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摘 要]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其特有的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核心价值观念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具有其他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培养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医学院校,应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驱动医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医学院校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的两课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形成合力,引领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关 键 词] 中医药文化;医学生;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232-02
中医药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千百年来根植于中国的沃土,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更被称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亦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崛起的时代。中医院文化传承千年,对人类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医学生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践行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本文在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引领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必要性的基础上,阐释中医药文化在引领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优势,并探析以中医药文化引领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效方法。
一、新时代背景下,引领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是中华文明积淀的磅礴力量,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民健康的实现,不仅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而且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完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
当下正处于医学院校学习阶段的医学生在2030年正值壮年,普遍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人生巅峰正处于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契机中。他们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主力军,只有充分地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产生强烈的价值观认同感,继而在意识形态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主动站在人民的立场为健康中国的早日实现艰苦奋斗。
二、中医药文化引领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优势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
(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
传统中医药文化不仅包含丰富的医学知识、医学理念,还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思想。传统的中医药学不仅是古代科学的瑰宝,更是一个具有现代研究价值的宝库,如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发现。此外,中医药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非典型肺炎事件、甲型 H1N1 事件,中医药以其确切的疗效和预防作用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成果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二)中医药文化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力抓手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因此,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具备聪明才智,而且要具备仁爱和淳良的人文素养。翟艳会等在《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探讨》一文中指出:“从历代著名医家的认识及实践出发,提炼出医乃仁术、大医精诚、致中求和、早治未病、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和使命担当等7个可代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精髓部分。”本文由于篇幅所限,仅从7个代表中择其一“大医精诚”详述。“大医精诚”出自我国唐朝著名的医学家、思想家孙思邈的著作《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是一篇论述医德的重要文献。它阐释了关于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文章充分体现了医患关系中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医者以解救苍生疾苦为奋斗目标,以精修医术、恪守医德为行医准则的价值观念。
三、中医药文化引领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方法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有力途径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主阵地,应时刻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在引领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医学院校作为培养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预备力量的摇篮,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有力途径,在课堂中,以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进行医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注重理论说教,容易使学生产生味同嚼蜡的无趣感,难以对青年学生产生吸引力,中医药文化中具有大量生动形象的人物典故和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如“神农尝百草”神话中神农氏坚定的医学信念,如“起死回生”典故中华佗精湛的医术医技,如“春暖杏林”典故中董奉高洁的医德情操等。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使高高在上的思政理论以“接地气”的方式,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由被动的灌输式学习变为主动的启发式思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將中医药文化中悬壶济世、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文化基因植入医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使其在对我国传统医学价值观产生认同的基础上,树立为人民健康事业奋斗终生的医学理想。
(二)以专业课教学为主要渠道
西医与中医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西医产生于西方大工业,注重局部与具体,中医产生于东方农耕业,强调系统与整体。医药类院校应看到两种医学体系的各自所长和优势互补,在教学中注重中、西医学科知识的融合,发挥我国传统医学在专长领域和人文关怀方面的优势。
西医类院校应注重培养医学生的中西医整合观念,在专业课教学中讲述中医药在治疗慢病特病中的优势互补案例;应促进医学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在选修课程中开设中医药入门课程,如中医药发展史、中医针灸学入门、小儿推拿学和中药制药工艺、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等;应运用中医药文化蕴藏的人文思想,引导学生重视关注患者需要。应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中的长板,围绕大健康与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为契机尝试开设新的课程与专业。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必要土壤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所在,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它将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又能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協调发展,增强学校创造活力,实现校园安定有序运行。医学院校应当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中医药文化知识和思想内涵,以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以新媒体平台为重要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知识育人和思想育人的双重作用。
比如,组织西医院校的团学干部参观中医药院校植物标本馆,使其了解中草药是在我国人民五千年与疾病斗争经验基础上总结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药食同源,能适应人体复杂性的天然药物。开展中医药文化节的校园活动,以班级或者专业为单位,展示中药炮制工艺、中药制药工艺、推拿按摩技法、经络腧穴介绍等中医药传统技能。在院校的新媒体平台开设中医药文化大讲堂专栏,分期推送中医药学大家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等的医德事迹,线下以主题班会形式分组交流心得。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我身边的药用植物”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以上列举了部分以中医药为切入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文化自信需要关注的层面还非常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需要学生多了解、扎实掌握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23号)[S],2007.
[2]王鹏,吕秀飞,牟雪枫,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医药的发扬光大应从医学生的教育抓起[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8):893-894.
[3]李博,冉永忠,等.传统中医药文化对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J].高教论坛,2019(30):12-13.
[4]贾晗,谭开键.关于提升高等院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思考[J].教育现代,2019,6(60):134-135.
[5]翟艳会,朱向东.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探讨[J].中医研究,2017,30(3):7-10.
[6]张德江.文化育人:大学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14-16.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