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签署对能源领域影响几何

2020-01-06 03:18:58
矿山安全信息 2020年42期
关键词:禀赋韧性能源

2020 年11 月15 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参加,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5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15个成员国纵跨南北半球两大洲,覆盖资源禀赋国和技术禀赋国,其经济体量、人口总量和贸易总额均占全球的1/3。RCEP的签署不仅给区域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提振了信心,对中国能源市场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优化我国能源结构

RCEP 战略的实施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一方面,能源转移是化解产能过剩的一个主要手段,把我国过剩产业转移到东盟一些欠发达、产业发展还未饱和的国家,可以实现去产能的目标;另一方面,使用更多清洁绿色能源,加快能源转型。我国天然气资源匮乏,每年需要向澳大利亚进口至少2100万t天然气。随着RCEP的推进,天然气进口有望增加,周期进一步拉长。

与东盟十国类似,我国清洁可再生能源丰富,但是技术开发水平亟待提高。RCEP 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可以促进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完善,加强关键技术装备联合攻关,为我国开发水电、风电等清洁绿色能源创造了时机。

◆进一步保障能源安全

能源市场的供需平衡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RCEP的签署表明各成员均承诺降低关税、减少标准壁垒,这有助于降低各国贸易的成本。东盟国家在煤炭、天然气、镍、不锈钢等产业有出口优势,目前也与中国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RCEP则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双方的贸易合作,解决国内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RCEP 还拉动他国对我国优势产业的需求,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

能源可获性是能源安全的必要条件,这需要从能源运输能力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进行考察。虽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能源资源的主要供给方,但是国家之间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体系还不够健全。我国与中东地区距离较远,这对管道的运输能力和维护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RCEP 国家中很多位于东亚、东南亚,与我国领土接壤、政局稳定,可确保能源运输的安全与便捷。

◆推动能源核心技术合作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技术发展迅速,但电池、核心电子零部件等技术发展遇到瓶颈,RCEP给我国创造了合作的契机。

海关数据表明,2019 年中国已经成为日、韩机电产品的最大需求者,两国对中国的出口构成中,机电产品占比超过40%。随着RCEP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国可向日、韩两国学习更多先进技术,提高新能源中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板等的产出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国际竞争力。

◆增强我国能源系统韧性

能源系统的韧性体现在抵御风险的能力上。近年来,在逆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能源系统受到了威胁。能源供应渠道较为单一,如石油进口超过65%源自中东地区,对能源进口的依赖阻碍了我国能源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RCEP使我国减少对美欧、中东市场的依赖,促进能源供应渠道多元化、进口产品多元化,提高能源的替代性,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

不仅如此,RCEP还促成了区域能源系统的健康发展,加强产业上中下游的流通,促成国际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国和技术禀赋国的优势,有效增加区域能源系统的韧性。各国企业在区域内合理配置要素资源也有利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能源企业“走出去”挑战犹存

目前日、韩、澳、新是我国的贸易逆差国,未来一段时间贸易逆差依旧存在并可能扩大。贸易开放还会增加对低成本材料的进口,但这不仅挤占了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还将迫使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此外,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与日、韩等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能源开发技术水平低、国际认可度低等问题将成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阻碍……

今后,我国能源企业要牢牢地抓住RCEP战略合作的机遇,使用优质的清洁能源,继续发展优势产业,打造中国特有的国际能源品牌,提高全球市场份额。通过“引进来”“干中学”,弥补技术短板,促进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

猜你喜欢
禀赋韧性能源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46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阿来研究(2021年2期)2022-01-18 05:35:40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小学科学(2020年5期)2020-05-25 02:58:24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 03:15:08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家教世界(2019年4期)2019-02-26 13:44:20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20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特别文摘(2016年15期)2016-08-15 22:04:26
基于禀赋压力系统分析的水资源承载与分区管理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
天工(2015年3期)2015-12-21 12: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