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斌
解读这个少年情感故事之前,不妨先还原一下小说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心理背景。
故事里,河子是一个缺失母爱的孩子。在城里打工的爸爸很少回家,他和爷爷相依为命。这样的家庭结构和亲情氛围让这个12岁的男孩敏感而自尊,坚强又脆弱,此时,风烛残年的爷爷既是情感寄托,也是精神依靠。于是,当爷爷撒手人寰时,河子原本倾斜的情感茅屋瞬间坍塌。当此际,他不仅需要亲情关怀来补偿爷爷留下的感情空白,而且也期待情感抚慰来重构自己的精神支点、心灵世界。当此际,“柳老师走过来,拿出一块纸巾,把河子脸上的泪水擦了,轻轻将他揽在怀里。”……
不消说,柳老师善解人意的举动很大程度满足了河子关于母亲和亲情的想象。这该是一份多么微薄的生活执念、亲情渴望!仅仅一个拭泪动作,一次温情拥抱,就让这个单亲男孩感念于心,回味不已。
可12岁的河子对柳老师的“感念”却并非仅仅出于感激、信任。“河子心里有个秘密,一个永远不能对别人说的秘密。河子认定自己是男的以后,这个心中的秘密就无法启齿,就不好意思,一想就脸红,就觉得自己开始学坏了。”显然,在河子的潜意识里,他之于柳老师的这份感情固然充满感激、信任、敬仰、崇拜的成分,但也混杂着青春期男孩特有的朦胧而青涩的情感依恋与心灵悸动。
细加分析,情窦初开的乡村男孩河子将这份单纯而青涩的处子之爱投射在年轻的柳老师身上其实并不奇怪。要知道,先失母爱,再丧至亲,孤苦无依的河子从柳老师的关爱里获得的可不只是心灵抚慰、情感想象,更有面对未来的信心、勇气。足见,来自柳老师的这份爱抚对亲情缺失的单亲少年多么珍贵,何其重要!
这一点在河子独自造桥的行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本来,这是一项看似不可能的浩大工程。但是,河子却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这与其说是他能力所致,倒不如说是柳老师给予他的内心情感与信念力量。毕竟,在河子看来,柳老师到他家来坐一坐、看一看,对他太过重要了。他深信柳老师一定会来。他要消除因小河阻隔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由此,这座桥就成了他心心念念的情感寄托,成了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最佳方式。这是男孩诚挚、内敛的情感表达,静默而含蓄,朴素又深沉,其中映现着男孩莹莹动人的感恩与依恋。
遗憾的是,柳老师却辜负了河子的这份信任和期盼。
作为老师,柳老师有温柔、善良、善解人意的一面,她给予河子的关心帮助,使男孩很快走出了失亲之痛。但是,作为短期支教者,柳老师又有随意、世俗、言行不一的特质。她信口开河的家访承诺,对情感失衡的河子而言无异于“二次伤害”。不仅如此,当迫不及待回城之后,她先前那些温情款款的言行,以及在单亲男孩心中点燃的信念与希望,已然被轻慢随意的承诺消解殆尽。
总之,通读小说,男孩河子对柳老师的感情颇为芜杂。不过,也唯其芜杂,故事才更顯真实可信,才越发裸露出生活的斑驳,越发彰显出少年的成长。
所不足的是,较之河子形象的自然、真切、鲜活,小说中,柳老师的形象于扬抑之中却显得有几分矫饰、刻意。个别细节也有失真之嫌。但就短篇小说艺术完满度而言,上述缺憾尚属白璧微瑕,无损作品相对优异的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