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奥艺术歌曲(Kunstlied)是声乐体系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舒伯特(F.P.Schubert)在生命终结前创作的14首艺术歌曲被命名为《天鹅之歌》,由托比亚公司整理发行。这套曲集虽不比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具有非常连贯的叙事性,但却是他艺术成熟期的巅峰之作。舒伯特在艺术巅峰期创作的14首艺术歌曲《天鹅之歌》,为人们进行德奥艺术歌曲音乐与戏剧方向研究提供了优质的载体。舒伯特通过音乐对日耳曼文学诗歌和自身的身心狀态进行二度创作,将诗歌与音乐巧妙结合(即通过音乐丰富的变化超越戏剧的传统艺术表现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及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对于德奥艺术歌曲的表演者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艺术歌曲几百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单一的表演方式(并无歌剧表演中舞美及剧中角色的配合),从演唱来讲要注意作品的戏剧性和音乐的整体性。
【关键词】天鹅之歌;音乐;戏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1-0074-03
【本文著录格式】王雷.声乐曲集《天鹅之歌》演唱与教学(三)——音乐与戏剧要素探究篇[J].北方音乐,2020, 11(21):74-76,166.
引言
当今歌剧表演可以凭借更加优秀的剧场舞美元素加以辅助(如舞台背景、化妆服装等)这为歌剧演员的戏剧表演润色不少,使得戏剧作品展现更加全面。同为声乐相关门类学科,但歌剧和德奥艺术歌曲表演方式却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对于室内乐范畴,德奥艺术歌曲则需要始终保持原有传统的表演方式(即人声与钢琴高度结合体)。随着表演者声乐和钢琴技术不断提高完善,同时科技发展带来钢琴生产品质的提升,这些都有利于提高舞台表现。但是不变的仍然是单一的艺术歌曲表现形式(音乐与戏剧高度融合),演员面对高欣赏水平的观众时表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舒伯特作为德奥艺术歌曲创作的标杆是人物,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戏剧性。这就需要演员充分了解每个音符和每个单词间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特别是人物内心变化,能营造丰富的戏剧氛围和戏剧冲突),需要通过人声和钢琴作为载体把变化的音乐通过戏剧手法展现给观众。
一、音乐与戏剧
德语艺术歌曲在日耳曼文化和文学诗歌发展的基础上,受文艺思潮中诸多优秀的艺术家创作而形成的体系。笔者通过近年演唱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及目前正在研究的《天鹅之歌》,深深感悟到表演者文学和音乐修养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对作品的完整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目前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体系中,对于德奥艺术歌曲的深入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广大声乐工作者的共同不懈地努力。目前教学与演唱过程中涉及的曲目范围非常有限,众多优秀作品由于我国的国际视野度而大大受限。特别是对于整部头的德奥声乐套曲在我国作为室内乐范畴演唱的几率并不高,只有如舒伯特的《冬之旅》平时偶尔可以听到。
德奥艺术歌曲随着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内容包括分节歌、通谱体歌、变化分节歌等众多形式。但分节歌在德奥艺术传统里出现频次最高的一种形式,亦是奥地利民歌种最为广泛的形式。分节歌创作对于音乐与诗歌的高度结合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在同样重复的旋律中,通过不同的歌词来营造丰富的艺术歌曲戏剧效果和变化。避免出现单调乏味的音乐,此时就需要对诗歌进行深度研究增加戏剧的艺术表现力。
变化分节歌是舒伯特创作中运用最多的形式。这使得他创作的《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这样的声乐套曲创作形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的个人艺术成就远高于传统类似分节歌形式的创作经验。对于舞台表演来讲这样的变化分节歌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音乐与戏剧表现空间。
通谱体歌是指没有反复重复的、篇幅结构冗长的音乐素材,紧密结合着歌词从一而终、倾泻而出的作品形态,以舒伯特声乐曲集第一首《爱的信使》为例,在这个过程中钢琴塑造的是潺潺流动的溪水,歌者是叙述者。随着剧情的发展歌者的身份转化成为男主人公,内心的变化也要随着音乐的发展而产生不同的音乐色彩。最为重要是通过拟人化的小溪、人物及人物内心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戏剧效果,这也是舒伯特运用诗歌和音乐巧妙结合的过人之处。
全球歌剧院常年活跃着一大批优秀的歌剧表演艺术家,他们依托舞美、服装等外界元素依靠角色间的相互配合,呈现给观众一段段完美的戏剧及精彩唱段。但在德奥艺术歌曲领域中,包括德语地区优秀的演唱家却屈指可数。究其原因是艺术歌曲对歌者综合能力有着更高水准的综合要求。如我国小品演员众多,其中不乏优秀者表演者。但戏曲行业中能够说讲大段评书的演员却少之又少。在某种意义上德奥艺术歌曲中的戏剧表演部分与我国的传统评书宣讲有相似之处,所有的人物切换、人物内心变化都要通过表演者在声音中变化进行展示。但艺术歌曲表演相比评书宣讲,他的音乐优势就更显得非常重要了。
目前我国青年歌者在德奥艺术歌曲演唱综合能力方面仍然需要提高,众多歌者具有过硬的声乐基本功和良好的音乐修养。但想唱好一首德语艺术歌曲,特别是舒伯特艺术歌曲是整体的综合能力,需要持之以恒地深入学习。
首先需要正确掌握德语语音;在此基础上歌曲的舞台戏剧表述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舞台是属于歌者与钢琴的一个共同体,两者相互依托、相互映衬,来更好地呈现出音乐连贯和戏剧丰富的表演。即使在前奏和间奏中歌者的休止符也要做到有理有据,浑然一体使音乐整体贯穿。如《爱的信使》中
通过观看青年钢琴家王羽佳在演奏由李斯特改编的舒伯特作品《爱的信使》视频,能体会到她非常注意音乐的连贯性和钢琴的歌唱性,虽然不是艺术歌曲演唱而只是钢琴独奏曲,但是她对音乐的把控,营造了非常真实和震撼的艺术歌曲戏剧效果。非常值得大家去搜索观看借鉴。足以体现音乐歌唱性在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用,在分节歌和变化分节歌中为避免音乐单调乏味更应注意戏剧表现力和音乐的整体结合性。通谱体歌在表演的二度创作过程中则更需要注意音乐色彩与戏剧冲突间的协调性。
二、艺术歌曲音乐要素
音乐与歌词相结合产生了歌曲,同时通过语言为载体的这种艺术形式是任何一种音乐形式无法比拟超越的。当然音乐要素更是德奥艺术歌曲的载体,舒伯特时代日耳曼文学影响下的歌词(诗歌)在音乐的烘托作用下彰显活灵活现的艺术色彩。
演唱一首舒伯特艺术歌曲除了注意语言要素、戏剧要素、声乐技术要素以外,音乐要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品质的德奥艺术歌曲是需要优秀诗歌体裁和作曲家的融会贯通,经过歌者和鋼琴伴奏的通力合作将音乐中的戏剧完美呈现。笔者通过《天鹅之歌》中第五首《驿站》“Aufenthalt”和第六首《在远方》“In der Ferne”的音乐进行分析研究。
《驿站》是一首描写主人公内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期望,同时又伴随着孤独痛苦的思乡情绪。全曲采用了复二部曲式结构,主调b小调。全曲共分为两个大乐段,A段与B段。
A为A段与A1段,B分为B段与C段。每个乐段均有两个乐句。(1~7)为前奏,(8~29)小节为A段,其中A段由5+17(5,12)的两个乐句构成。30~36为间奏,(37~58)小节为A1段,同样以5+17(5,12)的两个乐句构成。B也分为两个乐段,B段与C段,这两个乐段均有两个乐句,在B段中尽管调性与不同,但a1句声乐旋律完全运用A段的材料。 C段继续沿用之前的材料进行发展,但在调性和声方面,更有自己的转调特点。钢琴部分的调性和声运用灵活,不断转调离调,左手持续的半音下行使和声不断变化。
A伴奏织体主要以柱式和弦为主,调性经过了b小调,d小调,D大调,b小调一系列的转调和离调,d小调为主调关系大调的同主音小调,D大调为主调的关系大调。B由主调的同主音大调B大调展开,经过一系列的转调离调,最终回到主调b小调。B在调性上与A不同,开始时采用大调,色彩上与从小调开始的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中间经过主调,关系小调,最终又回到主调。在乐曲1~29小节中,从传统意义上来看,作品的主调是b小调,在18小节是转到主调关系大调的小调d小调上,22小节又转到主调的关系大调D大调上,d和弦的使用可看做b小调中音和弦的运动,以d和弦作为主要的和弦,逐步推动到属和弦,d和弦本身在乐曲中是没有实质意义的,但对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会发现他对此片段的重要性,是和声调性上有意外的音响效果。乐曲结尾以阻碍终止是在乐段的进行中,继续展开,有一种舍不得结束,意犹未尽的感觉,听觉上也会有意外的感觉。
A以柱式和弦为主要伴奏织体,B改变伴奏织体,改为琶音类的分解和弦,以三对四,三对二为主,三连音的运用使演唱声部的旋律流动起来,并且在音乐情绪上与A段新成鲜明的对比,A的柱式和弦的伴奏织体,一般表达沉重地情绪。钢琴伴奏的前奏与间奏是重复的,简单明了,更能突出演唱者的歌词及声乐旋律。前奏和间奏的伴奏织体,不同于A与B的伴奏织体,为复声织体,是多层声部的织体,两种伴奏织体表达出了两种不同的情绪,根据调性的改变,伴奏织体一也随之改变。演奏此部分时,可想象为一组管弦乐队,分为四个声部,左右手均为两个声部。长音烘托整体气氛,十六分音符清晰连贯,将前奏部分的音乐层次划分清楚,为演唱者的演唱做好铺垫。随后的琶音类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使音乐流动性强,有起伏的色彩。乐曲中两次使用了持续音,13~15小节的属持续音和87小节开始的主持续音。持续音的使用除了巩固了调性,在此乐曲中还营造出了一种孤独的气氛。
这首曲子被称作“灵魂的坟墓”,在异乡的主人公叙述着在家乡时内心绝望、身体痛苦,同时又具有对爱情期望的奢求。创作这首作品时期的舒伯特也饱受着身体和精神的折磨。艺术歌曲中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戏剧效果,希望表演者通过音乐的丰富性来充分展现。如rauschender、brausender、starrender等单词注意力量感的表现。在钢琴与声乐的配合中,钢琴声部根据根据歌词的停顿,情绪的变化,以及旋律的走向各方面面来进行调整。乐曲开头部分,钢琴伴奏明显的力度变化,要求钢琴表现出来一句比一句弱,但还能够清楚地听到,同乐曲中的自由延长记号,都为了给演唱者留出足够的时间。
《在远方》是一首思乡曲,描写了流浪者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舒伯特将自己内心的悲伤与思念通过音符与戏剧文学的结合完美展现出来,这首作品的整体风格与套曲《冬之旅》有高度相似之处。这首歌曲在演唱过程中对于歌词的换气点和力度对比都有着非常讲究的要求。此曲为拱形结构的回旋曲式,主调e小调。
A乐段有两个乐句,调性均为e小调。以8+8的方整乐段形式构成,两个乐句歌词重复,但旋律以第一乐句高八度的形式呈现,左手的钢琴伴奏也从第一句的单音变为八度的形式,使音响加厚,情绪加大。B段与B1重复,为4+4+9+4的非方整乐段,通过A段的材料发展。B乐段中经过一系列传统的转调手法,从主调开始,经过属方向大小调D大调和b小调,结束时B段转到关系大调G大调,B1则回到主调直至曲终。B段中乐句采用不规则模进的手法向上增进,音的走向也呈向上趋势。C段为8+8+6的非方整乐段,C段同样也是通过A段的材料展开。在调性及和声方面,C段从主调的关系大调G大调开始,在调性方面也与前两段形成对比,中间经过主调,再回到G大调,新的乐段B1开始再回主调,直至曲终。
乐曲中多次运用了离调和转调,使和声丰富多彩,调式的转换上均使用了传统的属方向大小调式的转调,以及同主音大小调的离调,例如16~19小节,分别使用了E大调和e小调四级和一级和弦的并置。变和弦的运用也增加了情绪的紧张效果,使歌曲情绪的变化更为直观,如53和108小节的降三音的重属导七和弦,以及48小节和103小节的那不勒斯和弦。乐曲终止运用了补充变格终止,并没有直接结束,补充变格终止用在乐段正格结尾后,使结束时的音乐情感更加完满,也很好地巩固了调性。
《在远方》中舒伯特同样采用了持续音的使用,在乐曲的15~19小节中,运用了低音的主持续,主持续音的运用能够很好的强调旋律,在这几小节中,钢琴伴奏的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同时出现了主音E的持续,这些主持续音的出现更像是突出了旋律,左手以八度加厚的形式呈现,伴奏中也体现了和声半音化。钢琴伴奏织体以右手三连音的柱式和弦,左手简单的旋律线条为主。三连音贯穿全曲。左手的旋律线条与声乐部分的旋律形成呼应。在乐曲中,钢琴声部与声乐声部,相互交错,也相互呼应,使得伴奏不单调。如7~22小节,7~10小节是钢琴旋律与声乐旋律像对话一样一问一答,此时的钢琴旋律更为突出,而10~22小节两个旋律相互交错,两个旋律声部要求更为平衡。56~75小节这一部分的钢琴旋律与声乐旋律是同步的,仿佛男女合唱的效果,钢琴底声部旋律烘托演唱者的高声部旋律。
在艺术歌曲中表演中,前奏、间奏和结尾部分可能都会出现钢琴声独奏部分,这一部分的演奏仍然是艺术歌曲中整体不可缺少和重视的要点,为演唱者的进入或结束做好铺垫。《在远方》中如Luefte,Wellen,ach这样的词语要注意语气在整体音乐与戏剧在作用。因为歌曲中歌者情绪的变换同样也要体现在钢琴獨奏的部分。想要更好的将演唱者带进情绪里,首先要对作品有着深入的了解,还需要与演唱者完美的配合。整首歌曲的旋律线条简单,流动性很强,几个音的循环就能描绘得淋漓尽致。相互间的配合要从音乐中的戏剧和戏剧文学中的音乐结合来体现。这就需要歌者与伴奏者的不断练习和默契配合。
德奥艺术的创作是文学诗歌与音乐部分的完美结合,表演过程则是戏剧与音乐的再次创作。在演唱过程中不能忽略文学部分的戏剧表演性,钢琴表演者也要注意演奏过程中的音乐歌唱性。德奥艺术歌曲从创作角度来讲大部分都非常严谨,这就需要歌者和钢琴伴奏者在音乐行进过程中注意作品整体的完整性与相互间的配合。德奥艺术歌曲的表演过程看似单一,实则是综合艺术门类中的共同融合体。为避免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出现乏味现象,提高综合表演能力。笔者认为德奥艺术歌曲在演唱过程中戏剧和音乐的配合需要得到歌者和伴奏者的足够重视,这样会为表演的完整性锦上添花。
三、结语
在声乐发展史中,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作曲家开创了德奥艺术歌曲(Lied)的新时代。在舒伯特之前的作曲家,如莫扎特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音乐创作上。但在舒伯特的创作过程中歌词与音乐同等重要。笔者认为:歌唱是文学和音乐的高度结合体,不管是从创作角度还是表演角度,语言都是艺术歌曲不可忽视的灵魂部分。其中德奥艺术歌曲中歌词的选用更为严谨和考究(日耳曼文学对诗歌体影响),歌者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增加作品整体表现力。歌唱语言是同作品音乐部分和歌唱技术部分等方面同样重要的基本要素(也是我们在日常演唱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重要部分)。
作者简介:王雷(1982—),男,汉族,北京,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演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