加强微信公众号、官网的建设,将就业展示、教育教学、升学、校园文化等家长比较关注的内容重点展示,赢得家长和学生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