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
细篾编小薰笼,包瓦器以蓄火,有提无盖,名曰鸡囱。诗人笔下的“竹火笼”和“鸡囱”,其实都是熏笼,而式样均如宋代的烘篮,也便是闽北山区至今还在用着的竹火笼。
熏衣的习俗历史很悠久,而熏衣之器最常见也是最持久的一个名称,可以说是熏笼。此外它又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若干别名。比如先秦两汉,熏笼别名曰篝,曰,曰篮,曰墙居。
熏笼其实是炉和罩的合一
《方言》卷五:“篝,陈楚之间谓之墙居。”郭璞注:“今薰笼也。”钱绎疏:“《说文》:‘篮,大篝也。《广雅·释器》:‘篝,笼也。又云:‘熏篝谓之墙居。熏与薰同。今吴人谓之烘篮。”又同卷“笼”条,郭璞注:“亦呼篮。”郭注的“今”,是东晋;钱注的“今”,乃是清。注疏者的喜欢援“今”例古,而这种作法又可以成立,即因熏笼始终是日常生活中习见的用具,它的式样和使用方法很久都没有大的变化,只是不断出现一些别称而已。
篝,笼,在这里都是络的意思。用竹篾编作透空的网罩,其下置炉,便可熏衣。也可以说,熏笼其实是炉和罩的合一。炉中必要微火,那么是用炭,炭中添加香草,便成香炭。一缕氤氲于是使熏衣成为日常生活中柔美而安静的一个细节。《楚辞·招魂》呼唤徘徊无所依倚的游魂重返世间享受生活的温暖,先就举出“秦篝齐缕,郑绵络些”,洪兴祖《楚辞补注》:“篝,络也,籠也。”(此句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姜亮夫《楚辞通故》于此有辨析,不过这里选择的是自以为合适的一种)则熏衣正是生人为游魂所设想的期待。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置放生活用品和起居用具的北边箱里,有大小熏笼各一,大者高二十一厘米,小者高十五厘米,竹笼上面均敷以细绢。作为陪葬品,它被一丝不苟载入遣册,且规格、形制,一一记述分明,以见得另一个世界里的生活依然安排得周备,充满体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炉、罩合一的熏笼为铜制,炉高十八点四厘米,其一侧有长柄,上有镂空的盖子,与炉配合使用的罩笼高二十六点六厘米,上边安着提梁,则既可为笼又可为篮,提携而兼收贮。熏笼有大有小,依大小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功用。《艺文类聚》卷70《服饰部下》引《东宫旧事》,曰太子纳妃有漆画手巾薰笼,大被薰笼,衣薰笼各若干,其中的手巾薰笼大约最小。
冬日里处处布下香暖
南北朝时,又有竹火笼,它屡见诗人吟咏,而以小谢的一首最为有名。谢緿《咏竹火笼诗》:“庭雪乱如花,井冰粲成玉。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褥。体密用宜通,文邪性非曲。本自江南墟,娟修且绿。暂承君玉指,请谢阳春旭。”可知竹火笼是寒冬里的尤物,以它的微温可入衣袖暖手,又以它的含香可入卧具兼温被。冬日里它的处处布下香暖,竟把春阳也比得不如。其时沈约也有同题之作,句云“覆持鸳鸯被,百和吐氛氲。忽为纤手用,岁暮待罗裙”,赞颂的意思大致相同。南北朝时代的竹火笼至今未见实物,据诗中的形容,它是用竹编制得玲珑细巧,而所谓“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褥”,则尺寸该是很小,或如《东宫旧事》中的手巾薰笼,且内里有胎,或别有容炭的装置。1972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出土文物》中著录一件三国吴时物,图版说明称作“陶熏器”,云出自湖北武汉。此器与常见的三国两晋时的陶熏笼或曰熏篮无多差别,惟中央耸出一物,编痕历历,宛若竹制,中间部分是青琐窗式的菱形孔,顶端一窍。它会是作为明器的竹火笼么,只是仅凭这样一幅照片,尚不好遽然断定。
隋唐时代一种常见的瓷熏笼,与竹火笼应是同类用具。如陕西长安县隋丰宁公主与韦圆照合葬墓出土的一件,高二十一点五厘米,形若马王堆西汉一号墓出土的竹熏笼,绿釉,小口,平底,上有镂作花叶的一对圆孔和相对的两组直棂窗式条形孔,“出土时器腹内积存的香木灰逾十公分厚,团结成块,灰白色,手捏之立成粉屑,微有香气”(戴应新《隋丰宁公主与韦圆照合葬墓》)。河南安阳隋张盛墓侍女俑手持的一件,正是此物。唐代的例子更有不少,有的顶端圆孔上面还扣一个带提钮的盖子,尺寸也有大有小,小者只有几厘米高,大者高十几厘米或二十余厘米。今一般称之为香熏,熏,或熏炉。不过也许更为合式的名称是熏笼。如同竹火笼,它也是熏衣而可兼暖手,或反过来说,暖手而兼熏衣。宋代这种瓷熏笼大约就不再流行,这以后常用的熏衣之器仍以竹器为主,而笼的基本式样总是保存下来的。清代风俗画如董蓕摹方薰《太平欢乐图》中的“竹编焙笼”,其式样便很可以见出隋唐遗风,显示出这一种生活用具的持久的生命力。
竹火笼是闽北山区常见的取暖用具
又有另一种同类用具名烘篮,它使用的历史也格外长久,由宋而元,而明清,而相沿至今。烘篮的名称列在《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元明之际的《碎金·家生篇》“竹器”项中也举出此物。前引《方言》卷五钱绎疏,曰熏笼“今吴人谓之烘篮”,便又是清代的情形。这里虽然都没有讲到它的形制,但我们由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却可以间接得知。其卷七《乐器门》“铜鼓”条云:“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其制,正圆而扁平其面,曲其腰,状如烘篮。”台北历史博物馆出版一册《香薰香炉暖炉》图录,其序言部分刊布一图名“竹火笼”,整体造型,适如广西的古代铜鼓。但未注明它的时代和地域。
去冬往闽北—浙南一线参观古窑址,在由浦城向龙泉的路上经过一个小镇,适逢赶墟,墟市上卖一种有提梁的竹编小篮,小篮下连一个喇叭形的高足座,竹篮里边坐一个小陶盆。同行的栗建安先生说,这是闽北山区常见的取暖用具,名竹火笼。冬天里人们上身穿棉袄,下边却是一条单裤,而且多半赤脚,于是随身提着竹火笼,里面用灰埋炭,炭是烧饭时灶火里燃过的杉木,因此不冒烟。坐下来的时候,就把竹火笼放在腿间,让热气由下贯上。
有实物在此,清人笔下的有关描写顿时可得确解。其一为厉鹗的一首诗,题为《绂江在越州以竹火笼二枚见寄》,句云:“织筠莹节光于玉,围就家江水盈幅。此君面目含春风,解与人间作旸谷。中函红泥炉子小,如薸可挈藤蹙束。乌篷一宿固陵关,伴书遣送长须仆。上言稽山大好雪,矲挂玉龙风折木。裁诗坐念穷东野,致此令成手翻覆。一笑感君故意长,如玉有双衣有复。枚火微温生袖底,澼知无功可录。”原来两枚竹火笼是好友从会稽遣仆人送至,附书说稽山下了好大一场雪,因念及穷寒中吟咏不辍的诗人,这一对竹火笼便差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或助得诗兴,亦未可知。火笼用绿竹编得光洁精细,上有提梁可便提挈,内有红泥小炉可容炭火,衣袖笼火,周身可暖。“如玉有双衣有复”,固然为扣题目中的“二枚”,但也有着照应下句曰手暖而身暖的双关之意。犹如终年漂絮而有着不龟手的药,此便很是知足,更何必用它再求封侯。这是援《庄子》之典,又反其意而用之。作者又有一首《咏竹火笼效齐梁体》,句云:“屈揉合陶轮,玲珑资火力。袖倚黍谷温,香染湘江色。”两者合看,竹火笼之式可以见得更为清楚。此外一例,为戴文俊的《瓯江竹枝词》:“温岭南来气候温,袍一领长儿孙。潇潇寒食三朝雨,手捧鸡囱不出门。”自注云:“《温州府志》:地气和暖,温岭以南与北不同,故名。细篾编小薰笼,包瓦器以蓄火,有提无盖,名曰鸡囱。”诗人笔下的“竹火笼”和“鸡囱”,其实都是熏笼,而式样均如宋代的烘篮,也便是闽北山区至今还在用着的竹火笼。
编辑/徐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