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常见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2020-01-06 02:40:59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霍焕东
抗癌 2020年3期
关键词:免疫系统靶向癌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 霍焕东 任 典

肺癌总体上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对于这两种不同类型肺癌的治疗方案是截然不同的。肿瘤内、外科的医生会综合肿瘤的具体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个体化为患者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手术、化疗、放疗”三者一起并称为癌症的三大常规治疗手段。近年来,还出现了像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等新兴化学治疗,以及热消融、冷消融、介入化疗等介入治疗。还有针对广泛胸膜转移的热灌注化疗。随着医学上对癌症认识的不断更新,还会涌现出更多的新的治疗思路。

目前,内科治疗的目的仍是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延长患者的寿命。因此对于肺癌患者,目前完整的(R0)手术切除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切除的范围应包括完整的切除肿瘤及周边组织以及淋巴引流区的纵隔淋巴结清扫。对于I期或II期的早期肺癌,手术切除的价值尤为重要,往往可以通过对肿瘤的完整切除而使肿瘤达到治愈的目的。对于一部分Ib期以上的肺癌术后患者,通过严格的综合评估,还需要进行化疗或者放疗,从而使患者尽可能得到最佳的预后。

除了手术治疗,化疗也是肺癌常规的全身治疗方法。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指通过化学治疗药物将癌细胞杀灭,使肿瘤组织缩小甚至消失,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的手段,无论采用什么途径给药(口服、静脉和体腔给药等),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因此,对化疗敏感的肺癌患者来说,如小细胞肺癌以及一些有全身播撒倾向及已经转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当然也因为化疗药物为细胞毒药物,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胃肠道消化系统反应,脱发,骨髓抑制等。

放疗则是肺癌一种常规的局部治疗方法。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杀灭肿瘤细胞、减少肿瘤大小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疗主要是针对比较局限的实体肺癌患者以及伴有远处转移如颅脑等的肺癌患者。放疗前医生会对患者做影像学检查,确定好癌细胞大小和侵犯部位后,设定放射靶区,放射线将会集中在肿瘤的局部。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放射剂量,1次放疗通常只会持续几分钟。单纯放疗的不良反应相对化疗要轻一些,有的人也会存在恶心呕吐、全身乏力、一定程度的骨髓抑制。此外还有一些放疗特有的放射性损伤,例如一些靶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副损伤,如: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食管炎,而且通常较为持久。

除了以上这三种常规治疗方法,近年来也兴起了3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靶向疗法、免疫疗法和抗血管生成。

靶向治疗是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针对性消灭含有特定基因突变的癌细胞。靶向治疗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患者需要做一个基因检测。经基因检测之后确定患者含有可以应用靶向治疗的特定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位点就是药物起作用的“靶标”,靶向药可以针对这些特定的目标或部位的癌细胞进行“歼灭行动”,从而减小肿瘤大小、减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靶向治疗存在一个弊端,就是长期的使用很容易会出现耐药性。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总体上比化疗较轻,以皮疹、腹泻、肝功能损伤等为常见症状。近年来各种常见的靶向药都陆续纳入了医保范围,且有多种国产仿制药的出现,靶向药的价格也逐渐能被一般家庭所接受。

免疫疗法是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从而起到治癌的作用。我们健全的免疫系统对于肿瘤的监控是非常有力的,可以及时发现并清除发生突变的癌细胞。而部分人群本身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免疫力相对较低,体内的肿瘤细胞又会通过伪装欺骗免疫系统,导致肿瘤细胞逐渐壮大,引起癌症的发生。

免疫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药物阻断肿瘤细胞的伪装系统,通过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细胞。但肿瘤细胞的伪装机制很多,目前的免疫治疗只能使一部分肺癌患者受益。此外,尽管免疫治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较化疗轻得多,但如果免疫治疗激活了免疫系统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例如免疫相关的肺炎、免疫相关的心肌炎等,这些不良反应往往会带来致命危险。

再说一下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诱导血管生成提供了肿瘤生长侵袭的微环境。抗血管生成则是切断了肿瘤的“后勤供应线”。但是它的特性也决定了单纯的抗血管治疗疗效有限。抗血管生成药物与放化疗联合应用要比抗血管生成药单用有效得多,主角是放化疗,配角是抗血管生成药。

还有热消融和冷消融,他们都是介入治疗的范畴,是通过将特殊构造的穿刺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部,或用热灼或用冷冻的方式直接杀灭肿瘤,还可以通过血管穿刺把导管伸入供应肿瘤营养的血管,注射化疗药物甚至酒精消减肿瘤。通常是作为针对一些因为自身情况不适合全身化疗治疗的患者而选择的替代治疗。

目前在临床上,以上这几种癌症治疗方式都是配合应用的,同步或者序贯进行,最终的目的是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命。没有效果最好的治疗手段,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去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个体化方案才是最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免疫系统靶向癌症
让免疫系统适当“放松”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38
一类具有抗原性的肿瘤-免疫系统的定性分析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18
保护好你自己的免疫系统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 06:29:14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Staying healthy
癌症“偏爱”那些人?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36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