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插上翅膀

2020-01-04 07:06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2020年12期
关键词:街灯街市社戏

【老师说】

《天上的街市》,是著名诗人郭沫若的重要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巧妙的联想,奇特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构成了诗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尤其是联想与想象的运用,对于我们写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联想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所谓的相关,就是有相似性或者关联性。《天上的街市》中,诗人放眼远眺,看到“远远的街灯明了”,感觉“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是联想,街灯与明星之间有相似性,都在夜里发光,光芒都不太耀眼;诗人抬头仰望,看到“天上的明星现了”,感觉“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这是联想,还是有相似性;诗人进而继续写,“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这还是联想,街灯与街市之间有相关性。就这样,诗人借助于“想”,把两个真实存在的事物“联”在了一起。

想象

想象則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想象具有创新性或创造性。《天上的街市》中,诗人仰望星空,看到银河横亘,想起了被银河阻隔、失去了爱的自由的牛郎织女,仿佛看见他们“骑着牛儿来往”“在天街闲游”,这是想象。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诗人说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也是想象。想象是由现实中存在的事物,创造性地想到另一个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事物。

借助联想与想象来创作

联想与想象是古今中外文学长河中最重要的艺术手法。先民借助联想与想象来解释神奇的大自然,进而创作了大量的神话。

人们看到世界万物,不免产生一个又一个经典之问:这一切从哪儿来?我们人从哪儿来?在现实中,母亲生养了我们,一代一代,繁衍不息。那么最初的人是怎样诞生的?人类最初的母亲是谁?她又是怎样创造了人?人与人为什么会有地位的差异?先民不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也不知道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他们就由现实推断过往。在人类之初,也应该有一个母亲吧?于是,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产生了,西方创世纪的故事产生了。

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先民,看到脚下的土地,西高东低,长江黄河都是由西而来,浩荡东去。他们没有地壳运动的知识,没有造山运动的理论,于是他们就借助想象,创造了共工怒触不周之山的神话:“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不仅如此,后来的作家们更是有意识地借助联想与想象来建构故事,唐三藏西天取经,演化成了《西游记》,《水浒传》中的英雄则来自天上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借助联想与想象来描写

《“飞天”凌空》描写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向空中飞去到达最高处的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尽显了联想与想象的奇妙,让读者感受到运动员技巧之高超,形态之优美。看这样的跳水,不仅是看一场跳水比赛,更是看一幅优美的图画。

郑振铎在《猫》中描写第一只猫的色泽、形状、动态:“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一种趣味油然而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则跃然纸上。如果没有了联想,大作家也只能写“花白的毛,很活泼,胖胖的,在廊前太阳光里动来动去”了。相比之下,这样的语言是多么乏味,多么无趣!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这样描绘那夜的月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连用两个联想,皎洁的月光,像澄澈的“积水”,翠竹松柏的影子,则是水中的“藻荇”。这样连续性的联想,写出苏轼短暂忘却了仕途的坎坷、命运的多舛,沉浸在美好的幻觉之中,又由幻觉回到现实的心理变化。

鲁迅在《社戏》中写“我”想看社戏而不能,在家里坐立不安,于是“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了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真能听到、看到吗?不能,因为“我”没有顺风耳,也没有“千里眼”。这句话中“似乎”一词告诉我们,这是想象。作者借助想象,写出了“我”想看社戏却不能时的独特心情。

佳作直通车

借助联想与想象来抒情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远谪的牵挂与关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从此成为千古经典。其美妙之处,就在于借助想象来抒发情感。天上一轮皓月,应该既照着我,也照着远在龙标的王昌龄吧?我不能亲身飞往远在天边的龙标,不能亲口劝慰深陷逆境的友人——其实李白的境遇又何尝好过王昌龄呢?那就请天上这一轮明月,捎去我对友人的关切吧。这句神来之笔,充满了想象的奇幻色彩,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柳永与心爱之人分手,不知道再见是何时,心中悲伤无比,只能借酒浇愁。他想象着“今宵酒醒何处”,那酒醒时分,看到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借助于想象酒醒后看到的一切,把分别时候的悲痛写得痛彻心扉。

苏轼在妻子王弗去世后,思念之情常常涌上心头,情不能自已。于是有了“夜来幽梦忽还乡”,看到妻子坐在“小轩窗,正梳妆”。诗人一定想起了过往的美好与幸福,但情到深处,只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的想象,真切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著名作家茅盾,看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白杨礼赞》。作家层层深入,歌颂了挺拔伟岸的白杨树: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白杨树“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进而联想到“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最后联想到那种具有特定含义的“精神和意志”,充分表达了茅盾延安之行后内心的感受:对民族未来充满信心和对共产党人领导的伟大抗日救亡运动的歌颂。

借助联想与想象来说理

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怎样才算一个君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谆谆告诫其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道理深则深矣,但失之于抽象,有空洞之嫌。周敦颐《爱莲说》则托物言志,由“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联想到君子,提出了君子的“标准”。相较于诸葛亮的《诫子书》,周敦颐笔下的君子更形象,更有艺术感染力。

【敲黑板】

借助想象与联想,可以“穿越古今”,可以“上天入地”,可以“联通万物”,填平了时间与空间的鸿沟,有助于我们打开思路,激发灵感,写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文章。

那我们怎样运用联想与想象呢?

联想要自然贴切。要基于相似性和相关性展开联想。看到家里亮着的灯光,联想到母亲夜里的操劳,是恰切的;如果看到同学试卷上的一百分,联想到他助人为乐、勤俭朴素,那就是牵强附会了。

想象要合乎情理。“我似乎听到了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虽是想象,但是合乎情理。演戏,是有锣鼓的,敲锣打鼓,是有声音的;演戏的地方,是有人卖零食的,当然也可能有卖豆浆的——豆浆既解渴,又止饿。

联想与想象要有新意,要有创意,有时还要有诗意。谢道韫之所以被后世称为“咏絮之才”,就因为她的联想“未若柳絮因风起”,将雪与风中柳絮联系在一起,不只是相似,还有新意、有诗意。

联想公司曾有广告词:“没有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我们也可以模仿一句:没有了联想与想象,写作将会怎样?

借助联想与想象来营造诗意

鲁迅在《社戏》中这样描绘返回路上回首看到的场景:“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犹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作家把灯火光中被红霞罩着的戏台想象成缥缈的仙山楼阁,让这一描写充满了诗的情味。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中这样描写:“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借助于想象,香气可以是浅紫色的了。这样的语言,如诗一般美丽。

猜你喜欢
街灯街市社戏
故乡的街灯
热闹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
路旁的街灯
路旁的街灯
迷路的街灯
热闹的街市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