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
[摘 要] 为有效提升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教育质量,践行公平教育与社会公正的理想,帮助听障儿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主要以轻度听障儿童为例,简要分析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关 键 词] 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138-02
“听障儿童”即由一定原因导致听不见或者听不清的听力残疾儿童,其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也无法参与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听力辅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佩戴助听器或者植入人工耳蜗之后,一部分听障儿童(不存在智力等其他方面的障碍)经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其听力和语言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从而也成为融合教育理念下随班就读教育中收效最佳的一类特殊教育儿童。但是在现阶段,小学融合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也就此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供各位同仁参考、交流。
一、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听障儿童自身能力不佳
并不是所有的听障儿童都能够进入普通小学就读,即使他们智力正常,也是需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借助听力辅助工具进行语言和听力康复训练的,恢复得好,才可以进入普通小学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即使进入普通小学,随着小学知识难度的不断加大,后期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不到位,在加之听障儿童的语言能力和听力都不足,容易使其渐渐跟不上正常小学的学习进度,跟不上正常儿童各方面的发育速度,从而使听障儿童产生自卑心理或者“破罐子破摔”的厌学问题,也就逐渐导致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回流”至特殊学校的现象。
(二)教师缺乏听障教育经验
教师在任何教育阶段都是学生学习上的“领航者”,但是,目前普通小学的师资配备还是不容乐观,教师对听障儿童更多的时候还是“束手无策”,他们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也没有手语表达经验,所以,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他们都不擅长甚至不会与听障儿童进行交流。而且,为了不影响其他正常学生,不影响课上教学进度,教师更多时候对听障儿童是一种无视状态,只要他们不影响其他学生,听障儿童在课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以至于听障儿童对学习失去兴趣,也不愿意开口回答教师的任何问题,语言功能得不到训练,导致“不听”“不说”“不学”的恶性循环。
(三)学校整体缺乏接纳环境
众所周知,“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但是,听障儿童由于听力障碍造成语言功能障碍,在进行语言表达时会出现表达不清或者其他同学听不懂的状况,难免会遭受学校里普通学生的排斥。加之学校及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对融合教育的环境建设未落实,进而使听障儿童虽然在普通学校上学,但是普通学校的正常学生却和他们划分界限,老师也对他们是能少一事就少一事,以至于心思敏感的听障儿童在学校和班级里都找不到归属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进而使其不喜欢这种学习和生活环境,影响其学习成绩及心理成长。
(四)听障儿童家长教育思想存在误区
听障儿童的家长,由于孩子的先天差异性,他们大多数会对孩子心存愧疚,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甚至是溺爱,导致听障儿童形成自私、顽固、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不利于其与身边的人相处,也不利于其在将来适应社会。还有好多听障儿童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普通小学就读,不是为了能让孩子接受正常教育,获取平等的教育机会,而是觉得只要送到正常学校自己的孩子就是正常人了,就不会被别人贴上“残疾人”的标签。而且,他们还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那孩子的一切事物就都交给老師来负责了,回到家也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殊不知听障儿童在正常小学上学,遇到或者必须经受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往往超出孩子们的承受能力,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家长的支持和引导,不仅不利于听障儿童的身心成长,还不利于良性家校教育合力的形成。
二、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加大组织宣传力度,促成生生彼此接纳
“环境”是使融合教育达成最佳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其不仅体现在让学生从形式上随班就读,即进入普通小学的普通班级和普通小学生一起接受正常教育,还应该体现在让学生从本质上融入普通小学,即听障儿童可以和普通小学生一起交流,和普通小学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接受教师的批评和表扬,不搞特殊化。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共同努力来促成生生之间的彼此接纳。
例如,在随班就读学校某个班级的某次班会上,班主任为了做好班级融合工作,促进普通学生与正常学生之间的了解,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大屏幕上跟学生玩了一个游戏——“大家来找茬”:在大屏幕上出示两张几乎一模一样的图片,但是这两张图片上会有五处细微的不同,需要学生找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这个游戏学生都非常熟悉,不需要班主任的过多讲解。在游戏过程中班主任会将每次游戏获胜者的姓名写在黑板上,几轮游戏下来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姓名找亮点。这时学生会惊奇地发现,黑板上大部分都是听障学生的名字。这时,班主任就会告诉学生“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帮你打开一扇窗”的道理,告诉学生即使听障学生在听力和语言方面有缺陷,但是他们的观察能力却很好,甚至优于正常学生,进而有效改变了普通学生对听障儿童的看法。
(二)组建专业教师队伍,强化学校管理改革
所谓融合教育,就是以经过特别设计的环境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特质学生的学习,即让大多数残障儿童进入普通班,接受正常教育,并增进在普通班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而要想落实好融合教育,接纳听障儿童开展随班就读教育,普通小学不仅要在教学“硬件”方面满足听障儿童的教育需求,還要在教育“软件”方面做好教育强化。
例如,听障儿童在普通小学随班就读,助听器是他们在学习和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么学校最好可以配备相关的助听器调试部门,或者准备助听器电池,供听障儿童及时更换,以免因设备问题影响听障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而在软件方面,学校最好可以与所在片区的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合作,请特殊学校的专业听障教育教师,可以定期到普通小学来对教师进行培训,除了培训普通教师听障儿童教育技巧和手语、唇语沟通技巧以外,最好还能够帮助普通教师分析学校里的听障儿童所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除此之外,听障儿童随班就读班级的班主任和教师,最好可以定期就班上的听障儿童进行交流,群策群力,及时解决听障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分享听障儿童教育和管理经验。
(三)注重开展因材施教,保证实施平等教育
融合教育的开展还有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促成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及特殊儿童后续康复训练的融合,针对听障儿童而言,就如何平衡听障学生与正常学生在语言和听力方面的差异,如何为听障儿童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等。因此,对随班就读听障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开展个别化教育,是保证实施平等教育的关键,也是使听障儿童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参与社会交流活动的必要措施。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听障学生的存在,也要给予其一定的关注,在提问时,可以放慢语速,用夸张的口型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留给他们更多的反应时间,即使回答错误也不要打断听障学生的回答,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尊重。而且,在班上还可以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即请班上学习好、乐于助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与听障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无论是在课上讨论还是在课下交流,都让组内的正常学生带领听障学生一起,并听取听障学生的意见。这样,既能够带领听障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在交流讨论中越来越自信,还能帮助学生形成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真正践行平等教育。
(四)做好家校沟通合作,强化良性教育合力
在任何时候、任何教育阶段,不管是特殊儿童还是正常儿童,都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意义。因此,在听障儿童的随班就读教育中,同样也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地位,教师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当好“纽带”作用,使家长能够革新教育理念,不仅关心孩子在家的生活,还要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成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相互支持,进而有利于良性教育合力的形成,并促成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作为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教师,要及时与听障儿童的家长互换联系方式,方便家长有问题时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也方便教师及时将听障儿童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进而也能够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与付出。学校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够不定期免费举办家长会,学校邀请教育专家或者特殊教育专家来学校给家长讲课,帮助家长优化教育观念,知晓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了解现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使其对随班就读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过高,以免给孩子造成思想压力。进而使家长能够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并能够配合和支持学校教育,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和心理支持,促成良性家校沟通,构建良性家校教育合力。
综上所述,在融合教育理念引领下,对轻度听障儿童采用随班就读教育,打破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隔离状态,能够使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和成长,有利于改善听障儿童自卑、自闭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开发其智力,引导其收获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学习如何平衡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优化教学策略,促进班级学生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帮助听障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将来能够更好地自立于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泓.融合教育中听障儿童“回流”现象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8(1):21-23.
[2]李兰燕.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工作体会[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5):28-29.
[3]白瑞霞.融合教育背景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合理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8(1):61-64.
[4]周步慧.提高农村小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7(8):154-155.
◎编辑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