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少年的音乐偏好看音乐教学中的审美多元化

2020-01-04 07:06陈琪欢
北方音乐 2020年21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青少年

【摘要】“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宗旨之一,指出了2011年之前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太过注重音乐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际操作;太过注重实际操作而忽略了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在国家教育部的指导下,2017年出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经过了三四年的改善,这一不平衡的现象逐渐好轉。同时,这也提醒了教育者,在“音乐审美教育”的道路上应该再接再厉不能松懈。面对日趋多姿多彩的音乐作品与音乐表现形式,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也应跟上步伐,与认知并肩,共同成长。本文将从青少年的音乐审美偏好出发,从社会音乐资源、课标与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设施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如何实现青少年审美的多元化。

【关键词】音乐教育;青少年;审美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J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1-0215-03

【本文著录格式】陈琪欢.从青少年的音乐偏好看音乐教学中的审美多元化[J].北方音乐,2020,11(21):215-217.

一、青少年的音乐审美偏好的客观性

音乐欣赏是音乐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通过欣赏这一活动媒介,音乐作品的创作与表演才能传递出它的内容体现出它的价值。而在音乐欣赏心理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欣赏者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理反应。而决定欣赏者的心理活动的是欣赏者的类型的不同。从欣赏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社会心理的角度;从欣赏者对音乐的态度、需求方面;以欣赏者对音乐的感知、吸收、鉴赏的能力为依据。当然也有学者采取三者交叉的方法进行分类。笔者所论述的属于第一种与第二种交叉的类别。

从社会人口学特征来看,空间、年龄、性别、文化、职业、收入、生育率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欣赏者类型。首先从空间上来看,中国地域辽阔,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青少年整体的审美偏好又会有不同;从性别来看,男生和女生的音乐审美偏好又会有所不同。但青少年属于发展中的人,不论是位于中国的哪个地区,音乐审美偏好都会受到其文化积淀的影响,当教育的整体指向(课程标准)与教育氛围达到基本一致的时候,青少年的审美偏好也基本属于一致了。并且,青少年又不仅仅是把音乐当做休闲娱乐的一部分,更是带有另外的一种对其偶像追捧的“宣告”。

由青少年的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特征可知:在此阶段的青少年音乐感知觉发展完善,联想能力与想象能力更为发达,情感世界极为丰富,逻辑分析能力日渐增强,对音乐作品给予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与生理发展一致,青少年的审美心理发展也是具有一定的年龄阶段特征,在此特征下联系音乐审美感知可知,感知是一切审美的基础,青少年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力比较大,所以往往会被新潮的音乐风格所吸引。这也符合他们日益增长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与好奇心。对于音乐审美想象而言,此阶段的青少年联想能力与想象能力较之前更为发达,所以对于音乐作品有了更加丰富的体验与感受,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于感情表达尤为敏感,所以一些情感表达较为直接的作品能让青少年引起强烈的共鸣。随着年龄的增长,此阶段的孩子在生理发展上已经趋近于成年人,肌肉骨骼已大致发展完善,在心理发展上,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对于音乐作品而言,青少年不仅仅能更准确地运用其理解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去理解一个音乐作品的旋律线条、伴奏织体和它的和声分析,更能去研究它背后的历史背景、政治格局、思想内涵、宗教信仰,所以音乐审美理解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与较为复杂的音乐作品建立了一个沟通的桥梁。

二、如何使青少年的审美偏好在教学中联系起来

(一)从社会音乐资源的角度来思考

1.与审美风格进行联系

青少年接受新信息较快,对于社会音乐资源的发布,青少年往往是接受第一信息来源的人,所以对于青山年音乐审美偏好多元化的改善可以从社会音乐资源入手。

由大数据统计可得知,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大多喜欢流行乐,不仅仅是因为流行乐代表着新潮与时尚,更是因为它带有歌词,具有古典音乐所不具有的语义性,能更直接地通过歌词来表达情感。当代歌手在创作音乐的时候应合理考虑到他们的粉丝群的年龄类别,来响应对国家青少年的音乐教育的要求。对于旋律,他们可以吸收古典音乐的精华,进行创作,这样就可以对优秀的古典音乐作一个传承延续的有意义的活动。例如流行音乐组合SHE的作品《不想长大》便是流行+摇滚+古典的曲风,作曲者左安安采用了莫扎特知名的第40号交响曲中最为人熟知的主题作为副歌的旋律,间奏部份再加上大量管弦乐编曲。这样的一个作品是值得青少年来追捧挖掘的。更重要的是,这也对青少年对音乐文化的整体认知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不仅能够正确引导青少年多了解一些优秀的古典音乐,从而提高音乐素养的发展。而对于歌词,应以积极向上的歌词为主,青少年处于一个敏感的年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尚在建立,处于发展的关键期,需要积极的引导。音乐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在作词上,希望作词者能够多一份温柔,少一点暴戾,多一点美好,少一份抱怨,为青少年的美好成长之路做一份推动力,为实现审美多元化尽一份力量,也为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而更加努力。

2.与审美途径进行联系

在这样一个消费感十足的年代,信息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与传播速度相匹配的传播媒介也五花八门。但从社会资源来说,就由公共播放、电台、音乐软件这三大类来传播。青少年作为人群中最为敏锐的群体,对于公共场所播放的音乐会有所察觉。结合审美效应中的熟悉效应与青少年的音乐审美特征也可得知对于陌生的曲风他们有一个从陌生到了解到喜欢到厌倦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公共场所的音乐的播放作为影响着青少年审美的一个途径,可以考虑一下增加播放歌曲的数量与歌曲的深度,并且经常更换,这对青少年的审美多元化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笔者认为,在音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上,应鼓励开发者多为青少年这一庞大而严肃的音乐欣赏者类型考虑。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巅峰阶段,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了自己的判断,也需要更加丰富的音乐来充实与发展自身的审美多元化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音乐软件开发者应从这点出发,进行音乐类型的完善,并且与青少年的喜好与身心发展健康结合,对于青少年喜欢的音乐风格类型进行他们不了解不熟知的类似风格类型的古典乐进行推送和文字描述与简介,这样也会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从课标与教材的角度来思考

1.与审美风格进行联系。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7~9年级的学生的学段目标的要求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对于情感表达与艺术想象力和创作力的要求较高。而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审美多元化就必须提高审美的能力,而要想提高审美的能力最基础的却是提高音乐基本素养。对于《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有了通篇的理解了之后,明显感觉到整个要求在偏重于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对艺术的感受力的提高。所以笔者认为课标中应把音乐表现要素单独作为一个版块来分析,并予以重视,基础是桥梁,情感与审美是到达彼岸的目的地。在音乐基础素养被重视的基础上,教材也应跟上步伐。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对于“文化自信”的提法,笔者表示非常认同,近些年来也有许多地区在教材的编写上别出心裁,比如广东省的花城版教材。但由于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往往会在代表民族特征的事物上贴上老派、陈旧的标签。据当地的不少老师反映,教材虽具有浓郁的地区代表性,但从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上来看,这依旧是一个待解决问题。

因此,音乐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可以更多地加入扩展,例如在人教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六月船歌》中,教材的编写就应充分挖掘主题材料,可以引进流行音乐中周杰伦的作品《琴伤》,就很好地将流行与古典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古典音乐上课的积极性,更可以进行知识扩展,因为在《琴伤》的间奏中,周杰伦还改编了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在间奏的最后又与船歌相呼应,这一点又可以扩展到对莫扎特的理解上。所以,将教材中的古典与流行音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更是可以使整个教材体系更加丰富,从而提高青少年对音乐文化的认知,提高其审美多元化。

2.与审美途径进行联系

青少年除了通过社会音乐资源来欣赏音乐,另外一条重要的途径便是通过课堂了。课堂上的内容反映的是教材上的内容,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青少年的审美偏好与这点相联系起来说,不仅仅是在教材的内容上进行音乐种类的开拓,更是在教材的排版、配套设施上进行开拓。比如,青少年最常用的欣赏音乐的方式是上网或者使用网络资源下载到自己的手机或者随身听里面,所以在教材的配套设施上予以创新,比如每套教材加入音响或者教师给学生提供正规的下载来源,有利于学生对于教材音乐的良好接触,运用到审美偏好中的熟悉效应,让学生多接触教材音乐,接触才是喜欢的第一步。

(三)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思考

1.与审美风格进行联系

音乐教师再不单单是作为在课堂上传授音乐知识的传授者,在学习生活方面也是作为学生的好朋友、好榜样。所以在与青少年客观的审美偏好和审美风格进行联系的时候,笔者认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具有专业性。一个成熟的音乐教师,不再是仅仅把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作为重点,而应把“育人”也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从培养音乐教师的角度来讲,培养理论知识与作为未来音乐教师的素养要与培养其专业技能的力度要相等同,二者不可相差有悬殊。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往往把专业技能看得太重而忽略了其作为音乐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所以针对高师音乐教育的内容来说,应当给予更多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的提高,而且是作为日后服务于音乐教育的教师所必备的音乐教育的基础技能的培养。具体来讲,如节奏感的培养、准确歌唱能力的培养、听觉能力的培养、对音乐要素感知、多声部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音乐结构意识和感知、青少年變声期时的声音训练、读谱能力的培养、音乐的创造能力培养、音乐中的合作能力培养、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等,最重要的是,最终还是要关注到对如何教、如何培养青少年审美多元化的意识。

2.与审美途径进行联系

前面已提到音乐教师应具有的素质,而当具有这些素质之后,在面对使青少年客观的审美偏好与审美途径相联系的问题上,可以这样尝试: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做学生课下的好朋友。只有关爱每个学生,了解他们才能了解他们的审美现状,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指引。例如将学生的网络联系方式都予以关注,因为现代青少年容易在网络上表现出更为真实的自我与现实心理状态,这从侧面也反映了的审美与趣味取向,所以这一方式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心理,更好与学生进行沟通与教学;2.合理将教材与自身知识相结合,用让青少年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达到审美多元化的目的。例如,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播放想要进行教学的歌曲及相关简介内容,虽然只是播放,没有进行教学,但是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这应用了审美偏好中的熟悉效应。再例如如果有课堂小游戏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背景音乐,这不仅对氛围有所烘托,更对青少年也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了解什么情绪下对应什么风格的音乐,这为青少年鉴赏与分析音乐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从教学设施的角度来思考

1.与审美风格进行联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教材的辅助,教学设施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板块。由于教学设施直接与经济发展挂钩,这也就在地区上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反而会给人带来创新的动力。当经济落后地区没有过多钱财来丰富教学资源和装扮音乐活动教室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在高校音乐师范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来引导学生。比如引导学生自己制作能够使学生了解音高概念的水杯音阶,或者是手工制作音符来装扮教室。这对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提高音乐素养也有一定的作用,也为鉴赏音乐作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与审美途径进行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青少年能否获得对音乐作品直观感受的深浅。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在经济不太允许的情况下,笔者是建议首先实现好人的生理与安全需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引进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法和教学设施。例如我国许多沿海地区都引入了奥尔夫教学法。像奥尔夫教学法这些与国内的课堂音乐教学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大胆尝试、广泛运用,提高青少年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可以引进完整的奥尔夫乐器,使教学设施更加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去接触一些丰富并且新颖的教学方式,也为审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供了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尹爱青.学校音乐教学导论与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9).

[4]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5]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6]张前,王次超.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7]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三环出版社,1989.

[8].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9]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10]朱裔文.中国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渊源探索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启示[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11]贺婉莹.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审美教育[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12]杨霖希.论音乐审美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8.

[13]刘丽.探究音乐审美教育[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5.

[14]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与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04(11).

[15]樊祖荫,谢嘉幸《.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音乐,2008(2).

[16]陈音池.音乐教育多元化论文综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S1).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