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幸福河湖建设路径探讨

2020-01-05 23:52:27孙宝伦戴军利
山东水利 2020年10期
关键词:河湖河道生态

李 岩,孙宝伦,戴军利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253000)

德州市境内共有流域面积50 km2以上河道92 条,其中包括黄河、漳卫南运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5 条骨干河道等组成的大水网,在保障全市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

1 河湖管理保护成效

1)河长制管理全面落实。目前各级河湖已全部实施河长制管理,设立市、县、乡、村4 级河长,实施“河长+警长+河管员”管理模式,共落实各级河长7 374 名、河道警长937 名、河管员4 288名,全力推进“清河行动”,清理“四乱”问题1 313项,河湖管控能力和问题处理效率明显提升。

2)河道管理保护基础性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全面完成流域面积50 km2以上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埋设界桩、界牌,实现信息化管理;二是完成92 条主要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科学划定开发利用区、控制利用区和岸线保留利用区范围,提出岸线保护方案;三是强化河湖保护宣传引导,采用公告牌、宣传牌及多媒体方式,宣传水法律法规和河道保护知识,初步形成共同“爱河护河”的良好社会氛围。

3)河道及水利工程治理成效显著。一是实施防洪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境内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3 条干流河道防洪排涝能力全面达到设计标准,增加蓄水能力近3 000 万m3,防汛通道实现全线畅通;二是全力实施30 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已建设完成24 座,剩余6 座正在建设;三是组织实施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河道绿化和生态建设,徒骇河湿地、马颊河生态观光带建设初见成效;水质达标率显著提高,基本达到地表水Ⅴ类以上标准,重点调水河段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2 幸福河湖建设路径

2.1 基本原则

1)规划先行,彰显特色。结合地域、流域和河湖功能等因素,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推行多规合一,科学制定幸福河湖建设规划。

2)试点引领,有序推进。在马颊河、徒骇河等具备一定基础的河道先行试点,打造样板,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

3)保障安全,合理建设。在保障防洪、排涝、供水和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结合河道特点,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景观和旅游休闲设施,注重提高水文化内涵。

4)建管并重,注重长效。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强化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幸福河湖建设达标、管护到位、长效保持。

2.2 建设目标

2020 年底前,完成高标准马颊河生态观光带建设,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文化传承、安全惠民”为目标,力争将马颊河建设成为北方平原河道美丽生态“幸福河”样板,为实现区域、流域保护治理效益最大化摸索路子。同步推进全市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每县(市、区)至少建成一条生态河道。2025 年,持续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建设,将流域面积300 km2以上河道,全部建成“优质水资源、良好水生态、洪涝水无患、调蓄水安全、宜居水环境、厚重水文化”的幸福河。以幸福河道建设为引领,全面提高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能力,持续改善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总体布局

规划总体布局。根据全市河流水系特点,以马颊河、德惠新河、徒骇河干流为骨架,以主要支流为脉络,中小支流河道为枝叶,以拦调蓄建筑物为节点,科学规划布局,实现河道水系连通、生态水量流量保持,确保防洪除涝、引黄供水安全。同时,针对引黄泥沙淤积严重、季节性断流、水质达标不稳定及河湖长效保护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具体研究解决措施方案,充分发挥河道综合效益。

4 主要治理措施

1)增加优质水量。一是要积极引调外来优质水源,在引调黄河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增加引调南水北调水量,择机引调卫运河、徒骇河优质水量。二是科学调蓄减少水量损失,开展汛期水量调度方案研究,通过增强汛期河道水量检测预警措施,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河道拦蓄水量。三是科学调度,充分协调引黄人饮用水和灌溉、生态用水的关系,提高用水效率,减少人饮用水供水前的冲污用水量。

2)加强生态基流研究与保障。加强针对半干旱地区和平原河道特点的生态基流研究,充分考虑河道水功能区划和水质标准,汛期和非汛期、调水期和非调水期的分期流量水量过程,流域气候和水文特点规律,以及工程措施等方面的影响,科学确定生态基流标准,提高生态基流保障能力,为水环境修复提供基本条件。

3)严格河道流域控源截污。一是加强对上游来水的监测,对不达标水采取截控措施,确保下游河道水质安全;二是加强主要入河支流污染治理,改善支流水质,同时完善截控工程措施,做到支流来水可控可调;三是严控河道滩地农业种植污染,按照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要求,调整种植业结构和布局,减少农业种植对水质的不利影响;四是严格控制排污口设置,对已设置的排污口进行封堵改排,同时加强沿河小型排涝涵闸口门的监管和工程修复,避免雨污混流水进入河道。

4)强化河道综合管理保护措施。一是统筹兼顾防洪除涝、水生态保护、河道工程管护等方面任务,科学制定管理方案和标准,在全河段落实河道工程标准化管理,强化管理考核,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二是强化日常管理和执法监管,明确管理和维护责任,配备河管员,落实管护经费,构建主体明确、职能清晰、体制顺畅、责任明确、经费落实、运行规范的长效管理保护体制机制。落实河湖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积极组织开展执法巡查,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三是创新河湖管护模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和承担河道疏浚、水域保洁、岸线绿化、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管护任务,积极实现河湖管理保护专业化、社会化。四是加强河道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河道水文、水质监测设施建设投入,提高自动化监测能力,完善防汛抗旱预警体系,建立实时、公开、高效的信息平台,提高工作效能。

5)强化河道水域岸线管控和合理利用。一是重点加强对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严格履行建设方案审查制度,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严格禁止,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涉河项目按照批准的内容进行建设。二是严格审核控制与河道水域岸线相关的城乡建设、旅游休闲、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等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对不符合要求的严格限制,对已建成的不符合要求的开发利用项目,进行调整或清退。三是鼓励符合河道保护和生态治理要求的生态湿地、绿化种植、文化保护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推进岸线合理利用,促进河道水环境修复。

猜你喜欢
河湖河道生态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山西水利(2022年5期)2022-09-21 02:38:28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治淮(2022年8期)2022-09-03 03:42:26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44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