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晨晨
(遵义供电局,贵州 遵义 563000)
以供电局设定的规范模式为基础,进行电网结构的标准化设计,按照科学标准进行配电网络的结构制定及调整,通常将配电网络结构划分3 层次,对于不符合目标设定的环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10 kV 电网中的薄弱、转供能力差的结构,优化环网结构,从而改善整体线路的环网率,满足配网自动化先决条件。
在供电线路的上方设置终端馈线,实现10 kV 线路上方的全覆盖,架设的线路有开关,能够将故障直接进行隔离,根据电缆线上的故障指示,从而进行故障定位,从多方面进行配电终端的建设工作。(1)对于城市中心区的位置,进行三遥故障隔离,所应用的故障处理为光线通信方式。(2)对于非城市中心区的位置,应用二遥故障定位系统进行故障处理,通过分布智能型故障隔离技术实现。(3)通过架空线路推广使用的馈线自动化技术,完成馈线自动化的功能,所有供电终端配置覆盖10 kV 线路的主干线,保证故障隔离及定位的高效性。
在进行配网SCADA 系统的改造过程中,需要首先考虑其基本功能要求。此外,还应该对数据模型以及数据传输过程、数据采集与应用以及线路实施管理等方面进行问题分析,构成互补的模式。科学实现变电站功能模式的运作,进行图形的处理、导入以及其他多项功能,期间完全按照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方式接口。在主网EMS 中将变电站的图形、模型在维护厂站模型导出后,应用总数据线进行信息的交互,将总数据向配网SCADA 系统中运送,在完成传输后,进行合理性校验,符合规范要求,则根据系统设定,在组织图形导入以及变电站的增量更新以及模型的导入过程中,应用本地模型实施拼接。关于负控系统模型的导入,配网SCADA 系统通过通信接口服务器接收计量自动化系统转发过来的配变模型,并根据模型差异以增量方式完成本地数据库的模型更新。考虑到两个系统处于不同的安全分区,接口采用文件耦合方式进行数据交换,提供数据的一方定时主动向对方提交数据文件,获取数据的一方负责清理已处理的数据文件。关于无线公网数据传输,配网SCADA 系统通过专门的公网(GPRS)通信前置服务器实现公网的数据接收处理,公网前置服务器独立布置在公网区。公网区与安全一区采用正、反向物理隔离。一区通过正向隔离向公网区同步模型,而公网区把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反向隔离传送至一区。通过特定的处理措施,保证数据在通过正反向物理隔离装置的实时性、安全性[1]。
配网模型系统中设置共包括4 个节点以及5 个分支角色,分析供电局分支运行的脚本,统筹审核、配网运行的途径模式,规划自动化、配网调度的相关内容。如果存在电网的变化,可以参照供电分局的流程进行单线图绘制,将最终结果审核后投入配网运行,设置自动化班关联设备运行模式,规定关联设备属性向节点入库调动,调度完成后将流程终结。所有的流程化管理均存在生命周期,分为投运、未投运及待退役三个状态,投运过程中,能够随时恢复,可对配网模型动态变化简化反应。
参照接线图、线路图以及数据的分发,形成整个网络变电站的静态拓扑模式,根据拓扑模型进行设备之间的联系调配,反应配电网络的整体运行实施状况。带电区域动态彩色模式的基础上,对模型的拓扑分析,以确定每个地区供电路径[2]。
解合环操作涉及环流量的计算,计算过程中,在分析当前环对于电流开关的引发作用以及电流开关过流影响等状况外,还需要分析变电站开关可能会导致过载状态下的保护操作,实现变电站开关的快速保护。在进行合环点合环冲击趋势分析时,将电流分布环影响纳入其中,将其他支路开关在合环时期的电流通路显示值作为分支装置部分的提供数据值纳入计算中,分析解合环操作执行经验类型向科学类型划分与否,判断解合环操作的方向,确定在完成去环关闭前完成程序的标准化修补工作。
构建规范化的网络模型以及配电网SCADA 系统和图形,以此为基础可以很容易地操作分销网络计费门票、转让、归档的整个过程;图中开票,票上执行,提高了票据运行周期寿命的可见性及直观性,而实施网络拓扑安全约束的标准化程序操作,执行权限的管理机制应对,实现了操作过程中各项功能的人机联动配合,对订单票据、审核、执行、监控等多项流程优化,准确地实现风险分析[3]。
以用户的需求为标准,在需求呈现扩大化的模式下,进行配电终端高效建设。配电网络模型扩大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实时信息数据呈现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当发生故障时,特别是在恶劣的天气,造成了多线路同步失败,维修部门抢救压力巨大。短信工作站在经局域网与综合信息平台对接的前提下,完成信息处理以及海量文本内容的传输等功能,既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又能根据不同的责任领域,有序地发送信息,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4]。
在进行SCADA 系统配置时通过全配电网模式的设立,将数据的采集优化,在全景展示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的高级应用分析,利用各类标准化的借口处理全局各部门以及不同平台的数据交互共享,将整体配网管理的质量向更高层次提升。
将配网SCADA 系统的全景数据模式作为基础信息数据,在完全分析营配信息系统及计量系统的基础上,计量运作模式进行用电管理模块的开发调度。对用户进行调度管理过程中,实时维护全网线路及主变各类设备承载的低压用户,避免因为故障导致用户受到影响,确保对用户的数量以及应用状况高效掌控,提供宏观上能够快速查询的界面,保证电源管理调度的经济效益。参照各类用户的实时状况,定时进行现金流量(RMB)的计算,在屏幕上显示展示整个用户实时状况的数据“现金流/N-1 时损失的现金值/实时用户总数”[5]。维护实时调度管理过程中居民用电的稳定性,在存在损失电源管理调度时,将线路网络全面直观接入,进行主变压器以及其他设备的线损计算,将信息向用户界面发布,根据直观界面以及实时功耗信息,进行电网运行方式的转换,转换过程由值班调度员提供技术支持。
根据分布网络模型获得配电网SCADA 系统和营销系统模型,分析网络线路、电气设备整体网络拓扑结构以及连接的模式图,确定客户的相关信息、客户类型以及具体数据实时信息,在存在停电等紧急状况时,能够进行全流程管理,及时发布停机维修信息,在确保电力及时恢复后,对受影响客户进行服务,告知客户必要的通知内容,高效进行停电等状况管理,服务模式由被动向主动转换,使客户获得更高质量的服务,提高了客户满意度[6]。
指挥调度工作的标准化水平与数据共享以及分销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将两种技术作为支持进行指挥调度工作,其网络分销平台的调度分配在配电网络预设定模式下操作。进行主应用服务器平台数据库的统筹,完成专用网络部署模式下的移动应用服务器终端操作,其中移动终端作为服务器以及终端网络的连通媒介,具备即时移动以及便利操作等方面优势,在进行流通分销调度以及在指令下将传统模式以网络形式替代后提升调度效率,有利于配网调度管理流程的最优化,符合配电网调度管理的设定目标[7]。
本文对智能化配电网建设进行了探索及实践分析,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